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值得了解的東西都不是由別人傳授的。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羅伯特.凱根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從出生開始,我們踏上持續學習和成長的旅程,這兩股力量往往交織在一起,但又不盡相同。如果僅僅是知識存量的增加,以既有的思維模式來運算資料,談不上真正的學習,更談不上成長,成長是指思維模式本身產生改變,是transfer —from action而不是in—from—action。

這也是當今很多教育家提醒的:如果我們用昨天的方式教今天的學生,就是在剝奪他們的明天。

諾獎得主班納吉有段流傳甚廣的佳話:貧窮的根源不在於血統、國籍、時代甚至在於人的智商和頭腦,僅關乎一個人思考能力,一個人在多大程度上改變舊思維。

別人傳授給你的有多少是舊思維?當代財富新貴們是在傳統行業裏創造財富傳奇還是用新思維開創新領域?


移民火星、無人駕駛、腦機植入、地下隧道......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已經超越了很多人的想象極限,他大膽創新,甚至踐行着看似天馬行空的想象。

馬斯克說:“我們一生都在做類比推理,這基本意味着複製別人對待微小變化的方式。

警惕您繼承的想法!過去的約定和以前的形式常
常毫無疑問地被接受。一旦被接受,它們就圍繞創造力設置了界限。”


也就是說類比思維,讓我們以一個過去的事、別人的事、近處的事、不相干的事爲基礎思考自己的下一步要做的事。這個思考方式容易讓我們迷失在和自己當前要乾的事完全無關的世界裏。

所以人類模仿的傾向阻礙了自己去發現探索未知的世界的可能以及去打破舊式思維框架的勇氣。

查理芒格對馬斯克成功的評價是:“一個十分大膽、敢於下賭注的人,一些極端的成功來自那些嘗試極端事情的人,因爲他們過於自信。”

類比思維只能在存量上打轉,但真正的變革是在增量上突破。

人類的頭腦類型有兩種,一種是記憶型,一種是困惑型。前者是人類知識的存量傳承。後者是增量突破。(哈耶克)

知識一般分成兩類,一類叫硬知識,又叫顯性知識,指的是能用語言、文字等方式表達和傳播的知識。像牛頓力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都是硬知識。

另一類叫軟知識,又叫默性知識,默認的默,也就是沒法用語言、文字等方式表達和傳播的知識,比如竅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如基於大量專業訓練內化出來的直覺。

人要真正的成長一定要增加軟知識,也就是別人無法教會只能靠自己實踐感知的“意念知識”。


經濟學家張維迎在解釋什麼是企業家精神時,講過哥倫布豎雞蛋的故事,大家可能也聽過。

大概意思是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成了西班牙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有的貴族不服氣,說只要坐船出海,誰都能發現。

哥倫布就拿了一個雞蛋,讓大家把它豎起來,沒人能成功。

哥倫布把雞蛋一頭輕輕磕了一下,雞蛋就豎起來了。張維迎說,這就是企業家精神的創新,但是,以後你再用同樣的方式把雞蛋豎起來,就算不上是企業家精神了。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不是靠前人積累的知識辦到的,馬斯克搞史無前例的腦機接口和星鏈計劃也無跡可循。

人類總是被一些無形的屏障給擋住,很多屏障都是固式思維給我們捆綁,一旦有一個人能夠跨過,整個人類都會跨進新的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