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長沙晚報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8月17日訊(全媒體記者 聶映榮 實習生 蘇虹)上面是途經長沙的普速鐵路中最繁忙的京廣線,下面是“57歲”的麗江路老鐵路橋。今日,在位於天心區的麗江路過京廣鐵路涵洞拓改項目施工現場,老鐵路橋正式開拆,即將告別歷史舞臺。

施工之時,依舊每隔3到5分鐘就有一趟列車經過上方鐵路,要確保安全,其施工難度可想而知。施工方稱其猶如“從老虎嘴裏拔牙”,但通過多項舉措一一破解難題。今年年底,橋下曾經狹窄的“瓶頸路”,將變爲雙向6車道的通途。

拆老橋

提前爲鐵路換“支點”,列車照樣通行

“咚!咚!咚!”17日上午10時許,在天心區麗江路與京廣線交會處,一輛挖掘機炮機正在作業,破除麗江路老鐵路橋的混凝土橋體,多名施工人員同步開展風鎬作業。

旁邊的落梁平臺上,指揮人員正在指揮挖掘機炮機安全、有序作業,監護人員實時監測橋體和鋼樑情況,“因爲上方時不時有列車經過,我們要隨時監測動態,確保絕對安全。”

記者發現,每隔3至5分鐘,便有一趟列車從橋上的鐵路經過。但此橋正在拆除,如何支撐上方的鋼軌和通過的列車?

中鐵二十五局三公司麗江路過京廣鐵路涵洞拓改工程項目部經理劉新軍指着橋體與鐵路之間的部位說,他們已在8月上旬安裝好D型鋼樑,並建好了墩柱,完成了架空體系轉移。

“現在完全靠鋼樑和墩柱支撐,老鐵路橋不再起支撐作用。”劉新軍介紹,這座老鐵路橋將在8月底完成拆除,屆時,他們將在該處澆築建設更寬的涵洞橋體。

建通途

橋下2車道變成6車道,告別“瓶頸路”

設計方提供的資料顯示,這座老鐵路橋於1965年建成(當時爲單線橋,後建成複線橋),至今已有57年。麗江路從此橋下方穿過,僅有12米寬、雙向2車道。隨着周邊經濟社會發展,這裏成爲了經常擁堵的“瓶頸路”。

爲破解這一問題,麗江路過京廣鐵路涵洞拓改工程項目應運而生,該項目也是湖南省政府“我爲羣衆辦實事”事項之一。

“這裏最終會被拓改成39米寬的4孔涵洞,機動車道有雙向6車道,還配備人行道、非機動車道。”劉新軍介紹,去年年底,其中一孔涵洞已提前建成,用於麗江路的臨時通行。其他涵洞計劃在今年年底建成通車,屆時不僅有利於麗江路本身的通暢,還將有利於新開鋪路與湘江南路之間的通暢,進而疏解湘府路大橋與猴子石大橋的車流,緩解其擁堵問題。

解難題

自動噴淋爲鋼軌降溫,3班倒“一列一檢”

上方火車在跑,下方橋體在拆!劉新軍感慨道:“在保持運行的既有鐵路線下拆橋,難度很大,確實像‘從老虎嘴裏拔牙’。”

難在何處?他分析有五大難點:第一,高溫天氣施工,鋼軌可能出現脹軌變形;第二,鐵路橋處於鐵路圓曲線拐彎段,線路縱橫坡度大,安全要求更高;第三,京廣線列車行車密度大,對施工干擾大;第四,鐵路臨時性停止施工作業調度命令等不確定因素多,導致工期壓力大;第五,遷改管線多,施工需顧及因素隨之增加。

爲確保安全並按期完成施工任務,他們採取了多重舉措破解難題。比如,爲防止鋼軌因高溫脹軌,他們特意在鋼軌軌腰底部鋪設水管,自動噴淋爲鋼軌降溫。

爲確保鐵路運行安全,除橋體拆除現場的監護人員外,鐵路上一直有線路保養人員進行動態檢測、保養。他們24小時3班倒,做到“一列一檢”——每過一趟車後,他們便迅速檢查鋼軌扣件、螺絲及軌距等。列車經過此段時,速度也會從平常的120千米/時降至45千米/時。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長沙電務段一位老安全員胡志剛在此線路例行安全監督檢查時,看着老鐵路橋的開拆,不禁想起了30多年前自己剛入行時巡查至此處的場景,“這橋不大,但承載着老鐵路人的記憶,心有不捨,但我們也正見證着更好的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