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8月15日報道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8月11日報道,德國財政部長克里斯蒂安·林德納毫不留情地描述了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面臨的嚴峻新現實。他10日說,這個國家的前景變得“脆弱”。增長預測正在下調。隨着天然氣、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很多人的生活成本大幅上升”。

報道稱,德國正在經歷一系列導致經濟前景黯淡的震盪。在通脹飆升的同時,持續的供應鏈問題和全球需求疲軟正對其工業部門造成重壓。

智庫IFO經濟研究所的負責人克萊門斯·菲斯特說:“最令人擔憂的是經濟疲軟的影響面之大。以前在經濟下滑時,服務業受到影響,但工業會恢復,反之亦然。但現在出現了全面疲軟。”

報道還說,這個歐元區的經濟強國已經成爲它的薄弱環節。同第一季度相比,德國經濟在第二季度停滯不前,而整個歐元區則環比增長0.7%。上個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德國2023年的增長預期大幅下調了1.9個百分點,降至0.8%。

據報道,由於旅遊業助推的繁榮,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國的增長高於預期,而德國不得不更多地依賴國內需求。但消費者爲高通脹所苦,所以支出和信心都很脆弱。零售額同比下降8.8%——是有記錄以來的最大降幅。

慕尼黑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經濟學教授、爲德國政府提供建議的經濟學家小組成員莫妮卡·施尼策爾說:“大家非常沒有安全感。他們得知,要把錢存起來支付更高的電費,這導致消費減少。”

報道稱,德國經濟現在非常疲軟,許多人擔心會出現技術性衰退——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

德國工業聯合會是德國的主要商業遊說團體。該聯合會上月底說,衰退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普通民衆和企業正在遭受能源價格上漲的困擾。

施尼策爾說,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俄羅斯是否徹底關閉天然氣管道,以及中國的港口和工廠是否正常運轉。她說:“我們即便能避免衰退,也不能指望出現大幅好轉。不管怎樣,目前的不確定性極大。”

報道稱,最近的數據爲預言經濟下滑的人提供了依據。上個月,IFO經濟研究所受到密切關注的企業信心指數跌到了兩年多來的最低點。

儘管6月的工業生產略有增長,但訂單減少了0.4%,連續多個月下降。

報道稱,未來幾個月的挑戰是,企業要在供應鏈持續存在問題的困境與天然氣價格不斷上漲的險境之間找到一條出路。IFO經濟研究所的菲斯特說:“預計兩個問題都不會出現緩解。”

報道稱,在7月接受IFO經濟研究所調查的企業中,約有73.3%表示遭遇了短缺,電子、機械製造和汽車領域約有90%的企業難以採購到需要的所有材料和中間產品。

報道還說,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是能源價格上漲。德國鋼鐵聯合會主席漢斯·于爾根·克爾克霍夫說,由於天然氣和電力價格上漲,與2021年相比,鋼鐵行業一年增加了大約70億歐元的成本。該組織說,政府對天然氣用戶徵稅以幫助陷入困境的天然氣供應公司的計劃“將再增加10億成本”。

對其他公司來說,最令人不安的是不穩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舍弗勒公司的首席財務官克勞斯·鮑爾說:“我們說的是,(能源價格)今天增加兩倍,明天可能就降低30%。”

報道稱,德國政府沒有對悲觀的統計數字感到過於擔心。一位官員說,有可能發生衰退,但可能“是輕微衰退”。然而,前景令人非常不安,所以政府正在採取針對民衆的新一輪一攬子救助措施。

財政部長林德納10日說,他希望提高所得稅起徵點,同時增加兒童福利和免稅津貼。他說:“以我們現在的處境,不能不採取行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