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16日召開的經濟大省政府主要負責人經濟形勢座談會提到,當前地方專項債餘額尚未達到債務限額,要依法盤活債務限額空間,並用好已發行的地方專項債和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符合條件項目越多的地方得到的資金要越多。

目前,專項債債務限額空間有多大?如何用好用足?多位專家預計,目前全國地方專項債存量額度在1.5萬億元左右,資金配套可能向項目儲備多、效益好的省份傾斜,並主要用於重大基建項目建設,以拉動投資穩經濟。

地方專項債存量額度約1.5萬億元

近段時間以來,中央已多次表態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專項債務限額。

根據財政部數據,今年全國專項債務限額218185億元;截至今年6月末,全國專項債務餘額202645億元,由此推算專項債務限額剩餘空間爲15540億元。

“用好用足專項債限額主要爲了解決今年基建靠前發力可能引發的四季度財政資金不足問題,可以不用追加額度而在既定限額管理的框架內使用。”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恆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

泓創智勝研究院政策研究員周林莉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2022年的新增專項債額度發行已達到95%,剩餘5%基本用於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所以專項債務空間主要爲2021年專項債務限額剩餘空間。

羅志恆提到,2021年末各地專項債的限額與餘額之差的地域分佈不太均衡。北京、上海、江蘇、山東、福建、浙江六省市剩餘限額合計達到6199.6億元,佔地方政府全部剩餘額度的41.3%。“今年用好限額能夠適當緩解部分地區財政壓力以及推動基建的能力。”羅志恆說。

地方債限額分配對成熟和重點項目多的地區予以傾斜

對於“符合條件項目越多的地方得到的資金要越多”的政策定調,專家認爲,這意味着項目準備充分的經濟大省在資金配套方面會獲得更多傾斜。同時,經濟大省或可以在目前餘額的基礎上,在專項債務限額內繼續發行專項債券。

天風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固收首席分析師孫彬彬分析稱,綜合來看,地方債限額分配的管理機制逐步完善,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是充分考慮各地區財力和債務風險水平,向財政實力強、債務風險低的省份傾斜,控制高風險地區新增限額規模,避免高風險地區風險累積。

二是堅持“資金跟着項目走”,對成熟和重點項目多的地區予以傾斜,重點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重大項目以及國家重大戰略項目。

三是充分體現“獎罰分明”,對違反財經紀律和資金使用進度慢的地區扣減額度,對管理好、使用快的地區予以適當獎勵。

從歷年實際分配限額來看,專項債限額分配佔比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及中部地區的頭部省份,如2021年廣東、山東、浙江、四川新增專項債限額佔比較高。

第三批專項債準備項目清單敲定

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舉行的8月份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固定資產投資司司長羅國三透露,近期又組織地方報送了第三批專項債券項目,目前已篩選形成準備項目清單反饋地方,同時抄送財政部、人民銀行、審計署。

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羣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下半年地方可能會動用存量額度發行新增專項債,近期報送項目或爲此作準備,三季度將是重要的時間窗口期。

“今年四季度仍不排除將明年專項債額度提前到今年來發行使用,從而拉動基建等投資。”羅志恆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