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杭州日報

杭州規劃 一點通平臺

調查問卷

通訊員 楊文龍 張苗苗 記者 劉園園/文 張之冰/攝

杭州的城市顏值和氣質是什麼樣的?在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進程中,杭州應如何保持獨有的風貌並更好地延續?

昨日起正式公示的《杭州市總體城市設計(補充完善)》(草案)(簡稱“草案”)嘗試針對這個問題,給出更詳實的答案。

規劃範圍立足十城區、輻射全市域

避免“千城一面” 塑造杭州獨特城鄉風貌

“城市設計是落實城市規劃、指導建築設計、塑造城市特色風貌的有效手段,貫穿於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市規劃資源局相關負責人指出,近年來,杭州通過編制城市設計,從整體平面和立體空間上統籌城市建築佈局、協調城市景觀風貌,體現地域特徵、民族特色和時代風貌,有效維護延續了杭州獨有的山水融城風貌,避免了“千城一面”。

當下,隨着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重構,杭州對總體城市設計進行了補充完善,爲實現國土空間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重要技術支撐。

“此次規劃應對全域全要素、全過程、數字化等新要求,規劃範圍立足十城區、輻射全市域。”市規劃資源局編制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形成的“草案”,聚焦大山水特色風貌塑造、關注公共活力空間營造、落實空間數字化治理,從宏觀層面對國土空間城市風貌特色、自然山水格局、城市形態格局、公共空間體系等問題進行整體研究和統籌設計,提出了具體的創新構想。

“在提煉市域和市區的風貌格局方面,強調城融山水。”市規劃院團隊指出,此次“草案”修編注重傳承城市與山水、文化融合的整體意象和空間脈絡,彰顯山水城市意象。

依託“江、湖、山、林、渚、灘、田”等本底資源,“草案”提出構建“一江映三景,兩脈築生境,八楔匯杭城”的市域整體風貌骨架,以及“五湖四水一江潮,兩脈青山半入城,三軸匯心領錢塘,十景秀色映城郭”的十區風貌格局。

同時,此次編制強化山水營城實踐和人本空間營造。

放眼全市域,規劃人員在“草案”中將杭州的景觀風貌提煉爲城湖合璧、溼地幽野、江海潮湧、江湖錦繡等十個特色文化場景,“各行政區可在分區城市設計中圍繞相應場景進行風貌塑造,使場景意境更加彰顯。”

值得一提的是,“草案”基於對杭州地理特徵和文化的研究,首次梳理總結杭州鄉村建築羣體意象及鄉村地區整體空間肌理形態與特徵,分類提出聚落形態、公共空間、街巷空間、自然界面、杭派建築風貌等引導要求,強化對水鄉意象區與山居意象區“江南韻”“杭州味”的風貌引導,使鄉村韻味再提煉、再彰顯。

完善城鄉一體、三生融合的山水城市風貌保護大框架

延續“詩畫江南、風雅錢塘、創新天堂”風貌內涵

在諸多創新變化之外,“草案”也有一些“不變”。

“在上一版城市總設中,我們結合杭州的史地空間格局系列研究,着重從山水、人文和發展三個維度,對杭州的城市風貌特色進行提煉總結。”市規劃資源局編制中心相關負責人指出,此次“草案”編制過程中,規劃人員和專家團隊經多次研究討論,明確將延續“詩畫江南、風雅錢塘、創新天堂”的風貌內涵。

爲了更好地延續這份“不變”,“草案”提出了一系列可執行、可操作的技術手法。

規劃人員介紹,爲保障城市風貌定位的實現,建立城鄉一體、三生融合的山水城市風貌保護大框架,“草案”進一步劃定城市風貌管控重點地區,明確“點、線、面”特色風貌要素進行管控。

對西湖、良渚、大運河“三世遺”等文化景觀地區,錢塘江海塘、鐵路、古道等線性空間,山邊、水邊和快速路等重要界面,城市突出地標相關主要視覺廊道,以及各類公共空間、商業節點等,明確管控範圍並提出建築形態、色彩等要素的管控與引導要求,讓“整體大美、浙江氣質、杭州意向”充分呈現。

爲了推進相關管控落地,規劃團隊以行政區爲單位,編制“一區一圖則”,明確各區的風貌管控重點,並提出風貌引導和底線管控要求,爲分區城市設計及控規編制提供技術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此輪城市設計還銜接杭州空間智治平臺,梳理了自上向下的傳導邏輯,強化總體城市設計的可實施性。

“未來,通過將具體規劃參數、圖層輸入空間智治平臺,‘草案’中劃分的重點地區、提出的管控要求,都將一目瞭然地落在平臺上。”市規劃資源局相關負責人指出,從規劃編制到審批,都將進一步清晰對城市新增建設及有機更新活動的管理,形成城鄉風貌管理閉環。

當前,隨着“草案”出爐,杭州正着眼全域國土空間一體化的新要求,將視野進一步從城區擴大至鄉村,將視角從城市與建築轉向山水林田湖草城鎮村的整體協同,加快提升城鄉融合、三生融合、人境和諧、整體大美的國土空間品質的探索步伐……

此次“草案”公示將持續至9月13日,在此期間,市民朋友可以登錄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網站(http://ghzy.hangzhou.gov.cn/)、杭州規劃一點通平臺(支付寶或微信掃碼進入一點通—我來參與—規劃公示模塊)查看,掃描調查問卷二維碼提交你的寶貴意見與建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