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來源:20社

作者 | 賈陽

港股市場再一次演示了“信心崩潰”會是什麼樣。

8 月 16 日下午,一則“騰訊要清倉式減持美團”的消息在市場蔓延,減持規模大致爲 243 億美元(約合 1650 億人民幣)約佔美團總髮行股數的 17%。美團股票隨即閃崩,單日跌幅一度超過 12%,市值跌破萬億。騰訊投資的其他公司,包括快手、嗶哩嗶哩、微盟、有贊也有不同幅度的下跌。

對此傳聞,騰訊回應稱,不予置評。隨後36氪援引一位接近騰訊的“知情人士”稱,沒有計劃出售美團股份。而後,騰訊集團市場與公關部總經理張軍在朋友圈轉發了這則知情人士的闢謠截圖,稱外媒“亂傳”。

騰訊應該不會這樣砸盤式減持,市場不是不懂這個道理。而且,如果只考慮公司本身的資質,即使減持是真,其實也完全沒有必要這麼恐慌。

從減持東南亞電商遊戲巨頭 SEA 開始,騰訊就逐步開始了對其“半條命”進行變現。這種變現,有很大程度上是對反壟斷監管的主動靠攏,而並非對被投公司業績和商業模式的看空。

以京東爲例,去年 12 月,騰訊以派息的形式減持了價值 164 億美元的京東股份,對京東持股比例由 17% 降至 2.3%,不再是第一大股東,同時騰訊總裁劉熾平也卸任京東董事。

但剝離資本層面的強綁定之後,雙方的業務合作仍然緊密。2022 年 6 月 29 日京東在港交所公告稱,已與騰訊控股有限公司重續戰略合作協議,爲期三年。

從騰訊以往的“變現”行爲中,我們可以看到,騰訊不太會直接“砸盤”。而且騰訊持股份額之大,一旦大規模減持也很難在二級市場零散交易中找到對手盤。減持京東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對市場的衝擊。

今年 8 月初,騰訊連續 3 天減持華誼兄弟,方式是大宗交易和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持有華誼股份比例從約 7.94% 下降至 4.99%。華誼兄弟的股價此後並未受到減持衝擊,反而有所上漲。

但今天這種恐慌卻是實實在在籠罩在所有中概股投資者頭頂的,無法忽視。

這種“火燒連營”式的恐慌下跌,幾乎是 2020 年“永動機”邏輯的全面反轉。

還記得當時投資者們的調侃嗎?2020 年三季報,理想汽車在二級市場被追逐暴漲,美團因持有理想汽車股票而利潤大漲,百勝中國因持有美團股票利潤翻倍。“只要百勝中國和美團買幾輛理想汽車,就可以完美地實現永動機閉環。”

層層持股,實業端的銷量被槓桿式放大,體現在上市公司的市值上。這其實是當時樂觀主義的一種極端情境。

當時的邏輯是,投資者們願意押注互聯網、押注未來科技,並對未來的市場增長進行 DCF 估值(Discounted Cash Flow),也就是用預期公司未來能賺到的錢,來衡量其當下的價值。

互聯網公司的互相持股,更增強了對標的價值的確認。

騰訊作爲中國互聯網最大、增長最快的公司之一,還通過投資,共享了整個中國互聯網的增長紅利。用騰訊投資併購部總經理李朝暉此前的話說,“基於業務平臺進行資本連接,不僅讓騰訊收穫了朋友,也讓我們自身在社交、支付、雲等領域變得更強大。”

如果說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類似寬基指數,那麼騰訊就類似於一支中概互聯 etf 了。或許可以叫“中國互聯網共贏基金”。

但當下,人們擔心,騰訊這隻超級 etf 會持續減持它的重倉股。

而且據騰訊減持京東後的表態,“騰訊投資的主要戰略發展方向,就是去投資那些發展期的成長性企業。當被投資的企業,可以自己持續自籌資金了,就會選擇退出,並和股東分享收益”,騰訊列出了一個減持的標準——可以自己持續自籌資金。

那麼後續如果騰訊減持美團、拼多多、喜馬拉雅、嗶哩嗶哩、快手的股份,並不意外。而且按照騰訊之前的減持套路,目前最有可能的減持方式是找到接盤方之後,通過大宗交易等工具賣出。

那麼問題來了。騰訊的減持效應之所以這麼強烈,影響廣泛,對單個公司的預期影響其實是次要因素了。不如說是整個市場對未來的預期和信心,投資者們共識的故事又發生變化了。敘事經濟學中,理性人是不存在的,人們的決策往往被他們相信的故事所左右。這種共識敘事的影響甚至會超過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的預期。

現在的故事中,元素不斷加碼,除了已有的互聯網公司營收放緩、疫情管控影響利潤,最近又加上了中美資本市場脫鉤進一步,今天則是騰訊呼應“反對資本無需擴張”監管趨勢的減持傳聞……

除了需要對單個公司的理性判斷,或許市場當下更需要的是,有誰能來提供一個敘事的新變量?

 

責任編輯:李科峯 ST03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