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一輛“中國紅”塗裝的Model Y懸掛“1000000”字樣“綠牌”,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第100萬輛下線整車很“中國”。“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發文祝賀,還附帶再次強調“特斯拉全球累計銷量已超300萬輛”。投產不到三年,“中國造”特斯拉邁入百萬輛俱樂部,“上海速度”繼續。同時,兩年多時間,特斯拉狂奔,競爭對手們狂追。猶如特斯拉公佈的兩張今夕照片:2019年,“1號”國產Model 3下線,身後產線空空,“鮎魚”來了;2022年,“中國紅”Model Y身後產線繁忙,但已“衆敵環伺”。

1/3“中國造”

8月15日一早,特斯拉CEO馬斯克發微博稱:“祝賀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第100萬輛車!特斯拉全球累計生產已超過300萬輛。”隨後,特斯拉副總裁陶琳在評論區搶到“沙發”並附上一張2019年特斯拉上海工廠開工儀式上的照片,並表示:“兩年多時間,不僅僅是特斯拉,整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都有了巨大發展。致敬由99.9%的中國人組成的上海工廠團隊,感謝所有合作伙伴,我們的供應鏈本地化率已經超過95%。”

2018年7月,特斯拉與上海市政府、上海臨港管委會共同簽署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2019年11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進入試點生產。從一片空地到建成投產,僅用時10個月。2020年1月,國產Model 3開啓交付。

隨着上海工廠跑出“上海速度”並相繼交付Model 3和Model Y兩款車型,特斯拉也進入“中國時間”。數據顯示,2020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爲49.96萬輛,產量爲50.9萬輛,其中上海超級工廠產量爲14.4萬輛;去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升至93.6萬輛,其中上海超級工廠交付量超過48萬輛。

隨着“中國造”車型產銷提升及本土化率的提升,上海超級工廠已成爲特斯拉全球戰略的一塊關鍵拼圖。去年,特斯拉汽車業務毛利率達29.3%,其中單車毛利率超過30%,而29.3%的毛利率也讓特斯拉成爲全球最賺錢的汽車品牌。特斯拉相關人士表示,“Model Y車型爲特斯拉提升利潤率的關鍵,而上海工廠的本土化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對於上海工廠的重要性,馬斯克近日表示:“上海超級工廠很難被超越,我必須說上海團隊真的非常棒。”

“100萬輛的達成,充分證明‘上海+特斯拉’組合的傑出性。上海超級工廠是特斯拉首座在美國以外的工廠,對特斯拉深耕中國和全球市場有着極爲重要的戰略意義。”特斯拉相關人士表示,自上海超級工廠投產以來,其在特斯拉體系中的季度“生產冠軍”頭銜幾乎從未易主,是特斯拉不折不扣的全球出口中心,助力特斯拉實現150萬輛的年化量產速度,並在今年6月創下全新單月產量紀錄。

“喂不飽”的產能

雖然上海超級工廠已進入百萬輛俱樂部,但並不能緩解特斯拉的產能焦慮。此前,陶琳表示:“去年上海超級工廠向全球用戶交付超過48萬輛純電動汽車,貢獻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的半壁江山。”但是,面對特斯拉的高產能預期,上海超級工廠50萬輛的年產能仍捉襟見肘。

按照特斯拉的規劃,2030年的產量目標高達2000萬輛。爲此,近兩年特斯拉開始跟產能“着急”。今年,特斯拉美國得州與德國柏林工廠相繼投產,並與中國上海、美國內華達州及加州等超級工廠共同分擔交付任務。不過,目前得州和柏林超級工廠還未能扛起交付重擔。

今年6月,馬斯克表示,由於電池短缺和物流問題,得州和柏林超級工廠難以增加產量,目前“正虧損數十億美元”。同時,今年二季度電話會議上馬斯克直言:“特斯拉的困難集中在生產端,有些客戶的新車甚至要等到明年才能交付。特斯拉需要關注例如商品價格變動、量產爬坡速度等,但需求不是特斯拉擔憂的問題。”

產能問題已影響到特斯拉訂單。目前,特斯拉在其美國和加拿大官網已關閉Model 3長續航車型預訂入口,訂購頁面底部註釋信息爲“2023年可訂購”。對此,馬斯克解釋稱,暫停接受訂單的原因爲特斯拉已積壓太多訂單。而在中國市場,一位特斯拉直營店工作人員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現在訂購特斯拉車型提車週期已超過兩個月,其中Model 3車型訂單已排到今年底。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認爲:“從訂單情況看,特斯拉車型依舊受市場追捧,但在多重客觀因素疊加下,特斯拉產能受限導致訂單量難以釋放,因此對於馬斯克來說亟待持續提升產能。”

事實上,目前針對旗下各工廠正加緊擴產。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美國得州和德國柏林超級工廠產能繼續爬坡,其中柏林超級工廠在二季度首次單週產量突破千輛。“今年內有望實現單週4萬輛的產能,目前的產能已實現單週3萬輛。”馬斯克表示,今年底能夠實現190萬輛的產能規劃,雖然有挑戰但特斯拉仍在努力,得州、柏林超級工廠的產能正快速爬坡。此外,今年7月,上海超級工廠也開始進行大規模產線升級改造。特斯拉方面在二季度財報中表示,上海超級工廠在近期已完成產能升級,年產能超過75萬輛。

提升現有工廠產能的同時,對於未來的產能計劃,馬斯克則提出,最終特斯拉將擁有10-12座超級工廠,每座工廠的年產能將達150萬-200萬輛。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有消息稱,特斯拉正在就加拿大建廠事宜積極遊說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

搶銷量進行時

值得一提的是,持續擴產消化訂單的同時,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環境的變化已給特斯拉帶來不小挑戰。

數據顯示,今年7月,特斯拉中國批發量爲2.8萬輛,環比下滑64.2%。其中,在華銷量跌至8461輛,同比下滑1.9%。對此,外界將原因歸結爲佔全球1/3產能的上海超級工廠進行升級,導致7月產量受限交付量未達預期。

儘管7月特斯拉在華銷量敗給客觀因素,但與此同時衆多車企開啓的銷量“收割”模式,也給特斯拉敲響警鐘。數據顯示,今年7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滲透率高達51.7%。從月度國內零售份額看,7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零售份額爲73%,同比增加9個百分點;合資品牌新能源車份額爲6.5%,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特斯拉份額爲1.7%,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

據統計,今年7月,特斯拉中國批發量已被擠到第四位,前三位分別爲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和吉利。此外,今年上半年,比亞迪以累計64.14萬輛的銷量超越特斯拉坐上全球電動車銷冠位置。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表示,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品牌產品更新快,更貼近消費者需求。同時,在續航、三電、智能化上的實力也不斷提升,獲得不少消費者認可。這也讓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越來越多的品牌與特斯拉開始爭奪市場份額。

不僅在中國市場面臨激烈競爭,比亞迪、長城、蔚來、小鵬等自主品牌也開始“出海”,其中歐洲成爲衆多自主品牌的首選。而在特斯拉大本營的美國市場,通用、福特等傳統頭部車企也加快電動化轉型,與特斯拉同屬造車新勢力的lucid和Rivan,也與特斯拉直接對位,特斯拉正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

此外,“高光”下不時出現的維權和事故,也持續考驗着消費者對特斯拉的消費信心。去年上海車展,一名身着白色T恤的女子爬上特斯拉展車車頂進行維權;今年林志穎駕駛特斯拉撞車發生起火事故……外加穿插其間的剎車失靈報道,特斯拉從不缺熱搜。

今年初,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21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報告中顯示,“特斯拉車頂維權事件暴露車企服務漏洞”成爲2021年社會影響力第一大話題。中消協稱,“車頂維權事件”引起各界反思的社會影響力指數達100.9,登上榜首位置。而在林志穎事件後,有媒體報道稱,某二手車平臺則出現不少轉讓特斯拉訂單的用戶。該報道顯示,這些用戶由於看到林志穎事故後產生轉讓的想法。

業內人士認爲,不斷攀升的交付量,是全球消費者對特斯拉的認可。但相比傳統車企,特斯拉等造車新勢力不僅產品受關注,企業本身也是關注話題。追趕產能的同時,如何穩定消費信心也是特斯拉麪臨的問題。

北京商報記者 劉洋 劉曉夢

舉報/反饋

責任編輯:李科峯 ST03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