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7月基建投資同比增長7.4%,高於上半年的7.1%,單月同比增速由6月的8.1%回升至9.1%。專家認爲,7月基建投資增速繼續加快,對經濟整體延續恢復態勢發揮了託底作用。

近段時間,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設立的3000億金融工具正在加緊投放。據證券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7月下旬開啓首筆投放以來,截至8月15日,農發行和國開行已分別至少完成185.44億元和268.31億元規模的資金投放,涉及項目合計至少116項。

國開行在7月底舉行年中黨建和經營工作會議部署下半年工作重點時就明確指出,要全力以赴確保信貸穩定增長,加快新增貸款額度投放,做好基礎設施基金投放運營各項工作,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同時,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等國有大行也紛紛跟進投放相關配套融資,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的撬動作用陸續顯效。

重點瞄準重大基礎設施項目

6月29日,國常會提出,人民銀行支持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分別設立金融工具,規模共3000億元,用於補充重大項目所需的資本金,引導金融機構加大配套融資支持。

7月21日,農發行表示,已於7月20日正式成立農發基礎設施基金有限公司,並且首筆農發基礎設施基金5億元當日已投放完畢——用於支持重慶市雲陽縣建全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

7月22日,國開行稱,出資13.07億元,支持山西省呼北國家高速公路山西離石至隰縣段工程項目和河南安陽豫東北機場項目,由此完成國開基礎設施基金有限公司成立後的首批投放。

進入8月,兩大政策性發展性銀行的資金投放節奏明顯加快。農發行數據顯示,截至8月12日,農發基礎設施基金投放達148.96億元,投放項目68個。據證券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僅8月13日、8月14日和8月15日3天,農發基礎設施基金就至少投放36.48億元,投放項目22個。

農發行有關負責人此前在農發基礎設施基金工作部署會議上表示,在基金投向上,要“確保項目質量,以國家級重大項目、央企項目優先,以水利、交通、農地類基礎設施項目優先。”目前來看,水利、水運、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冷鏈物流設施等領域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爲農發行的投放重點。

國發行方面,據證券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完成至少24個項目合計268.31億元的資金投放。

從資金投向看,相對傳統的公路、鐵路建設等基礎設施項目仍是國開行投放的重點領域。以國開行雲南分行的投放爲例,首筆規模達8.19億元的國開綜合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基金投向大理至攀枝花鐵路引入大理樞紐工程後,後續規模爲64.23億元和30.07億元的基礎設施基金又投向了新建重慶至昆明高速鐵路。

對於這種差異,有銀行內部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在具體選擇上,首先要嚴格框定在此前央行明確的三類重點項目:一是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明確的五大基礎設施重點領域,即交通水利能源等網絡型基礎設施、信息科技物流等產業升級基礎設施、地下管廊等城市基礎設施、高標準農田等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國家安全基礎設施;二是重大科技創新等領域;三是其他可由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投資的項目。在此基礎上,優先考慮未來現金流足以覆蓋成本的項目。因此,當前投放項目仍以鐵路、公路項目爲主,同時還有部分運河、港口項目等。

大行率先落地

基建配套融資

近期銀行業密集召開年中工作會議,部署下半年工作,其中,“穩增長”仍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重點。基礎設施建設作爲重點領域,也將迎來更進一步的信貸支持。

工商銀行指出,下半年要全力以赴服務穩增長。“進一步發揮大行引領作用,帶頭落實逆週期調節要求,高質量落實中央一攬子穩經濟政策,推動信貸投放同比多增、市場領先、既增又優,助力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

中信銀行也表示,下半年要將助力穩增長放在更突出位置,加大信貸投放力度。

光大銀行則明確指出,助力穩住經濟大盤,要聚焦關鍵領域、薄弱環節和重點戰略區域,統籌協調,優化結構,均衡發展。

更早以前,農業銀行提出,要落實落細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的一攬子政策措施,着力做好基礎設施重大項目、製造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信貸投放。

央行日前發佈《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同樣明確表示將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項目的支持力度,包括指導開發性政策性銀行加快項目儲備,“提高基礎設施領域的貸款投放能力。同時,通過銀團貸款、PPP模式等,撬動商業銀行和社會資金加大融資支持。”

目前來看,多家國有大行已率先落地基礎設施基金重大項目的配套融資支持。

8月8日,農業銀行宣佈,已於7月31日完成蘇臺高速項目1.32億元貸款投放,實現全國商業銀行首筆基礎設施基金項目配套融資;8月11日,建設銀行表示,已爲柯諸高速提供配套融資授信,併發放了首筆配套貸款7000萬元;8月12日,工商銀行稱,截至目前,已實現對基礎設施基金投資涉及的5個省、8個項目完成貸款審批金額近370億元,累計實現配套融資投放合計逾26億元。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預計,對於3000億金融工具而言,除了本身直接爲項目注資外,作爲項目資本金,還可以更大程度撬動市場資金,預計對社融增量可以貢獻0.3萬億~1.2萬億元。

國泰君安證券7月初發布的研報指出:“考慮到目前各行業資本金比率平均爲25%~30%,且此次資本金支持規定不能超過項目資本金的50%以及此次財政貼息期限爲2年,預計全面落地將在2年內實現,進而撬動年內投資資金增加約1萬億~1.2萬億元。”

基建增速料保持高位

國家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司司長羅國三在8月16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明確指出:“基礎設施投資增長勢頭較好。”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15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指出,1~7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19812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7.4%,連續三個月加快。

“支撐當前基建投資提速的主要原因是資金和項目制約因素全面緩解。”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說。

羅國三透露,近期發改委正抓緊篩選推薦備選項目,“項目篩選時注重投資有效性,不搞大水漫灌,優先支持基礎設施重點領域項目,支持‘十四五’規劃內的相關項目,支持前期工作成熟、三季度能夠儘快開工的項目,以儘快發揮作用。”

羅國三還表示,三季度,發改委將加快推動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建設實施,將對下一步投資增長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撰文指出,此前公佈的7月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回升2.6個百分點至59.2%,已升至去年9月以來最高水平。6月專項債發行完畢後需在8月底前使用完畢,政策性銀行新增信貸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基金陸續到位,共同推動各地加快基建投資速度。疊加去年同期基建受到汛情等影響基數偏低,共同推升今年基建投資增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