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德國工業巨頭博世的中國投資路

成立至今100餘年,博世仍沒有上市,這是一家一向低調的企業。但近期,博世集團旗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博世創投”)在中國投資頻頻,還在今年新設立一期總金額約17億人民幣(2.5億歐元)的創投基金。

中國是博世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2021年貢獻了超1200億的銷售規模,自然而然也關注對中國市場的投資。目前,包括易來科得在內,博世創投已在國內投資了10家高科技初創企業,覆蓋了自動化、智能製造、人工智能和半導體等產業鏈上下游。

透過博世的投資動向,可以觀察到外企眼中,國內產業鏈高精尖的未來。

以投資促發展

1886年成立於德國,博世目前在全球60多個地區擁有約400多家公司和40萬名員工,在2021年其營收規模達5433億人民幣(787億歐元)。博世是一家技術型企業,且在產業深耕逾百年,對上下游新技術的嗅覺是敏銳的。“作爲放眼全球的投資者,我們是創業領域的一員,需要時刻關注市場,尋覓下一個足以顛覆市場格局的創新技術。”博世創投投資合夥人孫曉光表示。

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是博世集團最大的業務板塊,2021年該業務板塊銷售額達453億歐元,佔集團總銷售額的58%。世界上的整車企業幾乎都用過博世製造的零部件產品,博世的汽車底盤系統、能源與車身系統等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除了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博世在電動工具、家電產品等領域也有涉及。在官網,博世介紹其業務範圍包括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工業技術、消費品和能源及建築技術產業四大門類。

“我們在汽車等行業取得優勢的原因之一,是在創新領域的持續投資。”孫曉光介紹,博世不同於上市公司,在做決議時,除了投資回報,也非常重視一項投資長期而言對公司的意義。據瞭解,2021年,博世集團研發投入達61億歐元。

僅依靠內部研發創新遠遠不夠,尤其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時代來臨後,技術迭代加速,通過投資、併購初創企業匯入新鮮血液成爲快速迭代成長的方式之一。

博世創投是歐洲最大的企業投資者之一,成立於2008年,專注於投資科技型初創企業,主要活躍在人工智能、智能製造、半導體、先進計算、量子計算和工業物聯網等領域,投資組合涵蓋50多家公司。博世創投此前在全球佈局了多家後來頗爲知名的技術性公司,包括無人駕駛公司Almotive、量子計算公司IonQ、AI芯片Graphcore、工業物聯網IOTA等。

“博世一直是一個非常注重投資的公司。”自動駕駛初創企業主線科技投融資總監張若琦對第一財經表示,博世的基因裏就有投資,在100多年的發展歷史中,不少項目是通過投資或者併購的方式加入其主業中的。

儘管當下商業環境充滿挑戰,博世仍在加碼本財年的創業投資資金,在今年6月新設立了一支總金額達17億人民幣(2.5億歐元)的基金,這是博世創投第五期基金。

此前博世創投曾表示,博世創投對經濟週期並不看重,而是認準大趨勢和行業,CVC(企業風險投資基金)的優勢是長期投資,這可能與資本寒冬有一定脫鉤。

“博世是一個典型的CVC戰投,CVC其實主要還是幫助企業橫向或者縱向做自己的主營業務,投資回報可能不是他們最關注的點。”張若琦對第一財經表示,CVC首先是關注企業自身中長期的戰略,看產業裏哪些資源是自己沒有的,就通過合作或投資、併購納入業務線。

搶佔智能化先機

百年巨頭也有小煩惱。

在近日《財富》發佈的2022世界500強排名中,博世從去年的98位退居108位,在2018年其曾排到第75位。對博世來說,業務需要轉型以跟上產業進化,更需要提前佈局新技術以搶佔先機。

在燃油車時代,博世的硬件在汽車產業鏈中擁有強大話語權,但汽車智能化浪潮下,智能駕駛等軟件更被看重。新的供應鏈關係之下,博世需要在保持硬件優勢的基礎上,着眼於更多的軟件和服務業務,正如其集團願景那樣——變成不可替代的、既做硬件又做軟件及服務的科技巨頭。

博世創投發言人曾在2020年對媒體表示,博世會去投可能未來3-5年大家看不清楚,但是有可能一下就改變格局的公司。博世創投的任務是替集團做生態,在投資裏博世不一定要佔很多股,主要是和被投初創企業有綁定的血緣關係,交一些朋友,壯大博世整體力量。

博世可以助力企業的量產交付。“博世的研發能力、生產製造能力和量產交付能力非常強,一些小公司可能沒有批量化的能力,博世可以通過對外投資、合作的方式,把一些好的想法和技術加入到自己量產交付能力裏面來。”張若琦對第一財經表示。

張若琦認爲,在戰投模式方面,博世和公衆熟知的騰訊有相似性,一方面,企業整體投資佈局與生態戰略意圖緊密相連,另一方面,“騰訊有自己的流量,投企業後可以將流量給到這些公司,其實博世也類似,投了某個企業之後可以基於自己的量產能力與這些公司合作。”

對於被投企業來說,博世也可以和其在產業鏈上相互合作,以促進新技術的落地。

博世和主線科技目前正在聯合推進高速幹線無人卡車的落地,相對目前已商業化落地的港口無人集卡賽道來說,這是一個更大規模的、接近幾萬億的賽道。

張若琦透露,行業預期大概在2025年能取消高速上的安全員,實現真正高速幹線卡車的無人化落地。

除了合作開發及幫助企業量產交付,基於在工業領域的積累,博世還可以爲初創企業指導方向並提供資源。孫曉光表示,作爲創投基金,博世創投可以對科技創業公司在很多方面,比如修正戰略、開拓市場、技術信息、融資等提供幫助。

對產業鏈上的企業來說,拿到博世的投資無異於拿到快速通行證。

持續在華投資

中國是博世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目前已經在國內投資了十餘家物聯網、自動駕駛、智能製造等領域的初創企業。

就在8月,博世創投宣佈完成對蘇州易來科得科技有限公司的數千萬元A輪投資。易來科得成立於2019年,專注於新能源電池產業的數字化工具及解決方案。“易來科得不僅通過數字化電芯設計工具顯著提升電池研發速度、降低開發成本,還將帶動上游電池材料、工藝設備至下游新能源汽車、儲能等領域的高效、高質發展。”孫曉光表示。

倒回到2018年之前,博世創投的投資重點更多分佈在德國、美國和以色列等地區。直到2018年,博世創投正式在中國設立辦公室,將其作爲一個重點地區去尋找投資標的。

“成立10年後進入中國市場可能有點晚,但還不是最晚。”博世創投管理合夥人Ingo Ramesohl在2019年對媒體表示,過去,往往是將國外最尖端的技術引進到中國,然後轉化成生產力、轉化成市場。但最近幾年,中國會有本土產出的最高精尖的技術。

博世創投判斷,投資中國技術型創新公司的時機來了。

博世目前在國內投資了專注智能製造的鎂伽機器人、做導航定位的華大北斗、做車聯網的四維智聯、製造設備和過程數字化的錙雲科技,以及自動駕駛領域的主線科技、馭勢科技、文遠知行、Momenta、禾賽科技等。

每年博世創投會對2000多家初創企業進行審覈,其中只有約100家企業能夠成功進入候選名單。最終,全球只有6到10家企業能得到博世創投的風險投資,及其背後的技術和運營支持。

經過博世認證的這些本土企業,都不乏亮點,這些企業都成立於2016-2018年,致力於推動本土科技創新,創始人團隊都擁有或名校或海歸或名企背景,並且都有可落地的專利技術、具體明確的商業化前景,有着風險資本加持。

其中,主線科技創立於2017年,聚焦卡車的自動駕駛,創始人兼CEO張天雷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博士,師從李德毅院士,此前曾任職於百度Apollo,擁有10餘年無人駕駛領域研究經驗。

在2019年主線科技A+輪融資時博世就已進入投資,對於其投資邏輯,博世曾表示,主要基於主線科技的落地場景較爲明確。

除了專注於做無人卡車的主線科技,博世在其他場景裏也有投資佈局,如在機場裏與馭勢科技合作。在乘用車領域,博世今年5月宣佈戰略投資文遠之行,助力L2-L3級乘用車自動駕駛落地,與通過創投基金投資初創企業不同,這是博世智能駕駛與控制業務層面的投資。

文遠知行表示,其在工程化、量產化的經驗不足,而博世最強的正是工程化、量產化、集成 化、品控、流程把控、對接車廠與適配等方面,因此雙方可以強強聯合,攜手推出一款高質量、安全穩定、適合市場需求的高階智能駕駛系統。

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曾表示,未來十年中國產業投資將強勁增長,基於對產業升級和供應鏈安全的考慮,投資將是博世集團在中國拓展業務的一個重要手段,博原資本的成立無疑將會使得博世在中國深度科技領域的投資更加高效和靈活。

孫曉光表示,無論是從規模還是發展階段來說,中國市場都大有機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