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央广网

央广网哈尔滨8月18日消息(记者庞淼 实习生刘夏)8月18日,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的“黑龙江省‘非凡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坚定不移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专场发布会召开。

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官英敏介绍相关情况(央广网发 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供图)

会上,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官英敏介绍了过去十年黑龙江省积极推动工业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的成绩和亮点。

官英敏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龙江工业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接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聚焦做好“三篇大文章”,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全省工业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

十年来,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工业实力稳步增强。围绕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省工业规模质量效益明显增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作为国家重要的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和原材料基地,十年间,全省规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为5%和4.1%,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6.2%,高于全社会投资2.8个百分点。2021年,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达49.1%,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四大行业占全省工业83.7%。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战大考中,黑龙江省依靠完备的工业体系、高效的调度组织和灵活的转产能力,防疫物资产量快速增长,口罩产能实现从日产3万只到1270万只的巨大突破,有效满足了防疫需求,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支持。

十年来,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围绕实现技术自立自强,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以创新塑造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效果逐步显现。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6个,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1户。

十年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超过800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接近一半;380项首台(套)产品满足了国家建设重大需求,在“神舟”“天宫”“嫦娥”“蛟龙”“奋斗者”、大飞机、航母等一大批“国之重器”中奉献出龙江工业力量。

十年来,着力推动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焕发活力。坚持实施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技术改造升级,让老工业基地“老树发新枝”。十年间,全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8%左右,培育数字化车间175个,大庆沃尔沃建成全省首家智能工厂,树立了智能制造新标杆。建龙整合省内钢铁资源,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全省钢铁产能突破千万吨;化工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炼油能力突破2000万吨达到2580万吨;汽车整车产能达到45万辆,形成了整车骨干企业为主体,汽车动力系统和零部件配套为两翼的产业发展格局,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在国内6家独立汽油发动机企业中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食品产业规模加速壮大,乳制品加工能力、乳粉产量全国第一;医药产品覆盖中药、化药、生物制药等各领域,拥有药品批准文号8080个,成为全国重要的抗生素生产基地。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完善,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48个、绿色供应链企业3个、绿色设计产品14个,绿色正逐步成为传统产业鲜明底色。

十年来,着力培育新兴产业,经济新增长极加速形成。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坚持无中生有、有中生新,以数字经济为重点,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蓄经济发展新动能。截至2021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达4295亿元,占GDP的28.9%。黑龙江省成为国内能同时生产旋翼和固定翼飞机的两个省份之一,商业卫星覆盖国内20%的市场份额;雷达、半导体材料、激光通信、传感器等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铝镁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特种石墨等一批新材料在国家重大工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雄厚的高端装备产业基础,扛起了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历史使命,哈电集团白鹤滩水电站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刷新世界纪录,中国一重成为全球具备1000兆瓦核电常规岛成套锻件制造能力的2家企业之一,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跨越中彰显龙江力量。

十年来,着力培育一流企业,民营经济持续壮大。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巩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同时,大力培育发展民营经济。截至2021年,民营经济占全省“半壁江山”,市场主体突破290万户。制定出台《黑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实施民营企业梯度成长培育计划、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领导干部包联机制,形成“万名干部进万企”服务体系。加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飞鹤乳业入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建龙集团、紫金铜业等一批民营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户,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864户。

十年来,黑龙江省工业扎实走出了一条老工业基地转型创新发展的新路子,为维护国家产业安全贡献了龙江力量,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