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柳鑫 王舟 科技日报记者 过国忠

全球医疗器械产业已进入“黄金发展期”,如何抢抓新机遇、加强顶层设计、集聚创新资源、加快关键技术攻关、推动规模化应用、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8月19日,来自业界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相聚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江苏宜兴,参加以“智创医疗、‘械厚’宜兴”为主题的2022国际创新医疗器械(宜兴)生态峰会,共商我国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

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徐景和看来,加快发展医疗器械产业事关国计民生,也是我国重点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健康意识增强等多种因素驱动下,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呈现持续高速发展趋势,已成为世界潜力最大的医疗器械市场。

徐景和介绍,近10年来,我国针对高端医疗器械装备短板,重点规划建立了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两个医疗器械审评检查分中心以及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合作平台和生物材料创新合作平台,集中力量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了一批技术装备瓶颈,基本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目前,已建有29家医疗器械重点实验室、有173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据悉,到2025年,我国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将达25800亿元,其中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13000亿元,占比超过50%。

碧迪医疗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邓建民认为,全球医疗器械产业蓬勃发展,临床上以前主要靠药物,现在越来越多采用器械进行诊断与治疗。尤其是面对疫情、传染病和心血管病等高发,如何快速诊断是关键,人工智能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高质量创新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核心。行业要注重加大研发投入和资本支持,科研机构要关注临床需求,寻找本土企业、临床专家、政府智库等合作投资机会,多方携手共建本土医疗器械产业链。”邓建民说。

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田丰介绍,江苏的医疗器械产业起步早、发展快。近年来,江苏推出了相关扶持政策,并实施了专项提升医疗器械产业行动计划,为发展高端医疗器械注入了新活力。目前,已拥有医疗器械企业4300多家。

近年来,宜兴市更是抢抓机遇、借势借力,瞄准医疗器械、特医食品、康养医疗、生物制药等方向,出台生命健康产业“十四五”规划、搭建多方合作交流的高端平台,构建相关产业链工作专班,已引进79个产业相关项目,总投资超500亿元,新建5个超70万平方米科创载体,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以及加快创新国际化的重要支撑。

“此次峰会,我们立足国际化视野、突出大创新背景、着眼全生态发展,旨在集聚国内外医疗器械领域生态圈的科创资源,搭建产业、技术、资本等多方合作交流的高端平台,打造一场精彩纷呈、务实高效、协同创新的行业盛会,推动宜兴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发展。”宜兴市委书记封晓春表示。

峰会上,宜兴市发布了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政策,其中创新医疗器械研发项目最高可获补助500万元、国际一流机构在宜兴建设创新研发项目及成果转化项目最高可获1亿元支持、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研发中心最高补助1000万元等。

宜兴还与碧迪医疗、阿斯利康、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南京工业大学、长三角健康产业联盟等达成战略合作,并有总资金超80亿元的21只产业基金、平台载体、医疗器械研发和智能制造等项目集中签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