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立

[ 美國芯片行業所面臨的突出問題是在全球芯片產業鏈中,製造能力不足,產能過度依賴於擁有先進製造技術的海外代工廠。美國濫用國家意志頒佈《法案》,限制有關跨國公司在中國正常的貿易與投資業務,將會對全球芯片產業產生巨大沖擊。 ]

近日,美國在拉攏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地區圖謀組建所謂的“四方芯片聯盟”,同時加緊頒佈了飽含惡意針對中國的《芯片與科學法案》(下稱《法案》)。在現今美國所倡導的貿易保護主義與單邊主義大背景下,其目的就是希望在高科技領域,尤其是高端芯片產業的關鍵領域,對中國封鎖、打壓、卡脖子,使疫情籠罩中的中美高科技領域的競爭陡然增加了對抗性和不確定性。

《法案》涉及補貼、稅收優惠、撥款等,資金達2800億美元之多。同時含有故意針對中國的投資限制條款,禁止取得聯邦資金資助的公司在中國大幅增產先進製程芯片,期限爲10年,違反禁令或未能修正違規狀況的公司,需全額退還聯邦政府相關補助款項。

芯片產業規模是引領下一輪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是各國競相爭奪的科技戰略競爭制高點。從來沒有哪個行業像芯片這樣能卡住如此多的下游產業,數字時代的芯片產業將成爲美國對中國實施科技遏制的關鍵領域。把控住芯片產業,就可能卡住中國高科技產業跨越式發展的核心力量。

目前,拜登政府對華科技遏制策略框架依然沒有放棄特朗普時期的基本執政理念。在對華政策上,拜登政府雖然並未展現出進一步超越特朗普政府的極限施壓策略的做法,但也沒有取消特朗普政府的政治經濟攻勢。

拜登已執政一年半,中美關係仍未走出特朗普政府製造的困境。出於扼制中國而採取的非正常手段,繼續動用國家機器,破壞市場經濟規則,仍然是美國政府處理中美關係的常規選項。美國之所以在經濟復甦乏力的背景下,明知道這種棄正常的國際科技合作秩序於不顧,是極失大國風範的不負責任行爲,還要繼續開中美高科技合作的歷史倒車,意在擾亂現有中美高科技合作秩序,爭取新格局下的國際科技合作規則制訂權。

爲了逐步釋放國內政治與經濟壓力,出於保護美國高科技產業的本能政治反應,拜登政府繼續沿用美式霸凌手段,逼迫中國被動接受帶有美式價值觀的高科技合作規則,以屈服於美國的全球科技霸權地位。美國始終將中國視爲撼動其國際科技競爭地位的主要威脅,在直接扼制中國科技崛起不可行的條件下,美國竭盡其所能地量身定做出《法案》,意圖延緩中國高科技的迅速崛起勢頭。美國政府肆意挑起科技摩擦,就是要奪取中美高科技交流與合作的話語權。

隨着中美經濟實力呈現出此消彼長的勢頭愈加明顯,尤其是近年來美國政治染上了濃重的民族主義色彩,中美國家間科技競爭進一步加劇。美國對中國科技崛起保持高度戒備和猜忌,甚至是懷有敵意。再加上中美雙方在政治制度、經濟體制、意識形態等諸多方面存在着固有的差異,就意味着中美高科技合作中充滿利益的不可調和性。

美國芯片行業所面臨的突出問題是在全球芯片產業鏈中,製造能力不足,產能過度依賴於擁有先進製造技術的海外代工廠。美國濫用國家意志頒佈《法案》,限制有關跨國公司在中國正常的貿易與投資業務,將會對全球芯片產業產生巨大沖擊。拜登政府的目的就是期望重塑有利於己的全球芯片行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尤其要全力打壓中國芯片行業的競爭勢頭。這將進一步加劇中美間的科技摩擦、投資爭端。一旦這種“借競爭之名,行遏制之實”的模式被推廣,勢必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成爲中美科技交流與合作的新威脅、新羈絆。

(作者系商務部研究院美洲大洋洲研究所研究員)

責任編輯:李科峯 ST03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