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李果 成都報道

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已成爲不少國內城市的新目標,並被認爲是以消費推動城市競爭力提升的方法之一。

從國際其他城市在消費方面的建設經驗看,能否給中國城市的建設工作提供啓示?國內城市具備了率先初步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條件嗎?爲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了波士頓諮詢公司董事總經理、全球合夥人郭屹。郭屹從三個維度分析了國際城市建設的經驗,並對未來中國城市的機遇進行展望。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存在三種模式

21世紀:目前中國大概有20座城市都宣佈要培育和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爲什麼這麼重要,你是如何理解這一概念的?

郭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這一概念的提出,代表着我們對國際級大城市的功能的理解進一步具象,可以說成爲“消費中心”是國際上一些一流城市的標配,這些城市往往都擁有很強的消費資源集聚能力,同時能夠在一國乃至全球的消費市場中佔領制高點。

通過去建設國際消費城市,可實現對消費者的行爲進行引導和帶動。只有消費、特別是國際性的消費被拉動起來後,對本國的國民經濟纔有一個更好的帶動作用。

21世紀:如果要衡量一座城市是否是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可以從哪些維度入手

郭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從整體來看包括三方面維度,第一是城市自身的,特別是軟實力維度的體現;第二是國際化網絡或者國際化程度的維度;第三要看這座城市是否有足夠的市場空間,比如我們經常說的城市羣,若沒有較高能級的城市羣在背後支撐,單一城市很難成長爲真正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具體來說,城市軟實力是指城市的產業競爭力,其中包括產業結果從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並在這一過程中展現出地方政府對服務行業或消費行業的重視程度,同時也包含一座城市整體治理體系逐漸趨於完善。

第二個維度考察的是一座城市與國際消費接軌、融合的能力,比如引入各類首店的數量,以及是否能與國際最新的消費潮流同步等。過去,我們主要推動第二產業、特別是生產製造業的供應鏈與國外融合,現在輪到第三產業,特別是要推動消費領域的供應鏈與國外融合。

第三個維度,任何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都並非僅憑一己之力打造,而必須要依託城市羣。只有在城市羣中確立了中心城市的地位,纔有可能成爲國際性的消費中心城市。比如在粵港澳大灣區或者長三角城市羣中,只有在這個城市羣裏面確立了中心的地位,同時通過城市羣的輻射,在國際上佔領一定的高地之後,纔有可能成爲國際的消費中心城市。所以這三個維度可以清晰的定義出什麼是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21世紀:在全球範圍內,有哪些海外城市目前可以稱之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他們在消費方面最關鍵的競爭力或吸引力在哪些方面?

郭屹:放眼全球,可以將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各國或各主要經濟體的政治中心城市或經濟中心城市,比如紐約、東京、倫敦、巴黎,這些城市在能級上已經是本國的制高點,所以其城市軟實力自然汲取了本國的精華。其次,正因爲這些城市是一國的政經中心,所以它的國際化程度也很高,同時這些國家都會圍繞自己的首都或者中心城市去建立城市羣。所以各國的“一號城市”或“二號城市”,從某種角度講天然的就具備了成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條件。

第二類是國際貿易體系中的樞紐級城市,比如新加坡、迪拜等,這些城市依託的不再是某一國或者某一區域的實力,而是以城市自身的地理區位條件爲基礎,聚集來自全球的各類貿易資源與要素,其中包括消費品與遊客的聚集,從而打造成另一個形態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第三類是依靠人才和產業的聚集而成長起來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比如硅谷、舊金山、波士頓等,這些城市不但是一國的區域級的經濟中心,更重要的是,它對新產業、創新人才有強大的吸引能力,並隨之匯聚了大量的新興產業的消費資源。

融入國際消費秩序至關重要

21世紀:你剛纔提到了三種不同形態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現在北京、上海、廣州等這些城市都發布了自己培育和建設規劃,如果進行對比,那麼中國的城市與現有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差別在什麼地方?

郭屹:首先我認爲,中國城市自身實力是在不斷提升的,因此GDP等宏觀經濟水平與國際其他主要城市沒有太大的差距,主要的差距還是體現在“消費中心”本身上,尤其是中國城市需要去探索並逐漸成爲一個成熟的消費中心城市。

中國有好幾個國家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等,這些城市未來需要做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快融入國際市場,過去我們建立了“世界工廠”,融入了全球產業鏈,但這主要基於工業品方面,未來要做的是將我們文化、城市品牌形象、營商環境、外資引入和運用規則等方面,做到更好的與國際市場無縫接軌。而且可以預計的是,這個融入的過程比當年的工業產業鏈的融入更加艱鉅,因爲其中涉及文化差異的問題,所以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時間。

第二,更重要的是在融入國際市場的過程中,如何將我們中心城市的消費氛圍、消費環境再提升一個臺階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與國外主要城市比,在物資生活上已經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但消費氛圍、消費環境的競爭力還不夠,比如我們吸引國際消費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政策還可以進一步提升,不應該設置過多的門檻,相當於負面清單的制度,進一步放寬准入條件。而比如深圳和杭州等城市,可以參考像舊金山、波士頓的模式,強調以人才的引入和聚集去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這些人才不僅是第二產業人才,還包括第三產業的科創、文創等領域人才。

第三點就是要提升產業生態鏈的競爭力比如深圳和杭州等城市,目前還是以製造業爲基底,城市競爭力如果要繼續往上走,就應該從設計端、發佈端、營銷端等更多方面的發力,形成消費產業完整的閉環生態鏈。

21世紀:按照上述的認識,中國有哪些城市可能會是第一批真正成長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判斷的依據是什麼?

郭屹:第一我比較看好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這些的GDP規模比較大,在地理單元上可帶動“北方城市、東部沿海城市和南方沿海城市”的共同突破與發展,且這三個城市背靠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龐大的消費腹地。對於未來,誰能夠在國際消費秩序的融入上率先取得突破,誰就能夠更好、更快的成長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第二是類似擁有新加坡或者迪拜等樞紐條件的城市,比如國內已經率先開展自貿試驗區建設的、並擁有較強競爭力的空港或海港資源的城市。比如對於海南而言,以新加坡或迪拜爲樣板,對國際旅遊消費島的建設是值得長期堅持的。目前海南從政策上得到了大量的鼓勵和支持,但海南主要的問題是如何增強自身的軟實力建設,能夠將自身消費品供給端實力提升起來,從而真正成爲能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一個樞紐。

第三是擁有對創新人才和創新企業匯聚能力的城市,比如深圳和杭州等也有希望成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這裏的有很多高學歷的年輕人才,也不斷湧現出很多創新創業公司,它們能共同創造出很多新的消費場景和新的消費產品。但是目前存在的問題是這些城市的消費產業發展的內在邏輯需要加強建設,以更積極主動的提升自己的城市的等級,並去融入到國際消費秩序中去。

21世紀:剛剛你一直在強調國際消費秩序,這一點請再多解釋一下。

郭屹:在國際消費產業中,國際消費秩序本身就存在一個產業鏈。這個產業鏈不像第二產業那樣,擁有非常清晰上下游關係。它包含消費品品牌的宣傳平臺、設計平臺,也包括消費首發的平臺。這個秩序在國際上已經形成了它既有的體系,中國城市要做的是一方面融進去,第二方面去去打破秩序,某種角度來說是形成我們自己的、並獲得國際市場認可的秩序。

比如我們去打造國際消費品的首發平臺,比如去建立一項消費品的設計人才聚集地,再比如形成一些創新消費概念的培育基地等等。用一句話補充,目前提出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與過去提出的國際一流城市相比,其實是體現出政府在城市治理方面的一個演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特點更加鮮明,訴求更加的有針對性。伴隨着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未來可能我國還可能會出現國際文化中心城市,或者說某種單項產業的國際中心城市,我認爲這其實是中國未來的國際化城市建設的一個非常趨好的方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