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民服務是銀行業現在的一個新熱點。”一位大行人士如是說。

今年以來,新市民羣體成爲銀行拓展金融服務的重要錨點。證券時報記者觀察到,近期有多家銀行密集落地針對該羣體的金融服務方案。有的銀行加強了與互聯網平臺的合作,以覆蓋平臺內小商戶羣體的金融需求;有的銀行通過銀政合作,推出具有針對性的便民服務;有的銀行還上線了專門服務新市民羣體的貸款產品。

華東區一位銀行人士也肯定了這一情況。“今年我們一直在做關於新市民的金融服務,近一段時間監管部門更是予以鼓勵。”該人士說。

據統計,中國目前約有3億新市民。行業分析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金融機構服務新市民,有利於推動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助力穩經濟和共同富裕;同時,規模仍在不斷擴大的新市民羣體,也正成爲金融機構挖掘市場新需求與利潤增長點的重要抓手。

銀行精準服務新市民

從證券時報記者多方調查的情況來看,近期多家銀行出臺的新市民金融服務方案,與其原有的普惠金融、消費金融業務既有重合的地方,也有不同之處,其特點是圍繞新市民這一特定羣體的金融需求展開,業務呈現細分化、差異化,體現銀行發力的精準度。

8月11日,福建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叢林在銀保監會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新市民羣體存在共性特點,即可抵押資產在輸出地,而貸款需求在輸入地,針對這一羣體的金融服務面臨抵押物空間錯配、信用不足的困境。

基於此,就需要金融機構從輸入地和輸出地雙向發力,以輸入地機構爲主辦行,輸出地機構爲協辦行,主辦行牽頭開展貸前調查、審查審批、貸款發放和貸後管理,協辦行協助辦理背景調查、抵質押登記和風險處置,主辦行與協辦行分工協作、分享收益、分擔風險。

叢林表示,福建轄區的部分機構已落地實踐了這一模式,比如郵儲銀行福建省分行的“新市民貸”已累計授信8.1億元。基於這一項業務分析,金融機構服務新市民羣體所需要的創新性和精準度已可見一斑。

今年以來,金融機構推出的服務方案也強化了新市民羣體特點的針對性,並進行精準發力。例如,浦發銀行推出簡易開戶服務,對於暫不能提供輔助證明材料的客戶,可先開立較低轉賬限額的賬戶,以供日常基礎結算使用;光大銀行則定製發行了農民工“衆匠”主題卡等卡種,提供包括減免工本費、掛失費、手續費等在內的五大優惠政策。

不少銀行還在一些新市民活躍的城市轄區精準發力。比如,交通銀行青島分行在新市民金融服務方面開展人才公寓租賃貸款合作,截至7月末,相關項目授信總額達1.6億元。

上海銀行也於近日正式對外發布“美好生活,有你更美”的行動計劃,圍繞新市民創業就業、住房安居、教育生活、醫療保險、養老防老的全生命週期需求提供金融服務。截至目前,該行創業擔保貸款餘額爲1.99億元,服務小微企業客戶達157戶,已爲新市民提供1.11億元融資服務,後續將配套新市民專屬創業擔保貸、信用快貸等產品。

“新市民需求衆多,場景複雜,產品設計個性化要求高,成本控制難度大……面對這樣的羣體,普惠金融需要更積極、更精準地爲新市民提供差異化服務。”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級研究員程瑞近期發文表示。

多方合作共解信貸難題

“新市民金融在某種意義上是讓金融機構降低准入門檻。”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說。

“由於部分新市民存在信用資質偏低,工作穩定性不足,缺乏必要抵押品,業務小而散等情況,難以滿足傳統銀行信貸和風控要求,這就需要銀行重塑內部的業務流程。”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也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今年以來,在監管部門推動下,多家銀行選擇通過銀政合作、銀企合作來彌補短板,不斷拓展覆蓋新市民的金融服務場景。

例如,光大銀行等金融機構聯合美團共同發起了新市民小微生意支持計劃,通過數字平臺的數據積累、場景流量支撐,爲特色小喫產業提供包括不少於100億元無抵押優惠利率貸款額度在內的金融服務,首期上線了沙縣小喫專項服務。

在銀政合作方面,中國銀行加強與雲南、黑龍江、河北等地醫保局的合作,開立異地就醫費用結算專戶,便利備案新市民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交通銀行大連分行則聯合大連市醫保局,將信用就醫服務延伸至住院場景,建立“先診療後結算、住院免押金”的“醫後付”模式。

此外,針對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建設銀行聯接整合政府部門、總包、勞務公司、農民工等多方資源和數據,創新推出“民工惠”產品,目前累計投放32億元,服務農民工31.5萬人次。

“新市民的金融服務需要多部門聯合協同發力。”叢林在前述新聞發佈會上也表示,“近期我們也正在聯合多個部門進一步完善工作措施,推動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機制、風險補償機制,用好金融工具,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務的均等性和便利度,助力新市民在城市安居樂業。”

政策層面接連支持引導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以來,不少銀行就把“新市民”相關業務納入主要工作中。在這背後,是政策端一連串的鼓勵、支持與引導。

今年3月份,央行與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於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不僅明確了新市民的內涵範圍,還針對新市民在創業、就業、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重點領域的金融需求,鼓勵引導銀行保險機構積極做好與現有支持政策的銜接,結合地方實際,因地制宜強化產品和服務創新,高質量擴大金融供給,提升金融服務的均等性和便利度。

4月18日,央行、外匯局在印發的《關於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的通知》中,特別提到要“加強對重點消費領域和新市民羣體的金融服務”。

6月10日,銀保監會公佈《關於銀行業保險業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有關情況的通報》,對於今年上半年銀保機構涉及的服務進行總結與情況通報。其中,不同地區的多家銀行機構被點名,例如農業銀行、交通銀行等結合地方政策,將新市民納入創業擔保貸款支持範圍,強化對新市民創業就業的金融支持。目前,上述兩家機構已分別發放39.4億元、2.58億元創業擔保貸款,支持3.29萬戶、0.15萬戶新市民創業。

值得一提的是,已經有22個銀保監局細化了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的具體政策。7月21日,中國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已有1798家銀行保險機構共計2.88萬個金融產品覆蓋了新市民。

此外,各地方金融監管部門也正加大對新市民羣體相關金融產品創新力度的支持與引導。近日,河北銀保監局、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河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聯合發文,打造面向新市民創業者的新型供應鏈金融產品,將上下游採購、支付情況納入綜合授信評級模型,持續優化新市民信用評級體系。

北京銀保監局根據新市民從事科技創新、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和物流、家政等服務行業的“兩頭集中”特徵,推動將外地在京創業人員納入創業擔保貸款扶持範圍,一季度末創業擔保貸款同比增長超10倍。

新市民金融需求空間大

一位銀行從業人士認爲,新市民羣體具有一定的規模,需要引起金融服務機構的重視;同時,他們也是城市建設中不可忽視的力量,“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從農村來到城市就業,無論是租房買房、子女教育還是融資創業等方面的金融需求都十分廣泛”。

根據銀保監會口徑,新市民主要是指因本人創業就業、子女上學、投靠子女等原因來到城鎮常住,未獲得當地戶籍或獲得當地戶籍不滿三年的各類羣體。統計顯示,當前我國的新市民規模已經多達3億人,而且這一規模還在日益壯大,與之配套的金融服務方案亟待落地與實踐。

“目前,不少銀行在積極推動新市民金融,主要是推動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助力共同富裕。”周茂華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另一方面,銀行也是在挖掘市場新需求與利潤增長點。”

他認爲,推動新市民金融服務,就是推動金融機構增強高質量金融供給能力,提升風控與經營水平,尤其由於部分新市民羣體難以滿足傳統銀行信貸和風控要求,這就需要銀行重塑內部的業務流程,創新金融產品,有效滿足新市民的金融服務需求。

“銀行可以引入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據信息技術,輔助銀行提升經營與風控能力。同時,國內需要加快完善數據平臺建設,進一步推進徵信體系建設。”周茂華建議。

程瑞還在前述的發文中進一步表示,在新市民信貸服務中,基於其成員多、工作範圍廣、地址變動多等特點,政府相關部門、徵信機構、金融機構可共建以場景爲核心的徵信數據體系。

具體來看,政府可以從“商戶”和“客戶”雙視角,基於場景消費歸集多維數據;徵信機構刻畫更爲全面的用戶“信用畫像”,豐富標籤數據;金融機構從前後地址、工作及居住時長等特殊視角進行風險評判,匹配客戶身份信息的交叉認證,可幫助無法提供固定工作、收入證明的“白戶新市民”完成授信,實現消費型或經營型小額融資需求。

“金融機構服務下沉不等於風控降級,信貸資源不能變成消費陷阱。如何做好風控、探索差異化服務,也成爲銀行在實踐新市民金融的過程中需要完成的一項課題。”前述業內人士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