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对话尹烨:技术普及需要成本可控、渠道可及、认知正确

来源: 亚布力企业家论坛CEF

尹烨|华大集团CEO

生命从哪儿来,又会归于何处?生老病死为什么是人生规律?这些看起来老掉牙的哲学命题,在华大集团CEO尹烨的眼里,却是值得探索的生命科学。

在接受亚布力论坛专访时,尹烨强调,提升大众对生命科学的认知并做好科学普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在受访中,尹烨共计说了10次“归根结底”,从某种程度上说,科学研究正应秉持追本溯源、归根结底的态度;而科学普及的重点则是激发大众对科学的兴趣,更好地指引大众通往科学之路。

一直以来,尹烨潜心致力于生物科技领域的科普工作。作为科普达人CEO,尹烨以他的博学风趣吸引了大批曾对生物科学并不“感冒”的人,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物科技领域和生命本身。

以下为亚布力论坛对话尹烨的内容:

亚布力论坛:从你的角度看,新冠疫情为21世纪的生命科学带来了哪些有价值的启示?

尹烨:以前有很多人常对病毒污名化,现在很多人开始逐渐明白,微生物才是地球之王。你和我的鼻腔内可能就会共生普通型的冠状病毒,目前已知能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有八种,其中四种只会引起普通感冒,而另外三种是大家比较怕的——SARS、MERS和这次的SARS-CoV-2。还有一种是最近发现的新病毒,目前还不太清楚它是否会带来大面积的感染。

人类至少在25000年前就遇到过冠状病毒,这在基因组上有迹可循。人类的基因组中有8%-11%是逆病毒插入的基因留痕;人类的肠道内仅噬菌体病毒就至少携带11万种;我们浑身带满了细菌、真菌、微生物,可能还有寄生虫。看起来我们是两个人在对话,其实是两个“生态系统”在对话。 

当我们越了解“感染”这件事,就越会认识到,新冠病毒只是人类漫长演化史中的一个病毒,它并不新鲜。只是由于人类第一次掌握了足够的病毒检测工具(比如测序和核酸检测),导致我们一直盯着它看,所以才觉得它特殊。

当大家厘清每一个概念,学会思考问题的方式,并且都能理解清楚这些问题时,我们面对病毒和疫情就会从容很多。

亚布力论坛:你曾说,在中国的生物技术方面,需要将技术的可及性、科学认知的对与错、科普的重要性,这三种要素重新集聚和组合。这三者是技术普及的必要选项么?

尹烨:一项技术普及的主要条件就是你说的这三点:第一,要成本可控。只有先利其器,才能做到成本可控,首先核心工具得是自己的。第二,渠道可及。以核酸检测为例,现在大家下楼就能做核酸,检测的价格也很便宜,这就是渠道可及。第三,认知正确。比如新冠疫苗,只有国家提供免费疫苗还不够,最终还得老百姓能够准确认识到疫苗的重要性,自己愿意去打。这就是认知正确。

这三件事,分别代表了技术能力、社会组织能力和大众对技术的认知能力。前两件事是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最后一件事是科学普及。这三者是评价和衡量一个国家科学素质最重要的核心要素。

我一直推荐大家提早做出生缺陷的相关预防,肿瘤的早防早治,以及慢病的管理、代谢性疾病的管理,这些都能提前预防、调节、干预。为什么我国能提出希望在2047年消除宫颈癌呢?因为宫颈癌患者从最开始被高危型HPV病毒感染到最后罹患宫颈癌,前后有十几年的时间;类似的还有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患者,从最开始出现部分息肉到进展期腺瘤,再到早期病变,最后到癌症,也是十几年时间。在这中间如果可以及早筛查,就不会任由其发展到癌症中晚期。

我一直把可及性、普惠性和正确的认知,作为生物技术推广的核心要素。当大家对生命科学有了正确认知后,每个人只要做一些简单的预测预防干预,就能够远离重大疾病、身心更加健康。我们虽然还不能阻止癌症的发生,但可以让大家在癌症早期就能去发现和解决它,这才是华大想做的事情。

疫情期间,我不知道写了多少生命科学领域的文章、辟了多少谣、怼了多少阴谋论,其实就是为了能够把这三件事情做好。

亚布力论坛:但做好这三件事并不容易,比如在成本可控方面,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市场行为参与处理公共卫生问题。对此你最大的担心是什么?

尹烨:市场本质是逐利的,在公共卫生领域,仅仅靠市场经济的作用是有限的。这方面我最大的担心是,精准医学变成了精英医学,虽然生命科学的技术越来越好,但大家都用不起。

从市场角度看,比如一件产品,我想卖100万元,达成这个目标的方式有很多,我既可以卖1万个100元,也可以卖100个1万元。可能前者更有利于公共卫生工作,但考虑市场因素,有人可能会选择卖100个1万元,但这就会变成谁有钱谁做,和大众就愈发没关系了。

生物技术的进步,如果反而让生命不平等,那就是我们最大的悲哀。

亚布力论坛:有人认为,科学越复杂,人类越愚昧。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尹烨:很明显是错误的。今天的人类比以前拥有了更多掌握信息的能力。虽然科学的复杂性并没有拉近大家对科学理解的均一性,但人类理解科学的整体水平是提高了的。所以,人类并不是变得更愚昧,而是有些科技问题确实过于复杂导致很多人看不懂,于是就会给你戴个“阴谋论”的帽子,这反而会让很多真正的阴谋论横行。这点是我比较担心的。

科学普及很重要,如果有更多的科学家能参与到科学普及中来,这个问题就有解。

亚布力论坛:你是觉得,科学普及是让人类警惕自身陷入愚昧的一个通道?

尹烨:它是通道之一,人性、哲学的普及等,也都是通道。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不能放弃思考,我们真正不被束缚的只有“人”自身。我在做科普的过程中,会认真辨析哪些知识能为大家带来价值,这些科普知识能否让更多人爱上生命科学。

华大在基因组学领域做了不少贡献,肉眼可见的产出也有很多:无论是我们的“大豆回家”计划,还是和合作伙伴一起完成的多年生水稻(云南大学合作)、多宝茄树(华中农业大学合作)…… 我希望,通过一个又一个大家看得见、摸得到的科研产出,唤起大家对中国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的信心,激发孩子们对这个喷薄欲出的新兴行业的兴趣。这是我们一直坚持思考的方向。

亚布力论坛:你如何看待“科学宗教化”和“科学神化”?它们的边界在哪儿?

尹烨:简单地相信当下的科学,就是无神论造神。科学天然不代表真理,科学是一件有限或有效的事,它离我们所谓的“上帝之法、自然之法”还有距离,我们现在讨论的只是“人类之法”。任何科学都有自己的边界。

有一点我们需要明白,人类现在掌握的知识都是残缺、不健全的,我们仅仅是比过去的人在此刻获得了所谓“共识”的概念,所以,科学存在自己对自己的否定性,存在螺旋式上升的可能性,存在被证伪的可能性。这就是科学的本质。

亚布力论坛:在你眼中,“艺术、宗教、科学”这三者是什么样的关系?

尹烨:在我看来,它们是一样的事情,万物皆数,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语言。音乐有音阶,美术有色阶,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本质都能用数学语言去描述,只是大家对于不同事物做了不同分类。创造和发现新事物,这两件事情不都是科学么?科学的拉丁文本意就是scientia——“知识”的意思,这个东西哪有高低呢。

电影《一代宗师》中有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拳不分南北。”从某种程度上说,科技也不应分文理,在向山顶攀登的过程中,文理是互相促进的。尤其是我们在攀登科学高峰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人文的光辉去浇灌,没有科技的人文或许是愚昧的,没有人文的科技一定是危险的。

亚布力论坛:在生物科学领域,距离你所认为的成功阶段,还有多远?

尹烨:今天的生物科学领域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它离如日中天至少还要5-10年。无论是医学、健康还是农业,想要真正看到这个行业为整个人类赋能,还需要时间。不过,看到苗头就该进去;否则等到大浪来了再进去,可能就会被淹死。

亚布力论坛:华大追求的终极愿景是什么?

尹烨:“基因科技造福人类”,听起来短短八个字,但蕴意丰富。

“基因”是1909年丹麦人提出来,“基本的因素”,英文是gene,中文是基因,可谓接近完美的翻译。“科技”指科学和技术,我们既要做科学上的研发,又要做技术上的平台。“造福”是华大的使命和动机,目的不单单是为了挣钱,而是造福,让所有的人用得起、用得上。

我们最后的目标是造福全人类,而不仅是一部分人。这个过程中当然离不开市场行为,但不能只有市场行为,还应有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公共卫生行为。

亚布力论坛:这条路不短啊。

尹烨:我才刚过40岁(笑,怕什么)。可乐都可以卖到全世界去,基因科技为什么不能造福全人类?

亚布力论坛:你这种坚定的初始驱使力来自哪里?

尹烨:这或许是天生的,也和家教相关吧。当然,后天因素固然会影响个人,但每个人骨子里都有自身先天的性格特质。任何民族、任何行业,都必须有一批骨子里可以自我驱动的人。

我很感谢华大的几位创始人,尤其是汪建董事长,1999年那个年代,他们没有一分钱经费,却要代表中国去参加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那一年的他们大概就是我今天的年纪,我扪心自问:如果当时让我去,我未必有这种说去就去的魄力。

我们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就自我,既然已经遇到巨人了,为什么不能成为下一代人的人梯呢。

亚布力论坛:看起来华大更多呈现的是践行社会价值、普惠大众的一面,你是认为做了这些之后,商业价值自然会产生? 

尹烨:默克公司创始人乔治·默克讲过这样一句话:“药物是为人类而生产的,不是为追求利润而创造的。只要我们坚守这一信念,利润必随之而来。”

挣小钱还是挣大钱?挣快钱还是挣慢钱?挣短钱还是挣长钱?挣普惠更多人的合理收益,还是急功近利地掐尖挣钱?我们在商业、公益、社会责任之间,会有自己比较平衡的考量。

亚布力论坛:在阅读有关你过往的资料中发现,你似乎比较反权威。

尹烨:对,我指的是科学上的。

亚布力论坛:但如今你在生物科学界却成了很多人眼中的权威,甚至我身边有些人一提到你就非常崇拜。外界这种表现,是否会影响到你对权威本身的理解?

尹烨:不会。我从来不会“自视”为权威。

第一,任何人自视为“权威”都是危险的。第二,有人认为我是权威,也有很多人认为我在胡扯,但关键还是在于,科学普及者是否是出于技术向善的本心在传播知识。

我之所以反权威,是因为科学的本质就是要经得起否定。科学领域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因为推翻了过去,才取得了进步。伽利略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牛顿力学被爱因斯坦证明了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物体,爱因斯坦的理论又被玻尔等的量子力学再一次补充……

大家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逐渐成为下一个巨人。我们永远都要学习先贤的态度、精神和灵魂。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如果我知道这件事是真理,我就要把它以我认为合适的方式拿出来,让大家评议。

退一万步说,今天我讲的,都是当下科学共同体主流认可或者是符合我个人价值观和第一性原理的知识,这里面有些内容很新,甚至争议很大。我绝不希望任何人特别是孩子们认为我是权威,我只是希望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明白何为正确的思辨态度,这就足够了。他们一定会有自己的智慧来探求真相,我也会因为被下一代超越而倍感欣慰。

亚布力论坛:是否担心有些人因为崇拜而盲从?

尹烨:我还是提醒大家,万事不要盲从任何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科普当然可以引发兴趣,但深度修行依然在个人。

无论是何种科普,我们不要忘记它的本质是“内容为王”,要能把内容搞清楚,就需要大量的汲取和输入,这个还是要下苦功夫的。

亚布力论坛:有人说与你在科普领域拥有的才华相比,你最有魅力的反而是价值观,你怎么看待这个说法?我个人认为这是很高的评价。

尹烨:不管外界是正向来说我,还是反向来说我,首先,我不希望被任何人贴标签,我就是我。我不愿意被标签化,你怎么看是你的事,那不代表你能影响到我的“本我”。

其次,我不乐观也不悲观,而是达观。脆弱的反义词不是坚强,是反脆弱;坚强的反义词不是脆弱,是不坚强。我为什么要坚强,我为什么要脆弱,我根本就无所谓。

归根结底,人要活在一个自洽的世界里,不然的话,天天被一群夸你的人搞得飘飘欲仙、被一群怼你的人弄得伤心欲绝,有意思么?在生活中,我都不知道你是谁,你在互联网上打几个字,我就觉得我好了或差了?没必要。人要跟自己比,要把握当下。

亚布力论坛:如何让自己对自我和名利始终保持理性?

尹烨:没有人可以对名利保持绝对的理性,只不过要思考自己更想要的是什么,是要身前名还是身后名,短名还是长名。

人类本质上还是通过种族繁衍的方式延续自身,若我能在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的科普领域为这个民族做出贡献,在群星闪耀中,能成为一颗不是那么亮的星,便足矣,慰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