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風光儲又熱熱熱熱熱爆了!“雙碳”目標怎麼走、該看啥? 科技部領銜九部門“劃重點”

固德威、明冠新材、禾邁股份,當一個個熟悉面孔排在漲幅榜前列,不再敲打鍵盤便知,今日又是風電、光伏、儲能大漲的天下。

不過,相比主賽道度持續的大漲,今日科技部等九部門的最新發文,卻關係着未來全球的能源革命,這或許也是引燃賽道的主要誘因。

牛眼君注意到,爲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碳達峯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做好科技支撐碳達峯碳中和相關工作,依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峯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峯行動方案》,結合碳達峯碳中和領域科技創新工作新形勢新情況,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中科院、工程院、國家能源局共同研究制定了《科技支撐碳達峯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

簡而言之,就是這個發文告訴了我們要如何、要從哪些方面去完成“雙碳”目標。

根據該方案,這裏面提及了研發高效硅基光伏電池、高效穩定鈣鈦礦電池等技術,研發碳纖維風機葉片、超大型海上風電機組整機設計製造與安裝試驗技術、抗颱風型海上漂浮式風電機組、漂浮式光伏系統等等。

牛眼君翻譯過來,就是相關的儲能和發電技術,比如光熱發電、智能電網以及光儲直柔等等。

由於涉及領域較多,咱們揪出目前市場最熱的幾個方向,一一爲粉絲朋友們解讀和挖掘其中的長期投資價值。

1、儲能方向

方案中提出,研發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液態和固態鋰離子電池儲能、鈉離子電池儲能、液流電池儲能等高效儲能技術;研發梯級電站大型儲能等新型儲能應用技術以及相關儲能安全技術。

據瞭解,近年來,新型儲能經歷了飛速發展。截至2021年底,全球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209.4GW,同比增長9%。其中,抽水蓄能的累計裝機規模佔比首次低於90%,比去年同期下降4.1個百分點。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爲25.4GW,同比增長67.7%,其中鋰離子電池佔據主導地位,市場份額超過90%。目前,以電化學儲能爲主的新型儲能技術優勢明顯。

電化學儲能在電力系統的源、網、荷側都可根據需求靈活部署,各環節效果顯著。在發電側可提高發電的穩定性,並提高發電質量;在輸電環節,可降低輸電的成本;在配電環節,可以緩解企業和用戶用電壓力,促進電網的升級擴容;在送電環節,可通過峯谷差套利,進而減少企業和用戶用電成本。

以下是電化學儲能產業鏈及相關公司,來源光大證券總結:

2、光熱發電

方案中提出,研發高可靠性、低成本太陽能熱發電與熱電聯產技術,突破高溫吸熱傳熱儲熱關鍵材料與裝備。

首先,對比下光伏發電,光伏發電的路徑爲光能→電能,而光熱發電的路徑爲光能→熱能→機械能→電能,光熱的主要優點在於其自帶儲能,缺點主要是成本高。

目前我國光熱累計裝機規模僅有589MW,主要集中在2018-2019年建成,2020-2021年發展速度有所放緩,僅內蒙古和甘肅兩個項目投運,進入2022年招標重新加快,截至目前累計招標項目規模達到613MW,在建項目規模達2595MW,若均按計劃建成,“十四五”期間投運規模同比增幅390%。同時,新增項目以“多能互補”一體化項目爲主,單項目規模更大,產業鏈環節更長。

西部證券分析認爲,隨着風光發電規模快速增長,儲能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我們認爲光熱發電也憑藉其自帶儲能的優勢迎來新一波發展熱潮,保溫材料是光熱產業鏈內的受益子行業之一,重點推薦保溫材料龍頭魯陽節能。此外,建議關注西子潔能,首航高科。

3、智能電網

方案中提出,研發大規模可再生能源併網及電網安全高效運行技術,重點研發高精度可再生能源發電功率預測、可再生能源電力併網主動支撐、煤電與大規模新能源發電協同規劃與綜合調節技術、柔性直流輸電、低慣量電網運行與控制等技術。

雙碳目標下,我國能源結構需實現供給側的清潔化、多樣化和消費側的電氣化,而能源結構的改變又將帶來電網能力不足、發電和用電功率不匹配、電網完全穩定性下降等一系列問題。爲了解決這些問題,國內電網需要進行全面改造,其中提升電網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成爲重要的一環。

而隨着智能配電網投資浪潮興起,產業鏈各環節充分受益。比如傳感器市場,受電網本身複雜性影響,電網傳感器廣泛應用於輸、變、配等多個環節,感知內容也逐步呈現多樣化和全面化,電網傳感器整體呈現顆粒度較小,產品多樣化的特徵。

又比如電力機器人,目前國內帶電作業機器人仍處於起步階段,據億嘉和官網,目前其室外帶電作業機器人已在北京、山東、上海、江蘇、浙江等多地開展實際帶電作業。據頭豹研究院預測,2023年中國電力巡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突破50億元。

此外,該方案還提出了諸多前瞻性的技術,比如研發高效硅基光伏電池、高效穩定鈣鈦礦電池等技術,相關應用還不夠多,這裏牛眼君不再一一解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