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時報

2004年10月17日,《金融時報》在一版不起眼的地方刊登了一則消息《光大在京啓動理財B計劃》光大銀行發行的這款名爲“陽光理財B計劃”的產品成爲了我國曆史上第一隻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自此,銀行業開始了對理財業務的不懈探索。

“從可有可無的邊緣業務,到走向銀行業務版圖的舞臺中央,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是銀行順應客戶需求變化進行綜合化、輕型化轉型的關鍵一環,也是人民幣利率市場化的重要推動,更是一羣滿懷激情的金融從業者的專業探索。”作爲銀行理財業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曆程的親歷者,光大銀行董事會祕書張旭陽對《金融時報》記者說。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銀行理財產品的體量日益龐大,在資管市場中佔據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同時,銀行理財在發展中隨之帶來的風險隱患也逐步積累。2018年4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正式出臺,拉開了資管領域改革的序幕,我國銀行理財也隨之迎來了規模式的蛻變。在這期間,保本型理財產品規模逐步壓縮,淨值型理財產品佔比不斷提升。伴隨着2021年年底資管新規過渡期的結束,銀行理財邁入了全面淨值化的新階段,也揭開了與其他資管機構同臺競技的新篇章。

從無到有:第一隻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誕生

十幾年前,在以銀行儲蓄作爲主要投資方式的時代,隨着信託產品、投連型保險產品以及各類基金產品的出現,居民的理財方式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了變化。

2004年,光大銀行獲銀監會批准,率先在國內銀行中推出首個面向個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陽光理財B計劃”。該產品通過金融機構在債券市場進行的投資組合來獲得較高的收益水平。憑藉其保本增值且風險率低的特性,“陽光理財B計劃”一經推出,便成爲了投資者們的話題焦點。

據悉,截至2004年年底,光大銀行共發行了6期“陽光理財B計劃”,發售額近百億元人民幣,約佔2004年人民幣理財市場的三分之一。在陽光理財系列產品的推動下,截至當年年底,光大銀行儲蓄存款餘額比年初增加166億元,增長了44.27%。

光大銀行“陽光理財B計劃”的發行,不僅受到了投資者的追捧,也在同業中掀起了一股發行理財產品的熱潮。自2004年11月開始,民生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等陸續開始發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到2005年初,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均已初具規模。

“10年間,銀行理財產品餘額實現了從零到萬億元的突破,光大銀行陽光理財產品累計發行量超過5.1萬億元,餘額接近6000億元。2013年當年,我們爲投資者實現了223億元的投資收益。”張旭陽回憶說。

第一隻理財產品的推出爲中國金融改革歷史添寫了濃墨重彩一筆,爲銀行業帶來了更多的可能,也帶來了重重挑戰。

一位銀行業資深人士認爲,目前市場上各種人民幣理財產品同質化嚴重,光大銀行的“陽光理財B計劃”雖然具有一定的品牌效應,但主要是因爲其佔據先發優勢和較強的服務意識,並非產品本身具有明顯特色。

“銀行理財業務由於在一定程度上有‘剛性兌付’的色彩,並沒有真正回到代客理財的本源,這是我們認爲銀行理財業務下一步發展獲得更好生命力的一個核心的癥結。”彼時的張旭陽已經開始考慮更爲長遠的事情。

破而後立:銀行理財迴歸“真資管”

“由於資管產品跨越不同金融市場,具有通道特徵,從事資產管理業務的各個行業和市場交叉領域的矛盾較爲集中,部分金融機構在開展資管業務的過程中,還存在亂加槓桿、多層嵌套、‘剛性兌付’等問題,這讓監管機構也很難摸清資金最終流向哪裏,風險因此出現。”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據瞭解,在2008年底,銀行理財的發展進入爆發期。在政策的刺激下,表外融資需求迅速崛起,銀行將吸納的理財資金用於非標資產。這讓原本以代客理財爲本源的銀行理財成爲了“藏身”於表外、爲表內做資產的重要手段,也讓中國理財貼上了期限錯配、分離定價、“剛性兌付”等獨有的標籤。

2018年,隨着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相繼落地,銀行理財市場迎來重大的轉折點。4月27日,《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出臺,拉開了資管領域改革的序幕。隨後《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配套發佈,對理財市場進行了進一步的規範。兩大文件直指“剛性兌付”、資金池、期限錯配風險等理財市場的頑疾,明確了銀行理財“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業務本質。

華創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周冠南表示,自2018年以來,圍繞資管新規的核心要求,一系列針對細分行業、典型產品、底層資產的配套細則相繼落地,資管行業的監管圖譜逐步完善。

《金融時報》記者瞭解到,在資管新規的框架下,金融監管部門陸續發佈了淨資本管理辦法、產品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細則,推動銀行理財向全面淨值化新階段邁進。

當前,隨着資管新規3年過渡期的結束,銀行理財也揭開了和其他資管機構同臺競技的新篇章。數據顯示,從2018年至2021年,我國淨值化理財產品規模佔比從27%上升到93%,2022年一季度再度提升至94%。作爲國內銀行理財業務的先行者,光大理財的淨值化率也已達95%,整個銀行理財行業的淨值化轉型成效顯著。

道阻且長:資管領域改革依舊風雨兼程

“在全面淨值化時代,銀行理財產品的淨值波動會比之前的更大、更頻繁,產品‘破淨’也可能時有發生,這些都是正常現象。”董希淼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2022年初,走向“真資管”的銀行理財就迎來了全面淨值化時代的第一場“大考”。受市場大幅波動等因素影響,銀行理財產品出現浮虧,淨值型理財產品“破淨”現象頻現。Wind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市場共有2000餘隻銀行理財產品跌破淨值。

“既然是理財,當然就會有風險、有波動,這是很正常的。”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負責人葉燕斐表示,對金融機構來說,要把服務做到位,切實讓投資者明白投資有風險,所以在這方面要做好主動宣傳解釋工作。

事實上,銀行理財業務的轉型升級不僅是產品的淨值化,還包括投研能力建設、經營模式以及投資者教育等全方位的推進與變革。

“沒有成熟理性的投資者,就沒有健康成熟的銀行理財市場。銀行理財市場的高質量發展,必定是建立在高素質的投資者之上的。”董希淼表示。

隨着理財產品門檻降低,大量投資者進入銀行理財市場,投資者教育的重要性變得不言而喻。“目前雖然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已全面完成,但客戶的投資理念還相對滯後,未完全從以前‘保本型’投資模式過渡到‘買者自負’的淨值型理財模式。”普益標準研究員餘雅琴認爲,銀行理財子公司需聯合銀行加強理財團隊建設,提升投資者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重視對投資者的風險揭示流程,防止爲追求銷售業績而向客戶推薦與其風險承受能力不匹配的產品。

同時,對於銀行自身來說,也應該不斷加強投研能力建設。普益標準研究員張楚惠建議:“銀行和理財子公司要不斷深化對宏觀環境、行業、投資策略的研究,通過專業研判獲取市場震盪中的阿爾法收益。”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