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產手機品牌在這熱辣的夏天接連不斷髮布新機時,很容易給人一種錯覺:越“拋頭露面”的品牌越能在出貨量、銷量、市場佔有率上拔得頭銜。

這些廠商不管是在營銷方面還是在發佈的產品方面,都陷入一種“裝備競賽”的怪圈,用各種5分鐘售罄,銷售額幾個億來造勢也成爲這些手機廠商新品發佈時的家常便飯,那他們的銷量究竟怎麼樣呢?

前端時間由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發佈的國內品牌前五大手機出貨量、市場份額、同比增長報告顯示:在第二季度全國智能手機出貨量下降14%,僅爲6770萬部這個背景下,榮耀仍然憑藉1310萬部的成績超越了其他品牌,成爲除了蘋果外唯一一個正增長的品牌,而市場佔有率也一度高達19.5%,相比2021年第二季度的8.8%市場份額同比增長88.6%。

這忽然讓我有那麼一刻覺得華爲缺失的市場這回真有了“繼任者”,在2017-2020期間,華爲曾經是前五名手機廠商中增速最快的,一度達到15.5%。

雖然榮耀和華爲都有極快的增長份額,但能夠“衝榜”到首位的原因卻大不相同。

華爲能夠登頂是因爲高端市場有Mate、P系列這樣足以可以和蘋果抗衡的安卓機皇,中端又有Nova這樣採用旗艦芯的守門員。而在生態方面,基本上是以“手機”作爲核心向外擴散,輻射到筆記本、智能音箱、智慧屏、甚至是空調、微波爐這樣的白電,追求的是在外人看來激進的硬件和強勢的互聯。硬件和互聯組成了華爲站穩高端市場的雙腿。

而榮耀這“悄無聲息”的登頂,就讓我產生了一個疑問,爲什麼榮耀能夠突破其他廠商重圍?

想要分析其中原因,就需要從2022年整體手機行業的價格區間來看,在對於國內2022年消費市場推斷中,GFK曾表示低端手機市場持續收縮,高端手機市場擴充但明顯放緩,中端價位手機則穩定增長。

“中端穩定則是因爲有部分消費者從低端向上消費升級,同時也有部分中端的消費者向上升級爲高端”GFK在報告中顯示。

而中端和入門手機市場或許是榮耀登頂的“流量密碼”。

這個市場沒有入門市場那種看起來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的爭奪,有的是品牌之間甚至品牌內部的“內耗”。

榮耀的內部“覺醒”和中端市場差異化

這幾天我在看《西部世界》,我對哪種方式可以促使AI覺醒這個話題非常感興趣,其實能夠促使覺醒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痛苦經歷。

榮耀經歷過一段“陣痛期”,記得當時在華爲出售榮耀後的一年時間裏,榮耀在當時並沒有拿得出手的產品。到2021年初對外宣佈獨立後,榮耀發佈了第一款產品V40,雖然當時憑藉出色的外觀設計、高素質屏幕贏得了一定口碑,但在覈心配置方面卻讓人大跌眼界:3599元起售,天璣1000處理器,這個價位用這個配置可謂是毫無亮點,網絡上對這款手機大家也是口誅筆伐。

這或許就解釋了榮耀在去年市場份額下降到8.8%的原因:缺乏產品力,在擅長的“中端市場”上慌了手腳。

隨後榮耀開啓了自救,首先趙明提出了:“用戶需求源於生活,重要的是如何逐漸形成一個科學的體系去收集和把它們提煉出來。”簡單來講就是利用線上平臺優勢以及線下銷售門店、工程師來和目標羣體交流,最終達成目的。

榮耀能夠在2022年第二季度做到出貨量和市場份額的“雙料冠軍”,有兩個原因。

其一,找到用戶核心“實用需求”

中端手機用戶需求和高端手機用戶需求可不一樣。

中端手機用戶看中的是顏值和穩定,兼備一定性能和影像能力。中端手機的價格普遍在3000元左右,這個價位段的手機現在也向着兩個方向發展:

  • 像榮耀這樣的強調外觀設計和影像拍攝的“體驗派”;
  • 小米這樣的強調性能的“性能派”。

對於榮耀來講,想要吸引中端市場更多的新用戶羣體,單單靠性能是沒有任何新引力的。於是我們在榮耀第二季度出貨量最大的榮耀60上看到了高顏值外觀、長續航表現以及穩定的使用體驗。但這款機器還是缺少“王炸”級別的功能。而接下來的榮耀70系列則通過挖掘影像玩法,比如逐漸火起來的vlog,讓這款手機成爲了“新一代vlog神器”。

據之前GFK推斷,高端手機市場雖然有放緩跡象,但並不代表各個廠商就不推高端旗艦了。就在別家都開始推大底主攝旗艦、摺疊屏時,榮耀似乎並沒有急於推出大量的旗艦更新迭代產品。 整個2022年只有Magic數字系列以及Magic V,這就說明構成榮耀衝榜的機型,並不是高端旗艦,而是中端和入門產品。

構成榮耀出貨量以及市場佔有率高的另一原因,是榮耀能夠做好“入門機”這個快被主流市場遺忘的市場,目前很多品牌其實並不會做“入門機”,頂多下探到中端級別。

對入門機有需求的用戶更需要流暢、續航強的產品,比如榮耀X系列:千元機的價格但採用了旗艦機中的GPU Turbo X這樣的高端技術。

榮耀產品線總裁方飛曾透露過一個具體數據:“同樣的芯片,榮耀可以做到比其他的廠家高出10%到15%的水平”。在旗艦手機硬件基礎上,榮耀通過自研GPU Turbo X、Link Turbo X、OS Turbo X等技術,以優異的調校能力打造更好的體驗。通過技術讓入門級手機得以流暢運行以及讓續航得到保障,要比用個“性能級”處理器感知更強。

其二,推多不如推少;推好不如推巧

華爲空出來的高端份額人人眼紅,這是目前手機圈的現狀。

目前手機市場中有一個核心問題:多數手機廠商爲了要更多出貨量、市場份額,不惜採用機海戰術。開始廠商會嚐到甜頭,但其實這是“後患無窮”。

廠商不僅需要大量精力維護老舊機型,在面對一些軟件bug時也會因爲團隊規模限制延長修復週期,這就讓用戶怨聲載道,很有在換機時拋棄這個品牌。如果再遇到子品牌“套娃”機出現,就更會讓用戶更加花眼繚亂,無從下手。

比如一些品牌在推出旗艦手機後,子品牌換個顏色,把鏡頭規格降低就當做子品牌旗艦來賣,這種“糊弄”消費者的做法,消耗的一定是母品牌形象。

推多不如推少;推好不如推巧。這或許就是榮耀過去一段時間內,發佈的手機類產品幾乎可以做到“代代爆款”的原因。趙明之前曾透露:“自榮耀產品迴歸以來,數字系列50、60兩代產品成爲2000-4000元檔位王者。高端產品上,Magic系列覆蓋至4000元到5000元檔位,並且做到市場份額的頭名。在5000元以上市場,榮耀也已經做到了前三。”

而反觀小米、OPPO、vivo這三個目前最愛出風頭的廠商,目前依舊在採用機海戰術,更別提某些數字旗艦發佈間隔已經“濃縮”到4個月。這種“趕着鴨子上架”的產品,在用戶拿到後依然系統bug不斷,甚至在系統大版本後才能用的情況不是沒有出現過。

消費者的反饋是檢驗手機產品合格的重要參考依據,到底是不是高端產品也不單是品牌自己說了算,用戶買不買賬纔是關鍵,畢竟誰都不想自己的高端旗艦用個3、4個月就過時吧?

  • 榮耀在“搶抓窗口期”

雖說華爲受到制裁後,市場空出很大一部分“高端份額”,但從這兩年手機市場發展來看,國產品牌在“衝高端”這個過程中面臨的情況也都不一樣。

小米和OV是通過“爬坡”來衝擊高端的,這對於他們來講其實面臨了核心用戶羣體認知、產品價格跨越等重重阻礙的。而榮耀幾乎是走在“平地”上,其入門產品、中端產品、高端產品劃分清晰,價位分佈合理,能夠讓用戶各取所需。

但也不是說榮耀的發展就一帆風順了,對於目前大環境來講,想要鞏固其出貨量以及市場份額,榮耀依舊會面對很大的銷售壓力,接下來路,就看榮耀如何繼續走下去了。

責任編輯:李科峯 ST03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