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杜卿卿

  [ 優化交易日曆的關鍵措施,是由結算參與人提前劃撥資金、結算公司“加班”清算完成的。 ]
  [ 優化後,中國結算在假期前支付跨境資金涉及金額不到80億元,香港在假期前支付跨境資金涉及金額約63億元,規模整體不大。 ]

假如9月30日早晨,你看到一隻港股股票開啓上漲,而且由於港股沒有漲停板,當日的漲幅可能是巨大的,於是你決定立刻通過港股通買入該股,但卻發現這是無法實現的——因爲,港股通在9月30日不交易,你只能眼睜睜錯過機會。

這就是滬深港通兩地交易日曆不同帶來的一種“不對稱交易風險”。

但是交易日曆優化之後,這一處境將被改變。8月12日,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發布《聯合公告》,正式啓動滬深港通交易日曆優化,預計需要6個月準備時間。交易日曆優化後,可將目前無法交易的天數減少約一半。

“滬深港通自開通以來,爲兩地投資者投資對方市場提供了暢通的交易渠道。”滙豐(中國)董事總經理、證券服務中國區總監鍾詠苓對第一財經表示,伴隨着滬深港通的發展,交易量的日趨增加,其已成爲影響兩地市場運行的重要力量,各方對於增加滬深港通交易日的呼聲日益增多,境內外機構投資者、國際投行、境外指數公司等多次提出相關訴求。

“交易日曆優化後,對內地投資者和國際投資者,滬深港通交易在兩地市場共同交易日全部開放,從而更好保障了投資者交易連續性,增加了投資者的投資機會,降低了持股風險。”國信證券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表示,這更加有利於保護投資者權益,有助於深化兩地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

減少不對稱風險暴露

自2014年滬港通開通後,因兩地假期安排不同、結算週期不同,使得部分日期無法交易。比如,一方爲交易日,但另一方爲節假日;兩地市場都爲交易日,但一方的交收日是另一方的節假日。這不僅影響投資者交易連續性,還會帶來較大“不對稱交易風險”。

這一境況即將發生改變。根據《聯合公告》,兩地將啓動交易日曆優化工作,目前兩地市場因不滿足結算安排而關閉的共同交易日未來將全部放開。

以2022年爲例,優化前,港股通比港股少18個交易日;優化後可以增加8個交易日,分別是春節前的1月27日、28日,清明前的3月31日、4月1日,五一前的4月28日、29日,十一前的9月29日、30日。優化前,滬深股通比A股少10個交易日;優化後可以增加4個交易日,分別是4月14日、5月6日、6月30日、12月23日。

“按現在的滬深港通交易規則,因兩地假期安排不同、結算週期不同,有部分日期無法交易。”前述國信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交易日曆優化後,滬深港通交易在兩地市場共同交易日全部開放。例如,2022年十一假期前的9月29日、30日爲兩地共同交易日,優化前爲港股通非交易日,優化後爲新增的交易日。

爲何是港股通非交易日?這主要是結算機制造成的。港股實行T+2結算機制,9月29日、30日交易的結算交收日,落在內地市場的假日,內地銀行、券商等機構都不上班,無法辦理結算業務,所以只能關閉這兩日的港股通交易。

北向交易同樣如此,比如4月14日滬深股通不能交易,是因爲A股實行T+1結算,結算交收日爲4月15日,但是,根據2022年香港交易所交易日曆,4月15日(星期五)香港市場因耶穌受難節休市,4月18日(星期一)因復活節休市,4月16日、17日爲週六日不開市。

“在市場沒有大幅波動的時候還好,一旦遇到大漲或大跌,不對稱交易風險就凸顯出來。”一位券商結算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遇到港股正常交易,但港股通關閉,港股出現大跌,內地投資者南下交易就無法及時賣出避損,反之如果遇到大漲,內地投資者也會錯過收益。

資金提前劃撥,增加交易日

放開共同交易日交易,降低非對稱交易風險,是長期以來兩地投資者的共同訴求。

據第一財經瞭解,境外指數機構在考慮提高A股納入權重時,已經將縮短交易天數差異作爲一項重要考量因素。而對內地大型投資機構而言,降低不對稱風險也是現實需求。

據全國社保基金會證券投資部負責人8月12日介紹,自2018年以來,全國社保基金以委託方式開始港股通投資,截至目前共有兩類產品10個組合,規模超過300億元。

“我們一直關注港股通交易日曆優化方案的進展,此舉進一步理順了港股通作爲互聯互通機制的制度安排,有利於全國社保基金開展相關投資工作。未來,我們將繼續發揮長期資金優勢,在助力香港資本市場穩定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該負責人稱。

優化交易日曆的關鍵措施,是由結算參與人提前劃撥資金、結算公司“加班”清算完成的。

以9月30日爲例,中國結算會在日間提供3批次預清算資金數據,供結算參與人蔘考。結算參與人在交易日日終提前將資金劃到中國結算,中國結算在假期之前將資金劃撥到香港。

“交易數據是可以知道的,交易規則也是確定的,唯一風險是時間太短。”前述券商結算負責人對記者分析稱,以9月29日、30日爲例,29日的交易由於30日券商還在上班,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計算、交收,但30日的交易就會比較緊張。香港市場交易在16時08分差不多結束,到17時券商下班,只有不足一小時時間。在這一小時當中,需要計算出數據,並將資金劃撥到中國結算的備付金賬戶。

對券商而言,經紀業務涉及的是客戶資金,融資融券涉及信用賬戶,所以就涉及一部分自有資金。

“資金規模沒有改變,只是提前打給中國結算。”該人士表示,雖然會有一點點資金收益損失,但是避免了敞口暴露帶來的風險,增加交易機會帶來的收益,機制的優化還是非常“划算的”。

據證監會市場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港股通每日上限840億元,滬深股通每日上限1040億元,港股通每天應付資金平均值22.74億元,滬深股通是31.56億元。交易金額很大,但支付數是軋差數,金額不大,優化之後資金流動影響也較小。優化後,中國結算在假期前支付跨境資金涉及金額不到80億元,香港在假期前支付跨境資金涉及金額約63億元,規模整體不大。

6個月準備,預計明年初上線

從《聯合公告》發佈之日起至優化正式實施,需要6個月準備時間,正式實施時間將另行通知。

第一財經獲悉,滬深港通交易日曆優化工作包括三個階段。在發佈公告之後,兩地交易所和登記結算機構將制定相應風險管理措施,調整相關業務規則,並徵求意見後發佈。之後將推進市場機構做好技術系統改造、投資者教育等各項準備工作。最終根據完成情況,預計在明年初正式上線。

“交易日曆優化後,有助於提升市場活躍度和交易量。”前述國信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準備期間,證券公司一方面要做好交易結算系統交易日曆、交收日曆的調整,同步調整相應的結算業務流程,支持新增交易日的交易和結算;另一方面要做好市場宣導和投資者教育,確保滬深港通交易日曆優化順利實施。

自2014年、2016年滬深港通先後開通以來,內地與香港兩地開放持續加深。截至今年6月底,滬深股通持有A股市值2.55萬億元,港股通持有港股市值1.91萬億元,已成爲參與兩地市場運行的重要力量。

“在前期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等各項推動互聯互通機制優化完善的有力舉措基礎上,此次交易日曆優化,有利於支持更多的境內外投資者通過滬深港通投資兩地市場,擴大跨境人民幣資金雙向流通渠道,助推香港成爲更具深度的國際金融中心。”鍾詠苓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