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民晚報

圖說:外高橋水閘夜間打開閘門引水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一般在冬春時節(當年12月至次年4月左右)纔出現的浦東長江口鹹潮,最近已出現了。連日來,浦東新區水閘管理事務中心已啓動避鹹調水應急預案,全力確保水環境安全和工農業生產用水。

8月10日(農曆七月十三)開始進入大汛期。水文監測數據顯示,浦東長江口沿線三甲港等水閘外河測得氯化物濃度持續“超標”:8月10日319毫克/升;8月11日379毫克/升;8月12日1083毫克/升。而國家規定,水中氯化物含量超過250毫克/升的標準,就不能用於自來水原水。

不過,同期檢測發現,靠近長江口上游,位於浦東新區最北部的外高橋泵閘和五號溝水閘的外河受鹹潮的影響較小,氯化物濃度處在正常範圍。

圖說:外高橋水閘引水

分析認爲,上述罕見夏季咸潮與今年長江流域雨量偏少有關——“空梅”中,降雨量較常年偏少69%;出梅以來,持續晴熱少雨,上游來水比正常年份明顯減少。

罕見夏季咸潮出現後,浦東新區水閘管理事務中心立即啓動了避鹹調水應急預案:一方面關閉三甲港水閘和張家浜東水閘閘門避鹹;另一方面抓住大潮汛長江口水位高的有利時機,調度外高橋泵閘和五號溝水閘,日夜兩潮加大引水力度,補充內河水位,盡最大努力降低鹹潮的影響。

圖說:五好溝水閘夜間打開閘門引水

同時,黃浦江沿線的高橋水閘、東溝水閘、洋涇水閘等9座水閘則候潮排水,讓骨幹河道水體增加流動,實現活水暢流、促進河網水體有序流動,改善水環境,確保水安全。

據介紹,針對今年持續高溫乾旱天氣,新區水閘中心採取大循環調水、小循環調水、聯動調水、東引西排等多種調水措施改善河道水環境,儘量讓水“動”起來、“活”起來;另一方面是加大引水力度,儘量將內河水位控制在2.7米以上,確保工農業生產用水。

目前,新區水閘中心正密切關注鹹潮變化動態,如果出現鹹潮進一步加劇、長江口沿線水閘持續無法引水的情況,將考慮採取“西引東排”調水模式,在五號溝、三甲港等長江口沿線水閘無法實施引水的情況下,調度楊思、洋涇、西溝等黃浦江口的水閘進行調水作業,全力確保新區內河水環境安全穩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