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8月19日訊(記者 高萍)今日,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發佈《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2年上)》(以下簡稱“《半年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銀行理財市場存續總規模達29.15萬億元,上半年累計爲投資者創造收益4172億元,其中,理財公司累計爲投資者創造收益同比增長1.65倍。

“2022年上半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我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堅持嚴格落實監管要求,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不斷強化金融服務、養老保障功能,增強服務實體經濟水平,滿足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整體呈現穩中向好態勢。”對於上半年銀行理財市場,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總裁成家軍如是表示。

展望2022年全年,業內人士預計,理財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萬億元,投資者超過1億個。此外,在低波動高收益資產十分稀缺的情況下,業內認爲,銀行和理財公司如何在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這一不可能的三角中做好動態平衡,將是一個長期的巨大挑戰。

淨值化程度持續提升 上半年累計爲投資者創造收益4172億元

《半年報》顯示,理財市場規模穩步增長,淨值化程度持續提升。

截至2022年6月底,理財產品存續3.56萬隻,存續餘額29.15萬億元,同比增長12.98%。上半年,新發行理財產品1.52萬隻,累計募集資金47.92萬億元。作爲資管新規過渡期正式結束後的第一年,2022年上半年理財業務轉型持續深化,淨值型產品存續規模及佔比均已達到較高水平。截至6月底,淨值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27.72萬億元,佔比超95%,較去年同期增加16.06個百分點。

“從產品結構看,淨值型理財產品佔比已經達到95.09%,已經成爲絕對主力,理財產品結構更加優化。”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理財產品收益是投資者關心的話題。根據報告,2022 年6月,理 財 產 品 加 權平 均 收 益 率 3.61%,較 去 年 同 期 增加 9BP, 高 出 1 0 年 期 國 債 收 益 率83BP。

2022 年上半年,理財產品累計爲投資者創造收益 4172 億元。其中,銀行機構累計爲投資者創造收益 2103 億元;理財公司累計爲投資者創造收益 2069 億元,同比增長 1.65 倍。

與此同時,銀行理財也不斷吸引新的投資者。2022 年上半年,理財投資者數量持續增長,截至 2022 年 6 月底,持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爲 9145.40 萬個,較年初增長 12.49%,同比增長 49%。2022 年上半年,持有理財產品的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的數量較年初均有所增長,整體結構上仍以個人投資者爲主,截至 2022 年 6 月底,全市場持有理財產品的個人投資者數量爲 9061.68 萬人,佔比 99.08%;機構投資者數量爲 83.72 萬個,佔比 0.92%。

“2022年是資管新規全面實施的第一年,上半年,面對內外部多重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金融市場波動加劇,銀行理財在經歷短暫回調之後繼續穩健前行,成績來之不易。”董希淼稱,一季度銀行理財經歷少數產品“破淨”等影響,理財產品存續規模一度比年初有所下降,但二季度迅速企穩回升,重回29萬億元之上。預計全年理財市場規模將突破30萬億元,投資者超過1億個。

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明顯 做好不可能三角中的平衡是挑戰

從報告來看,上半年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明顯。個人投資者中,數量最多的是風險偏好爲二級(穩健型)的投資者,佔比爲 35.51%;由於上半年市場經濟環境相對震盪,理財投資者整體投資風格更趨於保守,風險偏好爲三級(平衡型)、四級(平衡型)和五級(進取型)的投資者數量佔比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分別減少 1.81、0.34 和 0.22 個百分點。

整體看,投資者投資理財產品主要集中在一級(低)和二級(中低)風險等級上,合計超過90%,且一級比例較年初上升4.94個百分點。另外,從理財產品類型看,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存續餘額同比增長20.22%,佔比93.83%;權益類理財產品存續餘額同比下降5.69%,佔比僅爲0.27%。

另外,《半年報》披露的銀行理財投資結構顯示,理財產品資產配置以固收類爲主,投向債券類、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餘額分別爲 21.58 萬億元、2.27 萬億元、1.02 萬億元,分別佔總投資資產的 67.84%、7.14%、3.21%。

近年來,理財產品投資組合變化相對穩定,配置債券類等標準化資產規模不斷增加,資產配置結構逐步調整。從上半年數據來看,權益類資產佔比有所下滑。《半年報》顯示,截至 2022 年 6 月底,理財產品持有債券類資產佔比較去年同期增加 0.53 個百分點;持有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佔比較去年同期減少 5.94 個百分點;持有權益類資產佔比較去年同期減少 0.87 個百分點。

董希淼指出,銀行和理財公司從客戶需求出發,根據市場變化,適時主動調整產品及投資風格是對的,近期也有少數理財產品提前終止運作。但在低波動高收益資產十分稀缺的情況下,如何在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這一不可能的三角中做好動態平衡,將是一個長期的巨大挑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