8月12日,科技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探索人工智能發展新模式新路徑,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意見》共五章18條,從打造人工智能重大場景、提升人工智能場景創新能力、加快推動人工智能場景開放、加強人工智能場景創新要素供給等方面出發。實現重大應用場景加速湧現、場景驅動技術創新成效顯著、場景創新合作生態初步形成、場景驅動創新模式廣泛應用的發展目標。

《意見》提出,提升人工智能場景創新能力,強化企業場景創新主體作用。大力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獨角獸、人工智能初創企業等積極開展場景創新,參與城市、產業場景建設。

《意見》還明確,鼓勵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研發面向中小企業場景創新的金融產品,爲中小企業推動場景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持。並培育一批“耐心”資本,爲開展場景創新的科技企業提供融資支持。

8月12日,A股機器人概念、小米概念等大幅走高,機器人概念智雲股份20cm漲停,中京電子賽象科技等多股漲停。此前,機器人題材已經在市場上發酵,這源於馬斯克宣佈9月份在特斯拉AI日將推出Optimus(“擎天柱”),這是一款人形機器人。此外,8月11日晚間,小米舉辦了秋季新品發佈會,小米發佈公司首個全尺寸人形仿生機器人“CyberOne”, 高1.77米,重52kg,內部名稱“鐵大”。另外,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將於8月18日至8月21日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那麼,循着這個邏輯,新的風口能否再度開啓?

據胡潤百富,目前每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安裝量不超過40萬臺。但人形機器人實現大規模商業化並無先例。人形機器人的優勢在於多樣的場景適應性與靈活的可交付性。傳統上,世上絕大多數工作可以以人類形態完成,因此人形是硬件上具備極大適應性的機器人形態,具有極大想象空間。國盛證券指出,按Optimus單體價格25萬元計算,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空間可達100萬億級別。

打造人工智能四大重大場景

《意見》提出,圍繞高端高效智能經濟培育打造重大場景,鼓勵在製造、農業、物流、金融、家居等重點行業深入挖掘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

製造領域優先探索工業大腦、機器人協助製造、機器視覺工業檢測、設備互聯管理等智能場景;

農業領域優先探索農機衛星導航自動駕駛作業、農業地理信息引擎、網約農機、橡膠樹割膠、智能農場、產業鏈數字化管理、無人機植保、農業生產物聯監測、農產品質量安全管控等智能場景;

金融領域優先探索大數據金融風控、企業智能徵信、智能反欺詐等智能場景;

物流領域優先探索機器人分流分揀、物料搬運、智能立體倉儲以及追溯終端等智能場景;

交通運輸領域優先探索自動駕駛和智能航運技術在園區內運輸、擺渡接駁、智能配送、貨車編隊行駛、港區集裝箱運輸、港區智能作業、船舶自主航行等方面的智能應用場景;

家居領域優先探索家庭智慧互聯、建築智能監測、產品在線設計等智能場景;

消費領域積極探索無人貨櫃零售、無人超市、智慧導購等新興場景。

圍繞安全便捷智能社會建設打造重大場景方面,《意見》要求,在城市管理、交通治理、生態環保、醫療健康、教育、養老等領域持續挖掘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機會。

城市管理領域探索城市大腦、城市物聯感知、政務數據可用不可見、數字採購等場景;

交通治理領域探索交通大腦、智慧道路、智慧停車、自動駕駛出行、智慧港口、智慧航道等場景;

生態環保領域重點探索環境智能監測、無人機器自主巡檢等場景;

智慧社區領域探索未來社區、無人配送、社區電商、數字餐廳等場景;

醫療領域積極探索醫療影像智能輔助診斷、臨牀診療輔助決策支持、醫用機器人、互聯網醫院、智能醫療設備管理、智慧醫院、智能公共衛生服務等場景;

教育領域積極探索在線課堂、虛擬課堂、虛擬仿真實訓、虛擬教研室、新型教材、教學資源建設、智慧校園等場景;

養老領域積極探索居家智能監測、智能可穿戴設備應用等場景。農村領域積極探索鄉村智慧治理、數字農房、在線政務服務等場景。

同時,《意見》指出,要圍繞高水平科研活動打造重大場景,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成爲解決數學、化學和空間科學等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新範式。重點圍繞新藥創制、基因研究、生物育種研發、新材料研發、深空深海等領域,以需求爲牽引謀劃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

圍繞國家重大活動和重大工程打造重大場景上,《意見》還指出,在亞運會、進博會、服貿會等重大活動、會議上,爲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應用提供測試、驗證機會。並鼓勵在戰略骨幹通道、高速鐵路、港航設施、現代化機場建設等重大建設工程中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重大工程建設效率。

大力支持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發展

《意見》要求,提升人工智能場景創新能力,強化企業場景創新主體作用。鼓勵行業領軍企業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國計民生關鍵問題,圍繞企業智能管理、關鍵技術研發、新產品培育等開發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機會。大力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獨角獸、人工智能初創企業等積極開展場景創新,參與城市、產業場景建設。

《意見》明確,鼓勵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研發面向中小企業場景創新的金融產品,爲中小企業推動場景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持。培育一批“耐心”資本,爲開展場景創新的科技企業提供融資支持。鼓勵行業大企業在與科技企業聯合開展場景創新過程中,爲場景項目落地和成果推廣提供供應鏈支持。

同時,鼓勵地方政府、央企、行業領軍企業通過“揭榜掛帥”、聯合創新等方式促進場景供需雙方對接合作。強化政策、資金支持,推動具有首創性、示範性的標杆場景項目落地。鼓勵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城市羣探索建立人工智能場景創新共同體,發揮中心城市科技輻射帶動作用,開展城市間場景創新合作。

此外,在加強人工智能場景創新要素供給方面,《意見》還指出,鼓勵算力平臺、共性技術平臺等人工智能基礎設施資源開放共享。採用區塊鏈、隱私計算等新技術,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爲人工智能典型應用場景提供數據開放服務。並鼓勵地方通過共享開放、服務購買、創新券等方式,降低人工智能企業基礎設施使用成本。

人工智能市場規模潛力大

海比研究院報告指出,2022年中國AI企業應用市場規模保持高增長趨勢,總體市場規模達到1.87萬億元,2021-2025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1.5%。隨着2-5年內人機交互、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技術達到成熟階段,將極大的促進AI在企業應用中的進一步落地。當前中國AI企業應用正處於密集落地應用階段的前期,未來幾年落地應用將會加速發展,已經應用的場景其應用效果也會進一步提高。2022年中國人工智能軟件及應用市場規模約爲472億元,在AI企業應用中的佔比僅爲2.5%,說明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在企業場景中的滲透率還比較低,未來有較大的潛力空間。

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華安證券研報指出,在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背景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速度較快,產業規模持續擴大,2011~2019年期間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從1.88萬億元增長至7.18萬億元,在技術及政策的雙重支持下,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呈現高速增長,從2015年1.9萬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0.5萬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53.3%;預計到2022年,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達到25萬億元。

此外,《意見》提及智能配送、無人機器巡檢等多項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國海證券研報指出,自動駕駛持續發展,車身感知傳感器、激光雷達等有望受益。汽車傳感器是實現單車駕駛的核心硬件,其中車身感知傳感器可實現對汽車自身信息的感知並做出決策、執行,環境感知傳感器負責捕捉外界信息並提供給汽車計算機系統用於規劃決策,是無人駕駛智能感知系統的基礎,包括激光雷達、車載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等。隨着日前《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服務指南(試行)》(徵求意見稿)的發佈,我國自動駕駛相關政策體系有望邁上新一級臺階,車載傳感器作爲實現自動駕駛功能的核心部件有望受益。

責編:王璐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