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年前在交易所敲鑼至今,上海農商銀行登陸A股市場後,恰逢我國“十四五”發展機遇期,高質量發展提檔加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美好生活,創新進取是不竭動力。圍繞“打造爲客戶創造價值的服務型銀行”這一願景,上海農商銀行一年來堅持創新驅動,着力提質增效,各項經營指標穩中有進。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團資產總額突破1.2萬億大關。上半年經營效益同步提升,實現營業收入128.66億元,同比增長7.03%;淨利潤突破60億元,同比增長14.27%;不良貸款率0.96%,撥備覆蓋率爲433.10%,資產“安全墊”保持穩定。得益於綜合價值創造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的提高,該行在“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和“2022中國銀行業100強榜單”的排名躍升。

一組組亮眼的數據表明,上海農商銀行在堅持客戶中心、堅守普惠金融、堅定數字轉型三大核心戰略驅動下,進一步豐富了“價值創造”核心理念內涵,尤其在“三農”、綠色低碳等諸多領域保持創新“脈動”強勁,持續推進“五維一體”的特色發展模式,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路上策馬揚鞭勢昂揚。

千里黃淮倉廩實

2年前,以洛川縣蘋果種植農民購買綠色農資爲契機,上海農商銀行與農樂生物合作開闢了包含農資融資、實時支付、銷售渠道支撐等服務的“產業鏈金融”新模式。該模式圍繞農業核心企業,利用核心企業掌握的與上下游客戶交易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相關資源,爲產業鏈上多個客戶提供系統性金融服務,促進共同富裕,推動鄉村振興。

在“一鏈串起、多方共贏”理念的指導下,這一模式在千里黃淮大平原上有了新的落地場景。“從去年年底開始,我們在安徽亳州、河南商丘等地試行推廣產業鏈金融服務,支持當地農戶購買綠色有機農資,種植小麥、玉米、高粱等大田作物。”上海農商銀行項目對接人介紹。

亳州小麥種植戶葛立偉就是這一模式的受益者之一,“農樂的有機肥料可以用農商行的貸款先行墊付,用了有機肥的小麥產量和品質都有提升,能增收近15%。”

以農樂的農資產品爲核心,在種植戶、化肥技術方和收購商之間構建起資金閉環,“產業鏈金融”短短半年便在農戶中推廣開來。截至2022年5月末,上海農商銀行已爲亳州地區140多戶大農戶提供近1.35億元專項貸款,惠及小麥種植面積近18萬畝,促進增收約5000萬元。“產業鏈金融”服務能在安徽亳州成功推廣,並非僅是對“洛川”經驗的照搬照抄。不同於蘋果等經濟作物,大田作物種植面積大、生長週期短,爲此該行對“鑫農樂貸”產品進行了創新及調整,“我行結合當地土地流轉和種植管理現狀,在產業鏈金融服務中聯合託管服務公司,建立產業鏈思維,把控農戶貸款資金使用、農業生產和農產品銷售各環節,從源頭上降低農戶貸款風險。”

同時,隨着上海農商銀行近年來數字化轉型戰略的持續推進,產業鏈金融服務‘掌上辦’也爲相關方帶來了更好的客戶體驗。

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從黃土高原到黃淮糧倉,從果樹飄香到風吹麥浪,產業鏈金融服務紮根千里沃野。上海農商銀行以理念爲先導,豐富場景應用,爲“三農”高質量發展豐盈源泉。

乘風雙碳去追光

光伏發電是實現綠色能源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在“雙碳”目標引領下,我國光伏行業保持高速發展。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光伏發電併網裝機容量突破3億千瓦大關,連續7年穩居全球首位。

光伏產業的高景氣帶動了相關組件需求的持續增長。膠膜是光伏組件中不可或缺的輔材,主營光伏組件封裝膠膜的海優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優威”),近年來業績連創新高。作爲一家正處於高速發展的上市企業,海優威對金融服務的首要需求就是“快”。海優威投融資負責人孫振強說道,“光伏產業發展迅速,原材料供不應求,我們要及時付款給上游的供應商鎖定貨源,所以時效性十分重要。上海農商銀行辦事效率高、審批速度快,很好地契合了我們的資金運行需求。”

“光伏產業進入發展黃金期,我們企業置身其中,也要持續不斷的創新,才能跟上整體的上升勢頭,否則就會被市場淘汰。”財報顯示,海優威2021年營業收入達到31.05 億元,2018-2021年複合增速爲 63.1%。隨着企業不斷壯大,上海農商銀行爲海優威提供的信用貸款額度和金融服務範圍也逐級遞升,從最開始的2000萬元增加至現在的7億元。“通常情況下,授信額度要根據上一年的財報確定。而這樣確定的額度遠遠跟不上我們業績增長所帶來的資金需求,有時企業今年上半年的營運利潤就達到或超過了去年全年。農商行會針對企業需求靈活調整授信額度,這於我們而言是十分有利的。”

目前,上海農商銀行已爲光伏“全產業鏈”提供金融服務支撐,像海優威一樣,享受到農商行高效服務帶來利好的清潔能源企業還有很多。通過授信投向政策引導、綠色審批通道設置和專項考覈激勵措施匹配,上海農商銀行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全產業鏈、全生命週期、全產品服務”的“三全”綠色金融服務模式。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上海農商銀行綠色貸款餘額超260億元,較2021年末增長33%。

乘“雙碳”東風,發力綠色賽道。上海農商銀行踐行綠色理念,有效降低綠色低碳型企業資產負債率和財務成本,進一步激發綠色金融市場活力,攜手客戶“護綠”而行。

伴行科創育新機

讓鋼渣固廢成爲高價值工業材料,瀜礦環保憑藉黑科技讓“變廢爲寶”成爲可能。該公司獨特的“碳化法新型溼法冶金技術”,可以對冶金後產生的鋼鐵渣和二氧化碳實現資源化利用,引起了包鋼等大型鋼企的關注。

在傳統的處理方法下,鋼渣的循環利用率不足30%,對土壤、水質都造成嚴重影響。據統計,我國社會積存的鋼渣已超8億噸,且每年以8000萬噸的積存量在不斷增加。瀜礦環保精準切入環保產業鏈中游的固體廢物防治這一細分賽道,提供區別於傳統的鋼鐵渣資源處理回收的創新解決方案,在當前國內鋼渣資源化綜合利用不足的情況下,發展前景廣受看好。然而在項目啓動初期,企業回款資金到賬出現延遲,短期資金壓力驟增。通過企業所在的臨港集團漕河涇開發區引薦,上海農商銀行在瞭解企業境況後,及時爲瀜礦環保提供150萬元信貸支持,解除企業燃眉之急。

渡過難關的瀜礦環保進入穩健發展期。據介紹,企業和包鋼集團成立了合資項目公司,共同啓動建設全球首套年處理量10萬噸鋼渣和2萬噸二氧化碳的工業化示範工廠。此外公司還與寶武集團、山鋼集團、永鋼集團,以及韓國、日本、印度等國鋼鐵企業建立聯繫,開展多元研究和業務合作。

不少創新型企業存在輕資產、前期財務狀況不理想等情況,缺少銀行較爲看重的房產等抵押物,申請銀行貸款並不容易。然而在上海農商銀行,沒有抵押物就不能做貸款的“迷思”在該行服務數千家科創企業的過程中早已被破除。以“臨港園區科創貸”爲例,該方案通過構建以科創技術爲信用價值的授信體系,設定差異化授信機制,已惠及近400家中小企業,帶動逾50億元的專項資金支持,覆蓋20個臨港園區緩解了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資金壓力。

隨着上海持續推進科創中心建設,科創企業多如浩瀚星辰。“如果行業前景可觀、技術能力過硬、下游客戶資質較優,就算沒有亮麗的報表或企業資產,一樣可以享受到我們提供的金融服務。”

始於創新,成於金融。科創之蝶扇動翅膀,最終要藉助科技金融,才能爲產業變革帶來“颶風”。在“科創更前、科研更先、科技更全”的思路指導下,上海農商銀行創新評價機制,做科創企業的暖心“合夥人”。

堅持共創價值,讓上海農商銀行前進的每一步都溫暖有力。上海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力表示,“以服務場景、業務模式創新爲抓手,融入客戶的生態圈、生產圈和生活圈,開拓更多增長點。以‘做小’爲起點,在服務客戶從‘小’到‘強’的成長過程中實現共贏。”

以金融紐帶,充分協調企業、個人等多元主體實現價值共創,考驗着金融機構獨到的魄力與眼光,需要穿針引線的創新與巧思,更少不了排除萬難的汗水與辛勞。上市一週年之際,上海農商銀行以更加昂揚向上的新姿態和進取心,服務產業先鋒、服務小微民企、服務社會大衆,展示價值創造、共贏發展的決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