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臺灣《中國時報》8月14日文章,原題:大陸全民健身商機有潛力大陸人均GDP上升,健康理念與健康消費也隨之提升。一方面收入增加,對健康投入更多;另一方面,職場壓力使青年身體機能減弱,健康焦慮促使人們更願爲健身付出。北京夏奧會、冬奧會等體育賽事的舉辦,大大提升民衆的運動熱情。將8月8日定爲“全民健身日”已14個年頭,民衆參與健身運動已蔚然成風。今年6月通過新修訂的體育法更將全民健身上升爲國家戰略。《2021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顯示,93%的大陸民衆認爲“身體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事,74%受訪者因疫情改變生命觀。跟着臺灣藝人劉畊宏健身成爲大陸最火爆的社會現象之一,這既凸顯大陸民衆對健身的強烈需求,也反映兩岸在健康領域的合作前景。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到2025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升至38.5%,帶動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達5萬億元。大陸健身經濟的幾大動向與趨勢值得關注。

首先,健身經濟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智慧健身設備的出現與流行改變了傳統健身模式,讓健身更加科學、高效、便捷與有趣。AI、5G、虛擬實境等技術的成熟和進步,爲探索“體育元宇宙”提供了可能。

其次,虛實融合是大勢所趨。截至2021年底,大陸健身房註冊會員數爲7513萬人。網絡平臺直播也使健身更普及化,據《抖音運動健身報告》,2021年健身類主播漲粉208%,直播收入增加141%。虛實融合的運動場館,更是未來的探索方向。

第三,戶內戶外健身細分空間廣闊。戶外運動近幾年在大陸頗爲流行,項目越來越多元化,騎行、露營、飛盤等陸續被大陸青年羣體所青睞,在社交平臺曬出戶外運動照片成爲時尚,這些項目的流行帶動相關器材的需求激增。

大陸健身經濟有着龐大的人口基數,具備加速發展的市場容量和消費潛力。大陸運動科技的創新與市場的興盛,應是臺灣相關產業的機會。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