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網站消息,2022年8月16日,美國ITC投票決定對特定移動電子設備(Certain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啓動337調查。聯想、摩托羅拉等爲列名被告。

2022年6月17日,日本Maxell, Ltd. of Kyoto, Japan向美國ITC提出337立案調查申請,主張對美出口、在美進口和在美銷售的該產品侵犯了其專利權(美國註冊專利號7,199,821、7,324,487、8,170,394、8,982,086、10,129,590、10,244,284),請求美國ITC發佈有限排除令、禁止令。

文件顯示:中國北京Lenovo Group Ltd. of Beijing, China、美國Lenovo (United States) Inc. of Inc. Of Morrisville, NC、美國Motorola Mobility LLC of Libertyville, IL爲列名被告。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於立案後45天內確定調查結束期。除美國貿易代表基於政策原因否決的情況外,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在337案件中發佈的救濟令自發布之日生效並於發佈之日後的第60日起具有終局效力。

Maxell 系日立旗下企業

美國專利及商標局(USPTO)網站信息初步顯示:

“7,199,821”專利,是“一種用於控制白平衡的成像設備和方法”;

“7,324,487”專利,是“一種用於在多基站中漫遊的無線局域網系統和方法”;

“8,170,394”專利,是“一種根據內容顯示操作面板的多媒體播放器”;

“8,982,086”專利,是“一種信息處理設備”;

“10,129,590”專利、“10,244,284”專利是“一種顯示裝置和視頻處理裝置”。

18日上午,觀察者網就此事向聯想方面求證,截至發稿,暫無回應。

什麼是“337”調查?

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規定,337調查的對象爲進口產品侵犯美國知識產權的行爲以及進口貿易中的其他不公平競爭。實踐中,涉及侵犯美國知識產權的337調查大部分都是針對專利或商標侵權行爲,少數調查還涉及版權、工業設計以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侵權行爲等。其他形式的不公平競爭包括侵犯商業祕密、假冒經營、虛假廣告、違反反壟斷法等。

根據規定,如果進口產品侵犯了美國有效的知識產權,該知識產權權利人(無論其是美國企業還是外國企業)可以向美國際貿易委員會提起337調查申請,並要求美國際貿易委員會採取相關救濟措施。

近年來,伴隨着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遭遇337調查已經不是什麼“罕見事”。

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2021年期間,337案件共599件,其中認定不侵權案件共101件,佔18%;案件被告的中國企業共558家,按照不侵權認定的中國企業僅29家;中國企業不侵權勝訴率約5.2%。

爲何中國企業屢屢遭遇337調查?

《中國貿易報》2020年曾撰文指出,發起337調查,已成爲老牌科技巨頭同中國製造競爭的常用手段,領域涉及製造業的方方面面。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領域的空心化企業爲謀取專利收費而發起337調查,近年來逐漸成爲行業顯著特徵。但說到底,“337調查只是一個勝算5%的‘投訴’。”

空心化企業,是指企業放棄實體經營,轉而投向虛擬經濟的行業。空心化企業曾經都是行業的龍頭,但因科技和市場形態鉅變,加上自身改革步伐緩慢,從銷售冠軍到經營狀況每況愈下。賣掉實體業務部門後,它們留下來的是高達幾萬件的專利。

空心化企業一方面用這些專利組成專利池收取專利費用,另一方面會把一些專利出讓給高智、Acacia等專利NPE公司(非專利實施主體),且與這些公司約定,在收取專利費後返還給自己一部分專利收入。

面對337調查,有實力的大型公司會選擇積極應訴,一般會聘用在美國(尤其是在華盛頓)和中國都有代表處的律師事務所,這樣便於溝通聯繫。嚴格遵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行政裁決官的時間表,配合做好調查階段的質詢、提交材料、現場調查、出庭作證等相關工作。如果案件至關重要,對於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最終裁定還可上訴至美國巡迴上訴法院。

“對於空心化企業發起的337調查,積極應訴贏面是很大的。”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