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近日,深交所组织召开保荐机构工作座谈会,围绕如何进一步坚守好创业板定位、提高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优化创业板发行上市审核、把好上市企业入口质量关等方面,介绍了近期相关工作进展,并与保荐机构深入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建议。来自17家保荐机构的投行相关业务负责人通过现场或视频连线的方式参会,对如何在审核中把握好创业板定位、进一步提高创业板审核质量和效率、继续推进“开门办审核”,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以来,深交所按照注册制改革“三原则”要求,坚守创业板定位,高效推进受理审核工作,新增上市公司超过300家,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市场认可度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和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市场参与各方获得感显著提升,改革整体效果良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与会代表在讨论交流中表示,试点注册制改革以来,经过共同努力,保荐机构内控水平和业务质量总体有所提升,但面对注册制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面对创业板建设的现实需要,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要进一步理解注册制改革系统性特征,履行好“第一看门人”主体责任,重点做好4个方面工作:一是在前端把好保荐企业质量关。保荐机构需要牢固树立质量优先的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板块定位,帮助企业固本培基,推荐规范运作、符合创业板定位的企业上市融资。二是压实投行三道防线职责。充分发挥投行项目组、质控、内核的作用,通过独立、专业、扎实的工作基础,切实承担起核查把关责任,加强内部质量控制,防止“带病申报”。三是不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切实落实《关于注册制下提高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的指导意见》相关要求,减少冗余、模版化、晦涩难懂的信息披露,进一步提高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可读性,提升审核问询回复质量。四是守牢廉洁从业底线。健全发行人、中介机构廉洁从业内部管理机制,严格执行证券行业廉洁从业有关规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生态。

长江承销保荐的质控负责人蒋庆华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市场的一大主要功能就是助力科技创新发展,而科技创新是一个比较宽泛的领域。从实际业务层面能够感受到,创业板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市场包括中介机构对于创业板的板块定位、“三创四新”的要求也在不断加深认识。

“深交所的创业板上市审核中心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专业和高效。”蒋庆华表示,在项目IPO的过程中,预审员做了大量的工作,业务沟通顺畅,给了保荐机构很大的帮助,尤其是让项目的推进有了更加明确的预期。

近期在创业板上市的信息技术企业广立微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审核进度可预期性强,整个上市环节,交易所相关部门与企业保持积极充分的沟通,高效反馈审核意见,就审核事项给予指导,帮助公司能够快速登陆资本市场。企业从2021年6月底受理到创业板上市委会审议通过,用时不到半年。

蒋庆华表示,让符合板块定位的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不仅需要监管部门的监管与服务,中介机构也需从源头把好企业的质量关,同向发力。其中,作为“守门人”的保荐机构,应该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自觉去发掘真正具有创新能力、成长性好的符合板块定位的企业。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深交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建设好创业板,为实现高水平科技创新、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将不断总结提炼实践中创业板定位审核经验,研究完善创业板“三创”“四新”的判断标准,更好地坚守板块定位,严把市场入口关,从源头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进一步加强审核能力建设,突出审核问询的针对性和重大性,持续提升审核的质量和效率。推进“开门办审核”,进一步畅通与市场主体的沟通交流渠道,总结提炼并公开审核标准,巩固创业板发行上市审核公开透明、预期明确等成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