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杭州日報

首席記者 張磊

近兩年,科幻話題時不時登上社交媒體熱搜,以劉慈欣爲代表的中國科幻作家以瑰麗的想象開創了科幻類型文學的“破圈”,也爲影視作品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暑期檔熱映的電影《獨行月球》《外太空的莫扎特》都是以不同的科幻講述方式,打開觀衆的新視野。

在科幻IP熱的背後,科技類節目卻一直無法熱起來。此類節目有着更快、更便捷的科技普及、提高民衆科學素養的優勢,但由於其製作的專業水準高,在通俗易懂與前沿科技之間的界線比較難把控等原因,一直沒能有破圈節目出現。

近日,一檔播出月餘的科幻漫談節目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它用一種“聊天”的方式,爲國內科技類節目的表達打開了新思路。

賈樟柯、劉慈欣領銜聊科學話題

國內首檔科幻漫談節目《不要回答》於7月18日上線,節目以科幻經典《三體》爲靈感,談話發生在“藍色空間號”飛船之內,賈樟柯作爲“未來探索科科長”,與“未來顧問”劉慈欣及作爲“未來研究員”的各領域科學家,共同展開對未來的設想和解讀。

《不要回答》以科幻經典《三體》爲靈感,節目名就是出自《三體》中最有名的“梗”——高階文明三體人1379號監聽員選擇觸犯三體法律,隱瞞地球信號,向地球發出“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的警告,試圖幫助地球逃脫被三體文明絞殺的命運。

優酷文化頻道製片人楊舟表示,取這個名字,是希望它在節目中有不一樣的意義——面對新事物,不要輕易下結論,要多觀察,形成自己獨立的思考。這類漫談性質的節目,看起來散落成珠,實際上是基於對談嘉賓們的過往經歷,得出對未來的期盼,因此選擇了擅長拍現實主義題材的導演賈樟柯作爲嘉賓主持人來串場。

“曾經的科幻可能變成今天的現實,今天的科幻可能變成未來的現實。”賈樟柯在節目中表達了自己的科幻觀。

《不要回答》的立意是科技跟人文的結合,在一個“近科幻”的想象下討論,將節目主題定位爲“在未來之境,論現實之題”。

爲了強化節目的可看性,專門找來賈樟柯、劉慈欣之外,每期還有一位人文學者與一位科技前沿專家共同進行話題討論,嘉賓陣容包括徐冰、俞敏洪、郝蕾、許知遠、劉擎、薛兆豐、尹燁等。

節目共有八期,涉及火星移民、大數據下的婚戀、數字克隆、虛擬演員等衆多話題,將目光更多地投向現實生活。

首期節目《仰望天空》中,看似“腦洞大開”的星際探索、火星移民,實際探討更多的是人類文明延續的意義和現有生活方式的改變。在對“鄉愁”的討論中,也延伸到了時空轉變間帶來的人和人、人和故鄉之間關係的考驗。

每期節目都以一部“未完結”的科幻短片作爲開場,以此爲話題,主持人和嘉賓既感受科幻故事的“天馬行空”、暢想未來生活的“不可思議”,同時思考現實生活的“酸甜苦辣”。當現有的生活和未來生活碰撞之時,節目的開放性意義便彰顯出來,這也正是節目透露出的更開闊地表達人的觀察和思考的主旨。

科技類節目能提升國民科學素養

在綜藝市場中,2017年至2019年之間也曾掀起過一陣“科技熱”,出現了《智造將來》《我是未來》《機智過人》《加油,向未來》《未來架構師》等節目,但真正出圈的寥寥無幾。

這檔《不要回答》用每一期開放的話題和多元的對話激發觀衆的熱情,聚焦科技發展讓觀衆在關注現實問題的同時,更能“腦洞大開”,思考更加遙遠的未來。這的確吸引了一部分樂於接受新事物的觀衆,但還遠遠不夠。

今年,除了《不要回答》外,也推出了類似《未來中國》這樣的科技脫口秀,用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共同探索前沿科技,延伸科學精神。

從短期來看,優秀的科技類節目可以提升國民科學素養、培養科學思維,從長期看,挖掘科技背後的人文元素,用人類的多元思考爲我們打開另一個更開闊的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