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光明網

時光流轉,醫者初心不變;歲月更替,奮鬥腳步向前。

“醫”心向黨、踔厲奮進,2022年8月19日,我們迎來了第五個中國醫師節。

人們常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無論清晨和黑夜,無論門診部、手術檯或急診室,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他們爲患者醫治病痛,他們用專業護佑着人們的生命和健康,他們與死神賽跑,承載起一個個家庭的信任和期望。

疫情當前,我們的工作生活在有條不紊進行,這背後,是他們甘爲“逆行者”,爲社會築起“順行”的健康通道。

正是廣大醫務工作者的無畏無懼,我們才擁有了這可貴的歲月靜好。醫學不是萬能的,但他們竭盡所能。他們平凡而偉大,在不同崗位上各自有光。

今天,佛山市衛生健康局推出中國醫師節特別報道,通過一幅幅漫畫,講述佛山衛生健康系統不同崗位的醫師們那些無私奉獻、大愛無疆的故事。

在康復科,他們用專業技術創造奇蹟,幫助功能障礙患者重回家庭、迴歸社會。他們每天給患者進行一系列康復訓練,練就了一身“洪荒之力”;他們有着極大的愛心和耐心,陪伴患者一點點進步,讓患者找到更好生活下去的希望。

兒科,又被稱爲“啞科”,因爲孩子不會表達,兒科醫生要像“偵探”一樣去觀察和推斷。他們每天在孩子的哭鬧聲中接診,一遍遍與緊張焦慮的家長溝通。“醫者父母心,懸壺濟患兒”,和藹的態度,溫柔的言語,認真的傾聽,他們始終擔當孩子們健康成長的守護者。

產科的工作充滿着風險和壓力,每個新生兒的背後,承載着幾家人的希望和幸福。產房外,是家屬們的等待;產房內,產科醫生全力以赴,保障大人和小孩的安全,迎接一個個新生命的誕生。

“黑夜給了我黑色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眼科醫生,是人們黑暗中的“光明使者”,讓患者“撥開雲霧見月明”。他們精益求精,爲在黑暗中徘徊的患者留住視力、重見光明,他們一直奔赴在追求光明的路上。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醫文化博大精深。古有黃帝和其臣子岐伯等人坐而論道,流有《黃帝內經》;後有三國名醫董奉,爲人醫病不收錢財,只讓那些人栽種杏樹。岐黃醫術佑百姓,杏林薪火耀人間,現代中醫生,依然躬身前行,爲中醫文化的傳承而奮鬥。我們相信,有了他們的努力,“杏林”必將走向更加“滿園”的未來。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而臨牀帶教的醫者,修醫德、行仁術、育人才,他們既有良師的赤誠之心,又有良醫的妙手仁心。醫者濟世,師者厚德,他們深知說出的每句話都是對生命負責,所以他們堅持以嚴謹的態度,堅定地走在醫學人才培養的路上。

急診室是沒有硝煙的戰場,搶救患者是無聲的戰鬥。每一次急救信號響起,時間就進入倒計時。與生命賽跑,與死神抗戰,急診醫生每天都站在危機和轉機的生死線上。救護生命,分秒必爭,他們最希望的,是所有急診室的故事,都有大團圓的結局。

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一針針疫苗爲我們的成長保駕護航,接種疫苗的醫生,爲我們撐起了健康保護傘。疫情爆發以來“自帶BGM”的“一起苗苗苗苗苗……”被大家唱紅網絡,這些白衣戰士希望,全民免疫的大屏障,能夠早日建立起來。

有這麼一羣人,他們“醫教研”齊頭並進,他們紮根科研,不斷精進診療水平,還將自己所學傳授予人,爲社會不斷輸送醫學人才。有人說,學醫很苦很累,但紮根其中的他們告訴我們,他們痛並快樂着。大醫精誠,科海泛舟,用專業給人們帶來更美好的生活,是醫學科研者始終不變的堅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