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社

8月中旬,川中丘陵溝壑之間,熱浪撲面。

行走在四川安嶽縣思賢鎮清泉村,稻田深處傳來一陣陣收割機的轟鳴聲。一眨眼工夫,一大塊稻田裏的水稻便被收完。待收割機停在路邊,村民們快速地圍上去,用編織袋裝好稻穀。

清泉村裏的稻田多位於溝壑之間,玉帶似的農村公路穿行其間。進入收秋以來,機器逐漸成了收割水稻的“主角”。

記者來到村民鄧素英家的稻田裏,七八名村民正在地裏幫她一起收割水稻。他們扛起一袋袋稻穀,穿過一段小路,放到不遠處的麪包車上。

“請外人還得開工資,還是大家互相幫襯更划算。”鄧素英說。

鄧素英(右)和村民將收割機收好的稻穀裝袋。新華社記者 唐文豪 攝

但幫法和以前不一樣。鄧素英回憶:“以前用鐮刀割,幫一家怎麼也得用兩天的時間,現在人跟着機器走,一會兒就收完了。”兒女都在外地,在大夥兒的幫助下,她家當天收割3畝水稻只用了兩個小時。

在稻田邊,村民蒙高敏贊同地點了點頭,插話說,她還用過“打穀機”,一人彎腰用手不停地搖着把手,把手連着鑲滿鐵絲的滾筒,另外幾人把水稻一小捆一小捆地放在滾筒上“刷”。“有了收割機,最大的感覺就是沒那麼累了。”

“現在種地好方便,耕地、插秧、收割都機械化了。”一名村民告訴記者,如今村裏還有了農機專業合作社,旋耕機、插秧機、收割機樣樣齊全,農忙時一個電話,機器就開到地裏。

劉衍進駕駛收割機收割水稻。新華社記者 唐文豪 攝

記者看到清泉村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衍進時,他正駕駛着收割機穿梭在一家村民的稻田裏。

幾年前,從部隊退伍的劉衍進選擇回家,和父親劉凡強一起開農機。劉凡強是農機教員,2013年在他的帶領下,村裏成立了農機專業合作社,不忙時他還教外村村民開農機。

和往年相比,今年秋收遭遇高溫天氣。記者在稻田裏行走,不一會兒汗水就浸透了衣服。

這也是劉衍進最難熬的時候。他早上5點多就駕駛收割機出門,一直忙到深夜才收工,有幾天甚至幹到了凌晨。他和合作社的另一個農機手輪換着開收割機,沒一會兒就要用毛巾擦去臉上的汗水。

安嶽縣是糧食生產大縣,2021年糧食播種面積215.4萬畝,總產量74.5萬噸,面積和產量均位列四川省第二位;2022年完成糧食播種面積217萬畝,其中玉米58.6萬畝、水稻59萬畝、大豆27.2萬畝。

劉衍進說:“現在國家這麼扶持農業,我們合作社肯定能越做越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