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雙碳目標,需要把關注的重心轉到創新型減碳,轉向進取型戰略,建立相互依存的三支柱體系。

“中國的能源應該也必須走一條‘增量優先、以新代舊、激勵創新、市場驅動’的轉型之路。”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說。

在今天(8月19日)召開的“美麗中國百人論壇2022年會”上,劉世錦作了題爲《中國能源和經濟轉型之路與進取型減碳戰略三支柱體系》的主旨報告。他說,中國能源和經濟的綠色轉型應該走一條什麼道路的問題值得研究,而正確理解和處理增量和存量的關係,對轉型成功至關重要。

劉世錦說,“增量優先、以新代舊、激勵創新、市場驅動”的轉型之路,其經濟學邏輯是,作爲存量的傳統高碳能源,儘管仍有一定的減碳空間,但潛力具有累退性,越往後空間越小,難度相應加大、成本加快上升。另一方面,作爲增量的低碳或零碳新能源,隨着產量擴大、技術改進,成本下降加快。新能源替代老能源的減碳成本優勢增大,進而可加快新老能源比例的轉換進度。

劉世錦分析說,現實中,有三種不同的減碳類型,第一種是衰退型減碳。通過減少生產來減少碳排放;第二種是增效型減碳。通過提高碳生產率,用同樣多的碳排放實現更多的產出或者同樣的產出使用了較少的碳排放;第三種是創新型減碳。通過創新形成新的技術、工藝、方法等,在達到相同產出的情況下,實現低碳、零碳。

他同時表示,目前,我國創新型減碳缺少足夠的市場激勵。“由於諸多因素制約,過去一年全國碳市場交易額不到2億噸,與增長型碳匯規模相差甚遠,而且隨着時間推移,增量逐步擴大,兩者之間的不對稱性將愈加明顯。”

2022年8月19日,美麗中國百人論壇2022年會現場。

劉世錦認爲,實現雙碳目標,需要把關注的重心轉到創新型減碳,轉向進取型戰略,建立相互依存的三支柱體系。

“第一個支柱,是建立全方位支持綠色技術創新的增長型碳匯市場。”他說,增長型碳匯市場可以與已有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並存,後者主要任務是激勵存量減排。增長型碳匯市場則應聚焦於激勵增量部分的技術創新。

他認爲,這個市場應有強包容性,包括綠電等綠色能源產品,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等高碳行業或能夠產生增長型碳匯的產品,如綠氫鍊鋼等。還可包括森林碳匯和其它負碳技術產品。也可包括個人消費領域的碳排放權交易。

“按照個人碳排放平權的原則,在個人消費領域平均發放碳排放配額,部分消費水平較高者可以購買消費不足者轉讓的配額,也可直接購買增長型碳匯,以平衡個人碳賬戶。這樣,機構和個人都可成爲市場參與者。”劉世錦建議,起步階段可以選擇條件較好的地方建立地方性市場,也可以先形成“碳資產池”或“增長型碳匯池”,由地方政府提供專項資金(相當於過去對增長型碳匯產品的補貼),對進入增長型碳匯市場的產品按照一定價格進行初次購買,然後轉入市場流通。條件成熟後逐步形成全國性市場。

市場上的碳匯價格隨着供求關係而波動,體現的是對技術創新產品減排貢獻的價值評估和報酬方式。政府可以通過增加或減少投入市場的資金規模,相應調節激勵創新的力度。

“第二個支柱是形成區域自主減排責任體系。”劉世錦認爲,增量優先的關鍵是擴大對技術創新產品的市場需求,而這一點又直接取決於減排責任體系的有效性。應鼓勵地方提出合乎本地實際又有一定挑戰性的減排目標,形成省、市、區縣和開發區等層面的區域減排計劃和可追溯的減排責任要求。

劉世錦說,第三個支柱是加快碳覈算、碳賬戶爲重點的綠色微觀基礎制度建設,“不論是推進增長型碳匯市場建設,還是完善減排責任體系,前提是要有一個合格的碳覈算基礎,而這恰恰是目前的一大短板。”

他表示,上述三支柱體系有較高的技術要求,而數字技術與綠色發展的融合,將會大幅度拓展應用場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