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有多熱?相信南方多省尤其是川渝地區感受尤爲強烈。隨着高溫蔓延,不僅是我國,歐美高溫、山火、野火不斷,全球都陷入一片炙熱。在繼西班牙因高溫死亡超2000人後,目前歐洲多國已發佈極端高溫預警,即將迎來新一輪熱浪。而我國中央氣象臺也已經連續27天高溫紅色預警,預告高溫繼續。

如果說高溫只是前奏,那麼隨之帶來的乾旱、斷流、乾涸才更爲可怕!據統計,全國68個國家站高溫破極值,四川遭遇10年來最重旱情。而重慶久居高溫榜,已有51條河流斷流,24座水庫乾涸,甚至600年前的摩崖造像也因爲水位回落重見天日。此外,長江流域多省乾旱武漢段水位較歷年同期日均值低了兩層樓以上,創歷史同期最低水位。

川渝連續霸榜

川渝連續霸榜

不過好消息是,爲了應對長江流域的高溫、旱情、斷流現狀,水利部專題會迅速調度:以三峽水庫爲核心的長江上游梯級水庫羣和洞庭湖“四水”、鄱陽湖“五河”水庫羣爲下游補水。

三峽水庫開閘放水是自從高溫持續以來很多人關心的點,那麼此次聯合調度能否緩解長江流域多省乾旱呢?當然,也有很多人關心的,爲什麼沒有“南水北調”調換,“北水南調”呢?下面和魔方一起一一瞭解。

三峽水庫現如今如何了?聯合調度能否“根治”長江流域多省乾旱

三峽水庫總面積1084平方千米,覆蓋湖北省、重慶市等21個縣市1711個村莊。在2020年11月完成整體竣工驗收後,2021年9月開始正常運行後的首次蓄水,1個月時間三峽水庫就蓄至正常蓄水位175米。今年6月,三峽水庫、溪洛渡、向家壩聯合生態調度試驗順利完成,三峽水庫防洪、航運、發電、抗旱調度等能力之外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也得到充分驗證。

那麼三峽水庫現狀如何了呢?據悉,在8月11日的時候三峽水位爲147.31米,入庫流量在12500立方米/秒,出庫流量爲11900立方米/秒。單就這一數據來看,在騰出空間防汛的情況下,距離正常蓄水位有一定的水位差屬於正常,相對來說控容還比較理想。最新消息稱,三峽和長江上游梯級水庫羣、洞庭湖“四水”、鄱陽湖“五河”水庫羣在16日一起聯合調度補水已經向中下游補水約53億立方米。

但不容小覷的是,按照計劃,調度三峽水庫向長江中下游補水,需要控制水庫水位在21日不低於146米。而按照測算,這意味着在這5天之內通過金沙江下游梯級水庫接續爲三峽水庫補水,長江上游水庫羣將向中下游補水大約10億立方米。

而根據最新的三峽水庫統計,近段時間入庫流量都在不斷走低。僅僅才過5天,16日的時候入庫流量爲12000立方米/秒,出庫流量則比較波動,最大時候可達到22400立方米/秒。相比之下,入庫流量小出庫流量大。

“屋漏偏逢連夜雨”,今年又遇見罕見的“汛期反枯”,長江多處水位呈現歷史以來最低。而專家們預測未來乾旱形勢依然嚴峻,甚至今年可能出現“夏秋連旱”。因此總的來看,三峽水庫想保持現有入庫流量其實並不容樂觀,更別談憑一己力挽狂瀾長江流域乾旱大局。但一直按照水庫羣聯合科學調度的方式,相信緩解乾旱情況不成問題,而“根治”或許還是需要看“天時、地利、人和”的綜合效果。

北方強降雨來襲,爲何不選擇“北水南調”?

衆所周知,今年因爲副熱帶高壓連成片形成暖高壓帶造成我國“高燒”不斷,直到目前乃至未來長時間南方都仍將處於高溫、乾旱狀態。而北方,由於副熱帶高壓紋絲不動,背刺短波槽低層的偏南低壓急流與之頻繁碰撞,因此將會迎來頻繁的降雨天氣。

那麼問題來了,如今南北方天氣狀況差異巨大,爲何不在這時選擇“北水南調”呢?首先,從南水北調工程的本質來說。從1952年開始提出一直到如今,修建成本超5000億但依舊尚未全面通水。其目的是保障北方的基本生活用水,而非用於防洪、抗旱。況且地勢上相對來說二級階梯往三級階梯也相對容易,要是反向而行豈不是耗費能源更多,得不償失?

其次,從南水北調工程的本身容量來說,南方乾旱或者是遇到洪澇通過該工程的施救只能說是杯水車薪。畢竟南方各省是一個全覆蓋的大範圍,而南水北調受益的地區卻是特定的,這也是就算該工程經過某城市但卻並不能真的使用。反方向來看,亦是如此的,根本難以解決南方的旱、澇問題。

最後,其實也是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北方雖然降水多,但是部分地區地下水超採嚴重。最新的地下水資源勘測表明:95%都分佈在北方,南方僅佔5%,但是並非人們所需的所有淡水資源都來自地下水,總體上北方還是比南方更缺水。而北方尤其是南水北調的重點地區爲華北地區,本就缺水,且其他不少沿線城市已經將“南水”作爲主要水源,因此哪裏還有多的水用於南調呢?

總結

總而言之,確實網友們熱議的“北水南調”是個好想法,不用再專門修建基礎工程,但是事實證明確實不可行也不現實。而三峽水庫以及長江流域水庫羣聯合調度方式抵禦乾旱其實也是比較少見,但這也同時凸顯出目前我國南方高溫、乾旱形勢的嚴峻。

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其實都有責任,都應該節能節電節水從生活點滴做起。也唯有積小成大聚散成團擰成一股繩,才能攜手共渡難關,保障全民生活生產基本需求。你們覺得呢?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