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實錄|駐美大使秦剛接受美媒聯合採訪 涉及中美關係、臺灣問題等

新京報訊 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官微消息,8月16日,秦剛大使在華盛頓接受路透社、美聯社、彭博社、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紐約客》、《國會山報》、POLITICO、AXIOS、“防務一號”等美國主流媒體聯合採訪,就中美關係、臺灣問題、涉港問題、中國外交等回答了記者的提問。答問實錄如下:

羅金(《華盛頓郵報》):大使,感謝您今天跟我們交流。您的同事中國駐法國大使最近在兩個場合都談到了,中國政府正計劃在統一後對臺灣人民進行“再教育”。您能解釋一下這指的是什麼嗎?什麼樣的“再教育”,是香港那樣的,還是新疆、西藏那樣的?

秦大使:我不太清楚駐法大使是在什麼情況和語境下作出有關表態的。但我的理解是海峽兩岸都是中國人,兩岸同屬一箇中國。我們要強化中華民族的身份認同。這應該是他想要表達的,當然我不能爲他代言。

羅金:我追問一下,您不久前發表在《華盛頓郵報》上的署名文章寫到還是要爭取和平統一,但看起來你們仍需要說服臺灣民衆自願迴歸中國。這方面工作進展如何?你們爭取臺灣民心民意的努力有進展嗎?會有效果嗎?

秦大使:事實上,過去幾年大陸方面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了大量努力,展現了善意。臺灣地域狹小、市場有限,自身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空間不大。臺灣的前途取決於與大陸實現統一。過去幾十年來,我們做了很多努力,現在有100萬臺灣同胞在大陸工作生活,他們過得很幸福,有開廠興業的,也有求學的。過去幾十年兩岸貿易額大幅增長到3200億美元,(去年)臺灣地區對大陸享有的貿易順差達1700億美元,大陸是臺灣地區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兩岸之間還有頻繁往來。這些都有助於增進相互瞭解。

羅金:那爲什麼臺灣人壓倒性地表示他們不想回歸?

秦大使:我們爭取和平統一,我們有這樣的願望,因爲和平統一最符合兩岸人民的利益。兩岸皆同胞,我們最不願意做的就是骨肉相殘。所以我們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前景。我們不承諾放棄非和平方式實現統一,這不是針對臺灣同胞,而是爲了遏制“臺獨”分裂勢力,防止外部勢力干涉。

實現統一以後,我們提出實行“一國兩制”。這對臺灣來說是最佳方案。“一國兩制”最早是爲了解決臺灣問題提出的構想,充分考慮了臺灣的現實,也有利於臺灣長期穩定繁榮。

關於“一國兩制”在臺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我們會充分吸收兩岸意見建議,會充分照顧到臺灣同胞的利益和感情。“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最具包容性的方案,是一個和平的方案、民主的方案、善意的方案、共贏的方案。兩岸制度不同,不是統一的障礙,更不是分裂的藉口。相信中國實現統一之後,“兩制”的臺灣方案會有更大空間和可能性。

克萊門斯(《國會山報》):大使,美方認爲中方利用佩洛西訪臺建立一種新常態,美方認爲是中方在升級局勢。美政府很多人對佩此訪持很大保留態度,政府內部對此看法分野。是哪個官員向您表示中方以此爲藉口改變現狀的?

秦大使:這不是什麼祕密。我記得上週五白宮國安會高官召開了記者吹風會,指責中方升級局勢並將此訪作爲藉口。

克萊門斯:那就是坎貝爾了。

秦大使:這是對媒體公開發布的。

林海(POLITICO):大使,在美國的密蘇里州、賓夕法尼亞州等地,“中國威脅”在政治話語體系中佔相當大的部分。此次解放軍對佩洛西訪臺的反應會加劇這一現象。你對“中國威脅”佔據(美國)中選話題有關切嗎?你對美國國會、選民有什麼話要說嗎,他們應該如何看待中國?謝謝。

秦大使:我擔任駐美大使已經一年了,感覺自己身處(美國對中國的)“威脅恐懼症”之中。中國被誤解誤判成美國的挑戰甚至威脅,確實就像你剛纔說的那樣。中美關係這麼重要的一組雙邊關係現在被(美對華的)恐懼驅動着,而不是被兩國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責任驅動。你從這個國家政客的言行中不難得出這個結論。但我要說的是,中國不是威脅,不是挑戰。中國的發展意圖就是爲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我們無意取代美國、破壞美國。我們無非想讓人民幸福生活罷了。我們需要一個和平、合作的外部環境特別是對美關係,以更好地聚焦國內建設。遺憾的是,我們的意圖被誤解了。我希望美方能擺脫“威脅恐懼症”,不要將美國的所有問題歸咎於中國。中美是不一樣的,誰都改變不了對方。但分歧不是進行無端指責的藉口,也不能爲那些瘋狂無理的言行開脫。我們不應讓分歧佔據中美關係舞臺的中心,不應由分歧定義中美關係。如果出於對中國的恐懼來處理中美關係,就會造成兩國關係緊張,而且是源源不斷的緊張,會使中美關係走上錯誤軌道,走向衝突對抗的危險方向。

凱利 (全國公共廣播電臺): 在華盛頓,很多人討論中國應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吸取什麼教訓。您能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隨着烏克蘭戰事發展,中方認識到了什麼?看到了與自身有相似之處還是不同之處?

秦大使:我不知道美國應從烏克蘭危機中吸取什麼教訓。中國不是烏危機的直接當事方,歷史上不是,現在也不是。大家都知道烏危機的根源。這場危機不是中烏之間的危機,中國不是北約成員。那爲什麼會發生危機呢?這有其複雜歷史和現實原因。俄羅斯的要求不是中國能滿足的。中國支持和平,從危機一開始就呼籲停火止戰,敦促各方通過外交談判尋求政治解決。我們沒有輸送任何武器彈藥,只向烏克蘭送去了睡袋、藥品等人道主義援助。如果說美國、北約或其他當事方要吸取任何教訓的話,那就是如何實現安全。一國追求自身安全不應以其他國家安全爲代價,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都應該得到重視。這不是零和遊戲,冷戰思維不是當今世界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

所以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議”,呼籲各國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我希望烏危機各方能最終坐到談判桌前,找到當前困境的解決方案,共同協商建設未來的安全框架。

伊格納修斯 (《華盛頓郵報》):大使先生,我想問您關於美中戰略穩定的問題。我記得您在阿斯彭論壇談到了兩國間穩定的重要性。去年 11 月,拜登總統在與習近平主席的視頻會晤中提議就美中這兩個核大國的戰略穩定舉行會談。但據我所知,儘管您在阿斯彭論壇提到,還有其他一些中方官員也提及,但相關會談並未實質上得到推進。現在美中因臺灣問題而明顯關係緊張,局勢危險。中方準備好進行對話了嗎?您預計習近平主席和拜登總統今年會見面討論這一問題和其他議題嗎?

秦大使:首先,關於可能舉行的元首峯會,我目前不知道,沒有相關信息可以提供。在戰略穩定方面,中方當然重視與美方保持穩定關係。作爲聯合國安理會“五常”成員,中美對世界和平與穩定負有共同責任。我們希望就此與美方進行溝通和對話。但我們理解的戰略穩定不僅是在軍事方面,也是在政治基礎上。這就像一座房子,要保持堅固穩定就需要堅實的基礎,國與國關係同樣如此。那麼中美關係的基礎是什麼?就是一箇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我們不能只談戰略穩定,而忽視雙邊關係的政治基礎。如果政治基礎特別是一箇中國原則遭到侵蝕、破壞,整個中美關係的大廈就會被撼動,這對兩國和世界都不利。

貝克特 (《華爾街日報》): 佩洛西訪臺後美中一些合作中止了,比如在氣候領域的合作。您認爲美方怎樣做才能重啓雙方合作呢?

秦大使:氣候變化方面的合作嗎?

貝克特:任何現在凍結的合作,怎樣才能改變現在的狀態?

秦大使:中方正採取反制措施。美方不應該感到驚訝,因爲訪問之前,我們一再警告美方,如果佩成行,將對兩國交流與合作造成嚴重後果。她還是去了,那麼我們言出必行。我們暫停了一些領域的對話、溝通與合作,包括暫停中美氣候變化商談。現在美國說,中國暫停氣候變化商談是在懲罰世界。但問題是,美國能代表世界嗎?

貝克特:那(美方)要怎麼做兩國合作才能重啓呢?

秦大使:我認爲,要重啓合作,美方應認真反思在臺灣問題上的所作所爲,認真反思什麼纔是真正的一箇中國原則,不要採取任何會導致緊張局勢升級的行爲。最近中國有人認爲美方會在政治上、軍事上採取更多行動,如果確實如此的話,將會引起新一輪緊張局勢,中方將不得不再次作出反應。

貝克特:您怎麼看(佩洛西訪臺)之後的美國會議員訪臺?

秦大使:我們從一開始就堅決反對。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反對美國會議員訪問臺灣,因爲這違反了一箇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違反了美不與臺灣發展官方關係的承諾。國會是美政府的一部分,不是獨立、不可控的,國會有義務遵守美國的外交政策。所以我們對馬基參議員訪臺十分不滿,表示堅決反對。有關做法是挑釁性的、無益的。

尼克梅耶(美聯社):美方表示將派遣軍艦通過臺灣海峽,這是他們在該地區定期開展的一項舉措。這是挑釁嗎?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秦大使:美方在這一地區做得太過了!美方2012年至今在臺灣海峽進行近100次過航,加劇緊張局勢,助長“臺獨”勢力囂張氣焰。正如你剛纔提到的,我們注意到美國軍方近日表示,他們將再次進行軍事演習或過航。在此我呼籲美國同事保持克制,不要使緊張局勢升級。如果美方採取任何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舉動,中方將作出反應。

巴倫(防務一號):對於美方要做些什麼來緩和緊張局勢,你談到了很多。但你能不能談談中方要做些什麼來改變美方的看法?正如您剛纔所說,對中國的恐懼在美政治話語體系中不斷上升。事實上,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表示,美國所有50個州都有涉中國人的間諜案件,包括間諜活動和商業竊密。在政治領域確實存在爭論,例如到底應該如何看待中國,能不能和中國做生意,應該何去何從?中方要做些什麼來讓更多美國人相信中國不是威脅,不必害怕中國,因爲他們已經聽了美情報、安全部門很多與此不同的說法。還有,正如之前記者提到,他們也看到在香港地區,中國廢除或強行結束了民主制度,強加了大陸的制度和意願。

秦大使:你們提到聯邦調查局局長指控中國從事間諜活動,這就是典型的“中國恐懼症”。中國在美國所有50個州開展間諜活動,你相信嗎?有證據嗎?不應把正常的交流交往錯當成間諜活動。這就是典型的“威脅恐懼症”,嚇唬人,恫嚇中國人、年輕人以及華人社區,也讓美國人不敢同中國做生意或開展人文交流。這些都是意識形態偏見驅動的。

你問到香港問題,我多說幾句。香港騷亂不是“一國兩制”的問題引起的,真正原因是一些反華勢力以人權、民主爲藉口,操弄“一國兩制”概念、破壞香港穩定繁榮。香港的動盪是一場分裂和反分裂的鬥爭。一些反華勢力在外部勢力的支持下,在香港製造混亂,給中國製造麻煩。他們要“兩制”不要“一國”,有些人在香港準備好英國、美國國旗,叫囂“兩國兩制”,要求“香港獨立”或迴歸英國殖民統治。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中央政府必須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香港的長期穩定繁榮。香港的動盪是暴力與反暴力、違法與執法的鬥爭。自2019年立法會修例風波以來,香港發生了嚴重暴力、破壞公物、縱火、阻礙交通、襲擊警察和平民等事件。一些極端分子甚至衝闖香港立法會大樓,造成的破壞和危險遠遠超過1月6日“衝闖國會山”事件,嚴重危害了香港安全、穩定、經濟、民主和民生。你可以在Youtube上搜索他們的暴行視頻,看了以後就會明白這無關民主,絕不是佩洛西所說的“美麗的風景線”。他們的行爲絕對是犯罪、是暴力。美國正在對1月6日“衝闖國會山”事件進行調查和清算。同樣,香港也不能容許這種暴力犯罪。

面對2019年的動盪,中央政府果斷實施香港國安法,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實行“愛國者治港”原則。我們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結果是香港實現了從亂到治的重大轉變,“一國兩制”回到了正確軌道。

我強調一下,這一轉變證明了,“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和派生於“一國”。質疑“一國兩制”是短視的。那些關於“一國兩制”的悲觀論調爲時過早,是註定要失敗的。我們相信在“一國兩制”架構下,香港將進入經濟社會蓬勃發展和治理完善的新時代。我剛看到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美國商人對香港的信心比去年增長了18%。

馬洛(彭博社):聖誕節之前我一直在香港工作。今天早上我聽到彭博社的一些同事說,香港的銀行現在提供困難補助以鼓勵人們赴港,因爲“清零”政策導致沒人想去香港。您能否談一下,這些措施將實施多久?我說的不僅是香港,而是整個中國。我們看到康多莉扎·賴斯在阿斯彭論壇上似乎在嘲笑中國的“清零”政策。有關政策開始打擊中國的政治聲譽。中國對民衆施加種種限制,沒有人願效仿中國。您認爲這些“清零”措施還將持續多久?您是否認爲這對中國在亞洲乃至世界上的地位和互聯互通造成任何負面影響?

秦大使:我不明白賴斯爲什麼嘲笑中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政策。就疫情而言,美國的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都是世界第一。她爲什麼嘲笑中國呢?考慮到中國的幅員和人口,我們的抗疫工作是成功的,是偉大的。你能看到,中國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很少,而且中國經濟正在恢復,復甦勢頭強勁。這是因爲中國政府和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爲中心,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一直在踐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我們的“動態清零”政策是動態的,不是死板的,我們將根據實際情況,特別是疫情蔓延的程度調整政策。這項政策保護了人民生命健康,穩住了中國經濟發展,維護了全球產供鏈穩定。如果中國疫情嚴重,那後果會是怎樣。在艱難時刻,中國還在爲包括美國在內的全世界各國製造和提供多樣化產品。當然,疫情給旅行和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困難,這在其他國家也一樣。這是可以理解的。中國也不例外。所以我們希望疫情能早日得到緩解,人們能迴歸正常生活,經濟活動和旅行也能恢復。中美兩國需要更多互動來增進兩國人民相互理解。

歐逸文(《紐約客》):我能再問一個關於統一臺灣時間表的問題嗎?習近平主席曾說過,不能讓這一問題一代一代傳下去。我很好奇,過去一兩年發生的事、美中關係狀態或更廣泛的世界局勢是否加速了這一時間表?最近有報道稱,美國一些人評估中國統一進程可能提速了,是這樣嗎?

秦大使:我不知道有什麼具體的時間表。但我知道我們有實現和平統一的願望和前景。這是14億多中國人民的願望。我們在日前發表的《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寫到,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着民族復興而解決。這就是前景,但我不知道有什麼時間表。我認爲有些人對此過度緊張了,有很多猜測,都是毫無根據的。

歐逸文:在統一的過程中,中國預期國際社會做何反應?是期望國際社會接受這一進展還是拒絕呢?中方準備好承擔後果了嗎?

秦大使:你指什麼後果?

歐逸文:例如,被其他國家孤立或跨國企業退出。

秦大使:他們爲什麼要孤立中國?

羅金:如果中方攻擊他們。

秦大使:這種假設不存在。首先,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其次,正如我前面提到的,我們願繼續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在“臺獨”分裂勢力及外部勢力干涉下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情況下,纔會採取非和平方式。不管怎樣,這純屬中國內政。

你提到了國際社會,已有181個國家基於一箇中國原則,同中方建立了外交關係。國際社會絕大多數國家都支持和接受一箇中國原則。在佩洛西竄訪臺灣問題上,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已經表達了堅持一箇中國原則立場的有力支持,佔全球人口80%。中國遵守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別的國家爲什麼因爲中國內政批評或孤立中國呢?這沒有任何法律和事實依據。

馬丁(路透社):我想追問一個關於美方穿越臺灣海峽的問題。我們相信美方會繼續對臺售武,就跟過去一樣。但佩洛西后時代,中方是否會對此採取較前些年更強有力的回應?

秦大使:過去幾年,美方違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1982年8月17日簽署的“八·一七公報”的承諾,向臺灣出售了很多武器。明天是“八·一七公報”簽署40週年。我們需要回顧歷史,現在有些人對歷史和法律毫無興趣,這就是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原因。我在此讀一下公報的原文,“美國政府聲明,它不尋求執行一項長期向臺灣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臺灣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數量上將不超過中美建交後近幾年供應的水平,它準備逐步減少它對臺灣的武器出售,並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的解決。”40年過去了,美方解決了這個問題嗎?沒有!我們沒有看到美方兌現自身承諾,反而看到美方還在繼續售臺武器,數量更多、性能更先進。這些都是白紙黑字寫在國際文件中,但美方從自身承諾上倒退了。我們當然要強烈反對美對臺售武,這就是美方在改變現狀,製造緊張局勢,阻撓我們實現和平統一的努力。

羅勒(AXIOS):我還有一個關於一國兩制的問題,你說中國人民壓倒性地對統一有強烈意願。你是否接受民調的結果,即目前臺灣民衆壓倒性地不希望被大陸統一,雖然中方有意改變這一狀況。你對此怎麼看?

秦大使:我要強調的是,無論大陸和臺灣的政治制度有多麼不同,兩岸同屬一箇中國的歷史事實從未改變也不會改變,兩岸都是中國人的事實從未改變也不會改變。兩岸同胞同根同源,歷史文化一脈相承,擁有共同的民族身份。當然,我們也充分認識到臺灣幾十年來一直與祖國分離,完全理解臺灣與大陸在政治和社會制度上的(差異),完全理解臺灣島上中國同胞的感情。所以我們制定了“一國兩制”基本方針,這是最具包容性的方案,充分尊重兩岸制度差異、現實情況和民衆感情,這體現的就是民主,在全球範圍內都是一項偉大創舉。你能想象美國能允許國內一個地方存在完全不同的政治和社會制度嗎?美國聯邦和地方有差異,但仍遵循一套政治社會制度。在臺灣問題上,我們對和平統一保持足夠的耐心和善意。統一後,臺灣現在的政治制度可以保留。“兩制”本身就是民主。

羅勒:這就引出了我的下一個問題。你說香港仍在實施“一國兩制”。

秦大使:是的。

羅勒:那麼是北京決定“兩制”,還是由臺灣決定?就香港而言,顯然是北京定義“兩制”。

秦大使:關於臺灣未來制度的解決方案將通過兩岸人民平等協商,這是一個民主的過程。在一箇中國原則基礎上,臺灣人民的利益和關切將得到充分考慮和照顧。當我們談論“一國兩制”時,請不要忘記“一國”是基礎和前提,不允許用“兩制”來否定“一國”這一基礎和前提。 沒有“一國”,何來“兩制”?

馬洛(彭博社):請問,您是否認爲“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對實行“兩制”有幫助?因爲香港國安法倉促實施,即使特區行政長官和其他高級官員在其實施前也沒有看到該法。對於我們這些在香港生活過的人,看到臺灣人民因爲香港發生的事情而對中國大陸改變了看法。我想很多臺灣人看到了香港發生的事情會說,我們不想遭遇同樣的經歷。你認爲類似香港國安法的法將來會適用於臺灣嗎?

秦大使:香港曾經被英國殖民統治了100年,人們自然需要時間來適應香港迴歸祖國的新現實。香港迴歸祖國已經25年。25年來,“一國兩制”在香港總體是成功的,雖然也經歷了一些起伏和曲折,特別是3年前的亂象。但我們總結了經驗並予以改進。我們正不斷完善“一國兩制”,確保香港的長治久安。我們在香港成功實踐“一國兩制”,將有助於臺灣同胞更好地理解“一國兩制”,更好地思考前途未來。

圖西(Politico):您的回應同中方談話要點基本一致,似乎沒有真正回答有關問題。這是標準的外交辭令。我只是好奇,作爲一名中國外交官,您真的覺得自己被賦予權力了嗎?你覺得中國外交部在中國政治體系中掌握權力嗎?您認爲未來幾年中國外交將走向何方?因爲如果美中發生衝突或成爲對手,或發生其他事件,外交將發揮什麼重要作用?你能談談中國外交的前景嗎?

秦大使:首先,我是中國大使,不是自由撰稿人(衆笑)。我代表中國政府的立場以及中國人民的意願。我想今天所說的實際上是有幫助的。我沒有散佈謊言或者虛假信息,更沒有嚇唬人。我只是告訴你事實和真相,也不是照本宣科,相信在座每個人都聽得很清楚。對於熱點問題,中方當然有發言要點,這跟美國白宮、國務院官員的做法是一樣的。但我對中方政策作了闡述。如果你的結論是我今天所談的都是外交辭令,那我真是浪費時間了。我真心希望今天在座的每個人都覺得這次談話是必要和有益的。依我看,我相信今天已提供了足夠多的信息。

中國外交的目標是與世界各國友好相處,更好地維護中國的利益。同時,中國外交還致力於維護全球和平、安全,促進共同發展。我本人和我的同事們願在中美人民之間架起一座座橋樑。我們不是來這邊侃侃而談或者說教的。在這個困難時刻,我願傾聽美國人民的心聲、同各界人士交流並瞭解他們的看法。比如:爲什麼中美關係現在走下坡路?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擺脫當前的困境?才能讓中美關係穩住並富有成果,確保雙邊關係不受恐懼籠罩,而是由共同利益所驅動。我需要美國人民的智慧和建議,然後消化吸收並向北京報告。這就是我的角色:是橋樑也是傾聽者,更是幫手。

圖西:所以請明確一點,你在未來某個時候會給我們每個人單獨採訪的機會。你想成爲一座橋樑,分享我們的智慧,當然我並不是說我們中的任何人能給你提供建議,但也許......

秦大使:隨時歡迎。

克萊門斯:大使,很多共和黨人對佩洛西訪臺表示讚賞,很多人預計共和黨可能在下次選舉後控制衆議院。你很可能會看到另一位共和黨籍的衆議長很快再次赴臺,也許是凱文·麥卡錫,也許是另一位領導人。中方將如何應對新的衆議長訪臺?

秦大使:我注意到佩洛西訪臺隊伍中沒有共和黨人。雖然正如你提到的,他們支持佩此訪。中方一直堅決反對美國國會議員訪臺。衆議長不是普通人,身份非常敏感、重要。衆議長訪臺違反了美方有關同臺灣保持非官方關係的承諾。但我無法回答假設性問題,所以讓我們拭目以待。中方一定會採取果斷行動,堅決捍衛主權和領土完整。我希望佩洛西成爲美國最後一位竄訪臺灣的衆議長。

記者們:謝謝大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