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防範猴痘輸入性風險,專家建議把好這兩道防線

繼猴痘疫情成爲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後,中國疾控中心也在9月19日發佈了重慶1例境外輸入猴痘病例的具體信息。該病例中的猴痘病毒 (China-CQ202209)屬於西非系B.1支,且與6月21日採集的德國病毒高度同源。

另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發佈的報告,從2022年1月1日到9月15日,全球103個世衛成員國已累計報告猴痘確診病例60320例,疑似病例525例,其中包括23例死亡。

面對猴痘病毒的輸入性風險,我國如何建立起一套有效的預警、監測體系?

防範輸入性風險

對於猴痘病毒的診療、防控,國家衛健委分別於今年6月14日、7月1日在官網發佈《猴痘診療指南(2022年版)》(下稱《診療指南》)《猴痘防控技術指南(2022年版)》(下稱《防控技術指南》)。

其中《防控技術指南》提到“在排查新冠病毒感染的同時,各地應主動對入境人員進行猴痘病毒排查,特別是入境前21天內有猴痘疫情報告國旅居史的人員,密切監測出疹情況,發現可疑人員或疑似病例,應按相關規定及時報告轄區疾控機構並轉送定點收治醫療機構”。

“猴痘病毒的監測、預警有兩道防線,其一是口岸城市(入境管理),其二是所在社區(日常處置)。”一位傳染病防控專家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

該專家告訴記者,在口岸城市,由於輸入性人羣較多,因此需要在下階段嚴格做好猴痘病毒防控與監測,其他城市則暫無必要,“詳細來說,入境人員需要做好有無皮疹、相關症狀的主動健康申報,而海關人員也需要有一定能力來肉眼識別皮膚、軀幹等有無皮疹。此外,基於猴痘病毒的平均潛伏期在7~8天,因此,入境人員在‘7+3’的酒店隔離期間,也需要每日做好相關健康申報。”

在社區,目前特殊傳染病的報送體系已經完善。比如,由當地醫生上報至疫情辦公室、疫情辦公室上報至醫院、醫院上報至轄區內疾控部門,整個採樣、擴增、提取和分析的時間通常最快在3~4小時內就可以完成。

“當然,疫區歸國人員在回到社區後,也要注意自我健康監測,一旦出現皮疹等症狀,應主動就醫,並告知接診醫生疫區旅行史。”該專家說。

如何進一步早發現、早診斷?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盧洪洲團隊建議,應注重建立監測預警體系,尤其是在皮膚科、性病科等相關機構設立哨點,這有利於猴痘病例的早期發現和密切接觸者追蹤。團隊強調,目前雖不建議對主要高危人羣男男性接觸者(MSM)進行大規模疫苗接種,但強烈建議加強對其艾滋病毒(HIV)感染狀況的監測。

檢測試劑和疫苗研發

猴痘病毒的檢測試劑、相關疫苗研發將如何進行?

上述《防控技術指南》提出,“涉及活病毒的操作,如病毒培養、未經培養的陽性或疑似陽性樣本滅火、檢測等需要在BSL-3及以上實驗室開展。採用滅活管採樣或使用其他有效方法滅活後的樣本可在生物安全二級(BSL-2)實驗室或PCR檢測的專門區域或房間進行”。

“目前,國內二級以上的醫療機構基本都具備了猴痘病毒的檢測能力,包括相關的PCR檢測設備也都有,配備一些猴痘相關的檢測試劑就可以立刻開始操作了。”上述專家告訴記者,由於國內此前尚無猴痘病例,相關檢測試劑盒的臨牀試驗難以開展,因此,國內僅有3~4個廠家生產檢測試劑,且產品仍以出口海外爲主。

爲進一步規範猴痘檢測試劑盒相關注冊、申報事宜,國家藥監局器審中心在7月15日發佈《關於發佈猴痘病毒核酸檢測試劑技術審評要點(試行)的通告(2022年第31號)》,該文件爲企業在國內註冊、申報相關產品提供準備及撰寫上的參考依據。

“實際上,對於傳染病的檢測試劑、疫苗、藥物等產品的佈局,我們(國家)多年來按照其風險等級有一定的戰略儲備。對於猴痘病毒,要從它後續的輸入性風險和態勢,來判斷是否要啓動疫苗研發。”上述專家說,尤其是疫苗研發,需要考慮其投入、將來可能適用的人羣範圍等。目前全球僅有一家丹麥疫苗製造商Bavarian Nordic獲批猴痘疫苗的生產。

此外,病毒學專家常榮山提醒,一些海外研究顯示,猴痘病毒感染者的症狀會先從男性隱私(生殖器)區域先出現,再涉及到面部、手部皮膚,這會給猴痘病毒的日常監測、患者主動申報帶來一定難度。而從猴痘病毒的歷史、地域分佈、毒力、致病性和病死率來看,“這一病毒不會造成大流行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