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封道歉信出圈:多隻基金產品淨值腰斬,“霸榜”私募冠軍創始人獨家回應來了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陳鋒 見習記者 邱利 北京報道

百億私募冠軍一封道歉信引起軒然大波。

“沒想到外界關注度這麼高。”正圓投資創始人、實控人廖茂林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出來道歉,主要是爲了安撫客戶,道歉信都是私下裏向客戶們挨個發的。但是,既然我們願意說出來,就是因爲我們敢於去面對這個事情。”

正圓投資作爲新晉的百億私募,爆紅次年旗下產品卻發生重大回撤。在《致投資者的一封信》中,因爲業績虧損慘重,基金經理戴旅京向投資者誠懇道歉。他表示,自己和家人的大部分積蓄,都在其管理的產品中,並且認購的大部分都是沒有預警和止損的產品,損失慘重。

私募冠軍多隻產品淨值遭“腰斬”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8月17日,正圓投資旗下有4只產品今年以來虧損率接近50%,分別是正圓日月當空、正圓錦衣夜行、正圓臥虎藏龍、正圓小夥伴,其年內跌幅分別爲54.73%、50.44%、53.04%、48.86%,而上述4只產品基金經理均是戴旅京。更爲慘淡的還有正圓日月當空五號和正圓進取三號,目前淨值均低於0.7元清盤線。

此外,廖茂林也在信中道歉,並且鄭重承諾,今年以來跟投戴旅京的2050萬元,在其所管產品淨值創新高之前不贖回。

私募實控人親自出面“認錯”實屬罕見之舉,對於《華夏時報》記者提問爲什麼要跟戴旅京一起出來道歉,廖茂林回應稱:“今年我業績很好,個人的產品在百億私募里名列前茅,但是一些媒體看到這件事情之後,把我的名字往上一掛,前面還帶個‘鉅虧’,一是公司沒能有效控制戴旅京擴張規模;二是平臺化步子快了一些,我有一定的管理責任。”

廖茂林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今年正圓絕大部分客戶都是掙錢的,正圓總規模一共160多億元,我本人這邊管理近120億元,這裏面的老產品基本上都是正收益。而戴旅京管理規模佔比是很小的,規模不到15億元,還不到整體的十分之一。

戴旅京持倉連續遭遇兩隻“黑天鵝”暴擊,廖茂林向《華夏時報》記者解釋稱,戴旅京管理的產品淨值下跌,主要原因就是他的風格比較集中持股,今年遭遇俄烏衝突和新一輪疫情,兩隻“黑天鵝”都疊加在了他持有的板塊上,才導致淨值大幅回撤。

而且基金經理戴旅京過往的風格相對激進,他的特色就是高彈性、高波動,他在2019年到2021年,整個產品歷史收益率是8倍。去年戴旅京三年期業績非常不錯,就開始爲他對外募集資金,公司忽視了背後的風險,產品規模快速擴張,又恰逢極端的市場環境,導致較多客戶遭受損失。

廖茂林向《華夏時報》記者反思道,戴旅京擴張規模的節奏激進了一些,心情急切了一些,如果按照我們原來的保守策略,應該把其規模控制在10億元以下。

廖茂林:未來三年要把正圓平臺做強

正圓投資連續多年摘取私募收益排行榜冠軍。據第三方平臺數據,截至8月17日,正圓投資旗下產品自2015年成立以來整體收益爲1603%,三年期、五年期業績基本在整體私募裏面排名前三。在2017年到2021年,這五年裏,正圓投資僅在2018年收益率告負,其餘四年收益率分別高達152.64%、97.52%、130.27%和85.75%。其中,業績最輝煌的三年是2019年到2021年,投資人收益高達7倍。

但是,到了2022年,正圓投資旗下的多隻產品業績今年出現大滑坡。上海蘭迪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馬佳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就目前的實際情況看,我國一些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風險管控體系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風險管控體系本身的完善方面,總體上還存在較大的完善空間;二是體系的執行力度方面,一些先進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雖然已經建立相對完善的風險管控體系,但是最終的實踐效果仍然達不到預期,究其原因是執行力度的不足。

“正圓業績過去都很好,我們根本不缺錢。”廖茂林向《華夏時報》記者坦言,“在去年市場最火的時候,我的產品是封盤的。如果不封盤,我們去年規模能夠做到200億元,但那時候我們覺得200億元的總體規模,太激進太擴張,所以停下來,就是爲了控制規模。我是從去年10月底停止募集,直到今年4月份,整體大盤暴跌之後,我纔開始又募集了幾期產品。”

儘管這一次平臺化遇到了挫折,廖茂林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未來規劃時稱,接下來我們的發展目標還是把正圓平臺化,只有平臺化這樣的蛻變,我們未來纔有可能實現上千億元的規模。

廖茂林表示,2018年到2021年,我們是一個快速做大的過程,但未來2022年到2024年,這三年裏我們要快速做強,所以接下來我們的考覈目標不是規模,也不是基金經理數量,最重要的是平臺要強。

編輯:嚴暉   主編:夏申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