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醫藥報

“醫生啊,快幫幫我啊,最近一個月總是一站起來就發暈,走路有點不穩,輕飄飄的像是踩在雲朵上,我不會是腦梗了吧……”

通過詢問病史,患者常年伏案工作,經常感到頸部不適,經過查體,病理反射很明顯,醫生初步考慮不是腦梗,而是脊髓型頸椎病。再經過頸椎MRI檢查,最終明確診斷爲“脊髓型頸椎病”。

什麼是“脊髓型頸椎病”?

脊髓型頸椎病是由於頸椎椎骨間連接結構退變,如椎間盤突出、椎體後緣骨刺、鉤椎關節增生、後縱韌帶骨化、黃韌帶肥厚或鈣化,導致脊髓受壓或脊髓缺血,繼而出現脊髓的功能障礙。因此脊髓型頸椎病是脊髓壓迫症之一,它佔全部頸椎病的10%~15%,雖然發病率不高,但它在頸椎病的各種類型中卻是危害最大的——起病隱匿,致殘率高。

“脊髓型頸椎病”有哪些症狀表現?

1.上肢症狀:主要是指腰部以上的症狀,主要表現爲單側或雙側上肢麻木、無力、疼痛,雙手持物不穩,寫字、係扣子、拿筷子這些動作都很難完成。平時患者很容易拿不穩東西,所以會常常發生掉落現象。

2.下肢症狀:下肢多表現爲肌肉張力不同程度的增高,肌力會減弱。患者早期表現爲單側或雙側下肢麻木、沉重。隨着病情逐漸加深,患者步態不穩、走路有踩棉花感,容易摔倒。

3.軀幹症狀:患者能感覺到軀幹發生異常,會有一種束帶感,常感覺胸部或腹部有東西勒着自己,雙下肢都會出現異常,有時會有腿發酸、疼痛、像電擊一樣的感覺。

4.其他病變:由於脊髓長期受壓迫,很可能會發生一些病變,影響到患者身體的許多部位。例如對患者的膀胱會有一定的影響,主要表現爲排尿困難。隨着脊髓型頸椎病症狀的加重,可能出現便祕、排尿困難、尿失禁、頭昏眼花、吞嚥困難、臥牀不起等症狀。

“脊髓型頸椎病”應如何治療?

多數頸椎病都應當先嚐試保守治療,如果效果不滿意,再考慮手術治療。但是,脊髓型頸椎病是個例外,目前比較公認的選擇是:一旦確診,儘早手術治療。這是因爲脊髓是中樞神經系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傳導各種感覺並支配全身運動的“高速公路”。長期的慢性壓迫或者由於意外原因導致的急性頸部外傷,極易導致脊髓發生不可逆的嚴重損傷,從而引起四肢癱瘓的嚴重後果。早期手術是解除脊髓壓迫最快也是最立竿見影的辦法。

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1. 避免不恰當的牽引。不恰當的牽引和按摩極易加重脊髓損傷,嚴重者可能出現大小便障礙、高位癱瘓。

2. 避免外傷。如防止摔跤,開車或者乘車時避免急剎車,避免頭部碰撞。

3. 改正不良姿勢,減少勞損。定期鍛鍊頸部,減輕肌肉緊張度。

4. 選擇合適枕頭,睡覺時枕頭不可過高或過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