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各地已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47万亿元。相较6月底的发行规模,可以看出,新增专项债发行已接近尾声,发行规模环比明显缩量。

按照“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的要求,目前,2022年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已基本发行完毕。下一阶段,如何用足用好专项债限额,加快资金使用,持续带动有效投资,是下半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也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所在。

在中诚信国际研究院副院长袁海霞看来,年内需持续加快专项债资金使用,落实落细常态化监管政策,尽快推动形成实物工作量,进一步提升政府“债务—资产”转化效率;同时,还应关注混合融资模式加速推进中项目合作方信用风险以及新基建、中小银行等领域项目收益能力及融资风险,警惕风险外溢及共振。

专项债发行节奏前置

今年以来,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以及稳增长诉求下,地方债尤其是专项债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着力点,被多次强调“早发行、早使用”,专项债资金的下达成为支撑基建投资增速维持高位的重要举措。

在此背景下,2022年上半年,专项债发行节奏明显前置,发行规模创历史新高。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新增专项债共发行3.41万亿元,占今年已下达的3.45万亿元专项债发行额度的99%,发行任务完成情况较以往年度大大提前。其中,仅6月份,便发行新增专项债1.37万亿元,创单月发行规模历史新高,充分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的要求。

进入下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量显著缩量,全年限额已接近尾声。Wind数据统计显示,7月份,地方债共计发行4063.09亿元,同比下降38.14%。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612.97亿元,同比下降81.99%,发行规模显著回落。新增专项债年内累计发行3.47万亿元,已完成全年3.65万亿元限额的95%。

从落地情况来看,已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共支持超过2.61万个项目,其中,在建项目约1.44万个,新建项目约1.17万个。根据财政部此前要求,各地将专项债券资金优先用于支持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项目,坚决不“撒胡椒面”。

当前,今年新增专项债额度剩余0.18万亿元。此外,据中诚信国际测算,今年偿还到期债券本金的再融资地方债或发行2.66万亿元左右,年内尚有再融资地方债1.65万亿元、再融资专项债0.72万亿元待发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根据财政部要求,今年新增专项债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应关注8月底前专项债项目落地情况,专项债发行高峰已过,预计接下来再融资债券或将成为供给主力,通过合理的借新还旧以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到期压力。

持续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今年以来,稳增长、促基建政策频出,新增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靠前,支持范围也根据宏观形势进一步调整优化,在已有9大领域的基础上继续拓宽,重点支持“两新一重”领域的同时,市政及产业园、民生占比也有所抬升。

根据7月27日财政部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新增专项债券主要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具体规模分别为4797.53亿元、2652.68亿元及2246.83亿元,占当月新增专项债发行约35.02%、19.36%及16.40%。

袁海霞表示,根据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需要,专项债依然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领域建设,其中,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工程仍维持主要地位,并将新基建、新能源等增后劲、上水平项目纳入支持范围,同时重启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用途,助力稳增长的同时更全面地发挥稳企业、调结构的作用。

与此同时,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据统计,截至6月末,今年以来,各地已安排超过2400亿元专项债用作重大项目资本金,远超过2019年全年的68亿元。同时,据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兼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宋其超此前介绍,今年上半年,专项债券项目市场化配套融资超过5300亿元,对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有效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龙小燕表示,利用专项债券撬动市场化融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体现出宏观政策不仅在逆周期调节上发力,也预留了跨周期调节政策空间,为下一步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用好用足专项债资金

当前,新增专项债已基本发行完毕,但这并不等于专项债资金已全部投入项目使用完毕。据申万宏源首席债券分析师孟祥娟测算,6月份专项债下拨规模占净发行比例为83%,意味着专项债虽然已经发行完毕,但是并没有全部拨付使用,仍有部分留在账上,规模大约为6000亿元左右。

7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在业内专家看来,如何加快专项债资金使用,提升“债务—资产”转化效率是下阶段的发力点。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认为,“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旨在通过政府投资拉动有效需求;相比特别国债和提前使用明年额度,“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也应更符合“不预支未来”的政策初衷。

中诚信国际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今年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已基本发行完毕,理论上可撬动超5万亿元的基建投资,但实际撬动水平仍受领域投向、配套资金到位情况、项目建设进度等限制。在“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的要求下年内或将有专项债增发,叠加专项债额度“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的目标,预计各地将持续出台政策督促专项债使用和项目落地,并继续落实各项常态化管理措施。

宋其超曾表示,下半年,将继续做好对地方的工作指导,督促各地做好专项债券发行收尾工作;督促地方及时拨付专项债券资金,压实项目单位责任,推动专项债券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展望下半年,业内专家认为,基建、棚改或仍是后续限额使用的两大主要方向。“作为传统的拉动内需的手段,基建在下半年仍将发力,专项债资金将配合此前的8000亿元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额度以及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共同增强基建投资、进而拉动有效需求。”熊园表示,此外,今年房地产景气度持续低迷,通过专项债限额适当刺激棚改,应有助于稳地产、稳预期、避免地产“硬着陆”。

8月15日,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中国1月至7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7.4%,较前值加快0.3个百分点。据东方金诚测算,7月单月不含电力的基建投资增速升至9.1%,较上月加快0.9个百分点。

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看来,支撑当前基建投资提速的主要原因是资金和项目制约因素全面缓解,明确显示出当前宏观政策仍聚焦稳增长取向。展望未来,伴随政策性金融工具开始发力,专项债资金支持项目逐步形成实物工作量,8月基建投资将延续提速态势。

责任编辑:吴剑 SF03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