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霜 上海报道

8月29日,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发起主办“2022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评价指数发布暨第二届中欧资产管理论坛”发布了《2022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评价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同时,多位来自监管、业界、学界的专家对上海的“全球资管中心建设”分享了观点和建议。

上海集聚要素,助力资管中心生态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在会上指出,人民银行、外汇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上海资管中心建设,从金融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机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等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比如,将多个重要金融基础设施设在上海,为金融资产高效配置提供良好平台。支持上海率先开展QFLP和QDLP试点,吸引大批国际知名资管机构在沪发展。

他强调,去年年底,资管新规过渡期平稳收官,资管行业步入提质升级的新阶段。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居民的财富保值增值与养老保障的需求日益增加,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都为资管行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陆家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点地区,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陆家嘴管理局局长肖健指出,目前,陆家嘴区域已经集聚了12家国家级要素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600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和30多万金融人才,拥有全市近60%的持牌金融机构,贡献了50%的金融业增加值。陆家嘴已经成为国内金融机构最集聚、金融体系最完备、专业人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资管规模增势迅猛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理事长汪泓认为,资本和产业联动在一起,只有资产管理和产业资本能够紧密的相连,中国的市场才能做大做好。而中国无论是航天工业、交通运输业,还是西气东输、算法指数、基础设施,都有长足的进步。

汇添富基金董事长李文认为资管行业目前北美占据主导地位,亚太区域发展迅猛。他介绍到,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资产管理规模占了半壁江山,达到54万亿美元;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正成为资管行业发展最迅速的地区,过去十年年化增长率达到17%。

他总结到,上海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发展,已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更成为名副其实的资管中心,也形成了五个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包括资管机构充分集聚;要素市场高度齐全;直接融资大力发展、国际化程度较高;金融科技加速推进。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与会计学教授赵欣舸也指出,今年全球无论是疫情,还是很多国家面临的高通胀和加息,包括地缘政治的影响,对全球整个资管行业造成了重大的影响,所以整体来看应该说全球资管的规模增幅出现了疲软。

但其中,资金还是在持续流入上海市场,所以上海上半年开放式基金的数量同比增长19%,净资产规模增长了20%,这个增幅在全球处于首位。此外,上海的另类资产增长也非常强劲,跟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两番。

与纽约、伦敦的差距在于供给端和业务端

《2022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评价指数报告》显示,纽约仍以绝对优势领跑全球资管中心,伦敦、波士顿、新加坡、香港紧随其后,芝加哥与上海并列第六,巴黎、多伦多、洛杉矶进入前十。

赵欣舸在解读《报告》时表示,上海和真正世界顶级的资管中心还是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距。首先,和纽约、伦敦相比,从规模上看,从供给端和业务端的差距明显。上海无论是股票市值、债市余额、期货期权的成交额,都只有纽约的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头部资管的资本机构的资本规模只有纽约的五分之一到八分之一。

其次,和新加坡、香港相比,短板主要还是集中在另类资产业务上,比如REITs,新加坡已经发展了二十年,REITs市值是上海17倍。

此外,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也指出,中国和纽约相比,有影响力的头部机构的短缺。全球前50大资产管理仍缺中国公司的身影,虽然有分支机构在中国开,但是总部机构前50大没有。从资管机构来看,上海的保险、公募较强,但是银行、信托、券商类较弱。

他认为,在资管新规实施,社会财富集结,科技金融等金融创新的强大驱动下,资产管理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迫切需要实行结构性改革,推动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规范透明、稳健高效,开放包容的资产管理体系。

此外,资产管理发展将重塑中国的金融结构。姜建清表示,“全球金融业通过原有的高资本消耗和重资产获得微薄利润的发展道路,无疑是不可持续的。新的竞争格局和新的产品品牌将更加看重于资产管理机构的长期稳定的回报、专业能力、诚信水平、透明度和数字化等服务质量“。

姜建清指出,风险管理是资产管理的难题。刚兑的时代已经过去,单纯的风险规避无法满足中国资产管理市场的需要,需要更加冷静的关心资产组合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之间的平衡,更加注重投资周期,克服投资习惯和净值化转型之间的关系。

短板如何补齐

姜建清也指出了中国资管行业发展的一些问题。“中国资管行业虽然发展前景很大,但是我们要对自己的实际水平有清醒的认识。当前在资管领域还是比较粗放,无论是立法、政策、监管都有长足的进步空间,合规风险较大,此外市场风险明显,风险定价机制还是扭曲的,客户需求分化加剧,部分资管机构经营管理方面存在了不少问题“。

他建议,要注重前沿的领域和部分细分领域的研究和投资者教育,提高投研能力和成熟的投资团队培养,注意加强资管机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专业行为规范标准。

对于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李文提出了六点建议。一是坚持责任担当,牢记资管行业的初心使命,包括积极践行服务客户的责任,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做到行业发展与投资者利益同提升共进步;二是坚持专业制胜,夯实资管行业的安身之本;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强化资管行业的发展优势;四是坚持对外开放,拓宽资本行业的发展格局;五是坚持长期主义,打造资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六是坚持合作共赢,打造资管行业的生态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