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了這個暑假的愛奇藝熱播劇《天才基本法》,

前不久大結局了。

故事很圓滿。

女孩林朝夕和白月光裴之結婚。

“數學天才”父親老林沒證明出P=NP,但身體健康,過得幸福。

11歲的“芝士世界”和22歲的“草莓世界”,都不復存在。

但這個發生在青島的“平行時空之旅”,

卻給我們留下了這座城的幸福密碼。

一座城,成全一部劇。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

青島像是故事的天然場域。

八大關的萬國風情。

市南老城區的濃濃煙火氣。

浪漫的中山路上,

天主教堂與海誓山盟廣場赫然佇立。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

你還會選青島嗎?

看完這部劇,亦能有答案。

01

真實的“草莓世界和芝士世界”

當張子楓(飾林朝夕)騎着自行車穿行於綠蔭環繞的八大關,穿過嘉峪關路、嘉峪關小學......

這個發生在青島的故事,從這裏拉開序幕。

梁思成口中“青島最美地區”,就是八大關。

以長城八個關口命名的八條馬路,包括南區、北區和太平角區域。

正陽關路以南,涉海臨灣,是八大關的核心。

名樓別墅鱗次櫛比,因匯聚了俄、英、法、德等20多個國家的建築風格,又被稱爲“萬國建築博覽會”。

這裏,如今是年輕人的“清新網紅打卡地”。

而正陽關路以北,鮮有人光顧,卻是老青島人的限定私藏。

雖比不得別墅羣的宏偉、瑰麗。

但春天的韶關路,可見奼紫嫣紅的碧桃;

夏初的寧武關路西府,海棠正粉嫩嬌豔;

秋末,還有青島人不忍錯過的,嘉峪關路上的楓葉。

深深庭院,萬花開。

撲朔迷離的傳說,和名人往事,讓這一帶海濱縱橫交錯的幾條馬路,帶着幾分傳說與深遠。

沈從文遷居青島,最愛從匯泉炮臺,經過花石樓,逛到太平角;

茅盾則喜歡清晨或黃昏的太平角。

而劇作家曹禺乾脆住在太平角旁邊,創作了話劇《明朗的天》。

還有郭沫若、梁實秋、聞一多、徐志摩、巴金,

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陳雲、彭真、葉劍英、彭德懷、劉伯承、李四光……

以及,在青島寫下《駱駝祥子》的老舍。

△ 青島有一所公園,叫做老舍公園,還有駱駝祥子博物館,也是源於此。

文人墨客們愛的八大關,多風情,多韻味。

如果說開場的少女,騎自行車穿過八大關,代表青春的張揚與活力。

那麼像無數人老者一樣漫步於此,才能體會到,

什麼是“碧桃雪松幾重關,烽火煙雲恍惚間”的厚重與積澱;

什麼是“落櫻小憩處,又見白鷗搏海天”遼闊與磅礴。

論歷史與標杆。

在青島,恐怕沒有比它更具有代表性的了。

劇中無數次,在重要節點,出現在市南老城的這棟塔樓,是望火樓。

只要稍稍瞭解望火樓的前世今生,你就會知道,

導演爲何要1:1復刻一棟樓,將故事的開始、轉折與結束,都安排在這裏。

開始於女孩與父親兒時的約定。

那一人一筆書寫在牆上的公式和那偉大的數學夢想。

轉折於女孩對數學夢想的不甘心。

當她感到生活的迷茫時,回到記憶裏和父親最美好的地方。

以及後來的“平行時空”之門,也在這裏開啓。

這棟德式建築始建於1905年,位於市南區觀象一路的坡頂,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幾乎見證了青島將近一個世紀的百年榮光。

作爲曾經青島城區的制高點,傲視全城,具有信息傳遞的功能。

時代太快,當望火樓不再“觀風望火”。

卻仍像個兢兢業業的守城人,靜看一棟棟高樓羣起,街區不斷翻新,時代更替。

幾近被淹沒在現代高樓裏。

如今的望火樓盤踞在民居窄巷的盡頭,矗立在岩石上。

歲月已老成,風采卻依舊。

煙火歲月,散落在望火樓的腳下。

那裏有林朝夕和父親走了無數遍的臺階,也有父女倆相依爲命的家。

這裏是青島的觀象山歷史文化街區。

朝着望火樓的方向,漫步青島這片老街。

從聊城路、濟寧路到膠州路,彷佛找到了劇外的“平行時空”。

這裏有上世紀建成的德國野戰醫院,有如童話古堡一般的聖保羅教堂。

△ 聖保羅教堂,建於上世紀30年代末,是青島最經典的清水紅磚建築之一。與川流不息的高架橋遙遙相對,恍惚間彷佛時光交錯。

其實瀏覽青島的最好方式,是步行。

和張子楓一樣,沒入市南老街。

在黃島路中,感受一棟棟“修舊如舊”的老建築帶來的歲月感。

繼續穿過彎彎曲曲的小巷,迎着沁人心扉的海風。

路旁綠樹輕揚,街巷裏三兩行人拎着啤酒袋,

當陽光從碧青的天空中照射下來。

空氣中飄着淡淡的,潮溼的海鹹味。

這撲面而來的青春與躁動,

青島從來都不遑多讓。

從“活力海洋之都”到“魅力老城”,回到另一個世界。

就像劇中多次閃現的黃島路、芝罘路。

在那寫滿故事的老屋、老路上,

折射着老城的喧嚷擁擠與直率可愛。

同時擁有歐美風情的它,又是種說不出的包羅萬象。

彷佛,世界就在腳下,在眼前。

02

舌尖上的熱烈,這也是青島

《天才基本法》打開青島的方式,是從一杯咖啡開始的。

大學路上文藝遍地的咖啡館,賦予了青島輕柔文藝的一面。

縱然,那是林朝夕走進“畢業相親工作”,這樣人生常規軌道的第一步。

咖啡館裏,女孩面對第一次見的相親對象時不自在,

咖啡館外,父親緩緩走過。

今天,青島已經和啤酒牢牢綁在了一起。

但很多人不知道,在喝啤酒之前,青島人早就開始喝咖啡了。

跟全國最愛喝咖啡的城市上海,幾乎齊頭並進。

咖啡是德國人帶來的,也是青島最開始的蹉跎歲月。

如果說,咖啡代表着先苦後甜。

那麼於林朝夕,如此。

於百年青島,亦是如此。

林朝夕找到幸福,而青島人在奮鬥中,越來越恣意瀟灑。

譬如,如果想要文藝?

那就打造最有範兒的文藝街(大學路)。

這個當初聞一多、梁實秋、老舍都混過的地方。

如今小店扎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

紅磚綠樹,妥妥的網紅大片神器。

如果想要徹底放飛自我?

那麼得換個路子,跟着青島大姨混。

濃縮了所有青島人性格得青島大姨,熱情開放、豪爽直率,又莫名的明朗自信。

你看,他們愛扎啤,愛到不拘小節。

而喫蛤蜊、哈啤酒、泡海澡,更是“快樂三件套”。

就像是盛夏的夜晚,摘下臉基尼,迎着海風。

架起大排檔,坐等貝類海鮮滋滋冒油。

再灌上一口清涼的扎啤,麥芽的香氣兒一路貫穿到底。

這生活啊,也就一路暢快到底了。

青島人對本地鮁魚還有種特殊的偏愛。

“鮁魚跳,丈人笑”。

拿幾條肥鮁魚送老丈人,纔算上道。

△ 鮁魚有多種喫法,他們選擇包圓。將鮁魚剁碎,包進麪皮,一頓鮁魚餃子,神仙也不換。

青島附近,有個叫紅島的淺海。

盛產個體碩大的黑皮海螺,青島人拿來一頓爆炒。

簡單的油爆海螺。

比起鮁魚餃子的細膩,那口感要來得更加猛烈。

同樣的麪皮裹肉,雞湯混沌在這不算特別。

但卻在山東發揚光大,成爲了青島人絕對的童年回憶。

另外一道嶗山菇燉雞,也是青島名菜。

青島涼粉,又稱“海菜涼粉”,幾乎每個青島人都會做。

用青島盛產的石花菜(海菜),做成涼粉,是夏天解暑佐酒的佳品。

在青島,如果把三分之二的胃留給大海。

剩下的不能錯過掃街串巷。

清晨,他們愛豆腐腦與甜沫,還有豆漿、小米粥、八寶粥、黑米粥、南瓜粥。

一日之計,少不了餡餅、油條、肉火燒、炸糕、麻球、小籠包、大包子、鍋貼、油酥火燒、“煎餅餜子”、“雞蛋漢堡”、“菜煎餅”……

整個舌尖上的小喫盛宴,何嘗不是青島人,在炙熱濃烈的海洋文化裏,沉澱下來的幸福。

03

每一次選擇

造就一個不同的青島

對於青島人來說,生活不是束縛。

青島同樣給予了影視創作最大的選擇空間。

溫暖又諸多羈絆坎坷的警察故事,可以是在青島的市井裏拍出來的《警察榮譽》。

引領時尚潮流,燃爆一個夏天的《中國說唱巔峯對決》,亦能在青島找到釋放的激情。

而一個女孩的“時空尋夢尋愛之旅”,即便帶着懸疑與糾葛,也能被青島全盤接納。

走過將近百年榮光,這是青島與生俱來的底氣。

那山、那海,那島與那城。

一直有着“天然攝影棚”之稱的它,不論街道、建築,還是小到一磚一瓦,皆自帶電影感。

大海賦予了這座北方之城的多情與寬廣。

晴時,海岸線悠長逶迤,風平浪靜。

陰時,茫茫海霧,變得朦朧、深沉起來。

就像三島由紀夫《春雪》裏寫的那樣:

沉默,卻蘊含着力量。

《天才基本法》大結局了。

夏天也結束了。

這座城的海浪聲聲,繼續洶湧澎湃。

人生沒有重來的選擇題。

迴歸現實(劇中設定“草莓世界”)的林朝夕,

坐在草地上給孩子們講完了整個故事。

好在,

比故事裏的故事,更動容的是,

現實裏,這座城的幸福與未來,從不虛構

那一座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