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圖爲2022年服務團赴可可西里義診現場。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呼和浩特8月18日電 題:可可西里無人區的“夏季醫療隊”:你們守護藏羚羊 我們守護你

作者 奧藍

“我們守護藏羚羊,你守護我們。”這是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巡山隊員尼瑪扎西和隊員們之前發給秦立梅的一段小視頻中的話,他們還說,喝了藥舒服多了。秦立梅平日裏總愛翻出來看一看。她告訴記者,這是他們堅持的動力。

秦立梅是內蒙古“民進‘健康彩虹’醫療服務團”(以下簡稱服務團)的團長,也是一名從業20餘年的中醫。赴可可西里義診是服務團2019年成立後,每年的固定行程,作爲民進內蒙古區委的品牌項目,目前已有數十位內蒙古地區的醫療專家參與其中。

18日,回想起一個月前在可可西里的義診經歷,她仍感慨萬千。

公開材料顯示,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5萬平方公里,是我國目前建立的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一,承擔巡護巡線工作的巡山隊員只有近百人。這裏氣候嚴酷、生存條件惡劣,常年的戶外活動讓隊員們大都患有高原病、胃炎、膽囊炎、紫外線過敏等病症。

每到夏天,醫療專家們從各地奔波數千公里,帶着大量醫療用品、給養等深入可可西里,輾轉於多個保護站,爲隊員義診。每到這時,除了正在進行巡護任務、不在站內的隊員,其他都是服務團的“服務對象”。

服務團的醫療清單中,有心電圖、彩超等醫療儀器,有治療現場必須藥品,還有大量抗高原反應藥品和吸氧機等“保命裝備”。可可西里的7月雖氣候較溫和,卻並不“宜人”,人們都曾喫過大苦頭。

今年的義診團隊與往年一樣,由10多名醫療專家組成。他們中,既有像秦立梅這樣擅長治療慢病、高原病的中醫,也有專攻心腦血管疾病的西醫,還有在正骨、鍼灸等方面頗有建樹的蒙醫……

“這次,我們還教巡護隊員一些簡單的蒙醫療術法。他們可以就地取材,相互幫助做一些骨關節的損傷修復。當然,我們也會遠程指導。”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教授包青山表示,因常年風餐露宿,巡護隊員大都有骨關節疾病和骨神經損傷。

服務團在可可西里定了一個小目標:5年內,讓巡護隊員具備健康生活的意識和預防疾病的基本能力。爲此,服務團每次在義診之餘,還會傳授防病的知識和健康的生活理念。

喫飯不要喫太快,不要只喫糌粑喝冷水,不要總喫方便麪,儘量要喫熱乎的飯和菜,喫一些蔬菜、水果,要喫發麪饅頭……這些於外人而言只要稍加註意就能實現的“醫囑”,卻是很多隊員在他們現有條件下難以執行的。

“我們其實沒什麼大願望,就是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身體都能好一點。”秦立梅告訴記者,這是服務團、也是她的初心。

“感謝,給我們提供的健康醫療保障。”可可西里無人區不動權保護站巡護隊員王爲盛還專門爲醫療團錄了一段小視頻,鏡頭中的他皮膚黝黑,認真又嚴肅。

這些年來,關心着可可西里巡護隊員的人還有很多。服務團義診途中,也會時不時遇到科考隊、志願者,以及像他們一樣的義診團隊……

在可可西里無人區不凍泉保護站附近,有一個小賣鋪。老闆娘18歲嫁到這裏,丈夫是巡護隊隊員。日常她爲路過的隊員們提供免費茶水和飯菜,供大家歇腳、休息。

“老闆娘來可可西里20多年了。跟隊員們一樣,她看上去比實際年紀老很多,有一身的毛病,如今也是我們的病人。”秦立梅告訴記者,如今小賣鋪已成爲服務團每次進可可西里的“據點”。

據悉,每年義診結束後,當地的診療藥品會在1個月之內通過快遞發至可可西里。之後每隔1至2個月,服務團的專家們會繼續通過互聯網線上複診,繼續爲隊員們提供醫療服務。

“我們希望自己是一隻‘永不走’的醫療團。”秦立梅對此很是堅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