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丨 新浪科技 周文猛

在經歷了股東解禁後股價下跌超70%後,商湯科技又一次站到了風口邊緣。

近日,商湯科技傳出公司裁員事宜。據此前報道,此輪調整中,商湯科技核心業務——智慧城市事業羣成爲了重點波及領域,該事業羣約500人離職,削減比例達25%以上,甚至於有業務團隊被整體裁撤。

在隨後的回應中,商湯科技方面對新浪科技表示,“今年截至目前,公司員工總數略有增長。作爲一家快速發展的科技創新企業,商湯會根據市場環境及自身狀況調整組織和人才結構,以更好地滿足業務發展。商湯整體業務發展正常,社會招聘及校招仍在正常進行中,公司的人才戰略未發生變化。”

輕描淡寫的回應,掩過了公司核心業務裁員的事實,但卻掩蓋不住商湯核心業務也開始裁員背後的隱憂。

商湯沒湯了?

在脈脈上,有關於商湯科技裁員的討論仍在繼續,網友們仍好奇地追問着,“哪個部門裁員了?裁員賠償是多少?”也有網友爆料稱,商湯此次裁員重災區爲智慧城市事業羣,裁員比例高達50%。另有原商湯科技員工表示,自己之前的部門,北京地區基本被一鍋端了。

熱議之下,商湯科技裁員的事實已無從辯駁。在與新浪科技的溝通中,商湯方面並未否認裁員一事。但也進一步強調,“在調整智慧城市業務的同時,商湯也正在加碼智能汽車業務。”據介紹,目前商湯智能汽車事業羣已有超1000名員工,同時公司也仍在推進人員招聘,並且在內部開放了轉崗機會,有自動駕駛等汽車相關經驗者均可申請加入。

當智慧城市業務已然面臨規模縮減難題,新的智能汽車業務,儼然成爲了商湯扭轉公衆注意力的“法寶”。然而,這真的能奏效嗎?

遍歷商湯科技發展史及歷年財報發現,自2014年湯曉鷗教授帶隊發表DeepID系列人臉識別算法以來,以智能安防爲主的智慧城市業務,便快速發展成爲商湯科技最爲核心的業務,且長期作爲商湯科技最爲核心的營收來源。

據商湯科技財報,2022年上半年,商湯科技智慧城市業務佔整體營收31%以上,營收佔比僅次於智慧商業業務,遠高於營收佔比僅爲9%的智能汽車業務。而在2021年,智慧城市相關業務爲商湯貢獻的營收比例,更是高達45%。

當營收佔比長期超過30%的核心業務開始裁員,商湯科技的處境,似乎沒那麼樂觀。

要知道,在此之前,2018-2021年間,商湯科技淨虧損額分別爲34.33億元、49.68億元、121.58億元及178億元。即使是在調整後,虧損淨額也達1.5億元、11.55億元、7.08億元及14.2億元。

而在今年6月30日,伴隨着商湯科技基石投資者和早期股東的解禁,其股價也曾單日大跌46.77%,從1月4日高點至今,商湯科技的股價累計已大跌74%以下,市值蒸發2000多億港元。

長期虧損背後,折射出的是商湯整體業務盈利難的通病。在基石投資人們也開始拋棄之後,盈利能力堪憂的商湯科技,也開始步入了裁員收縮規模的地步。

如何尋到源頭活水?

一邊是核心業務的營收下滑,同時出現人員及規模的縮減。另一邊,商湯科技的成本依然在增加。其中,居高不下的研發投入、不斷提升的銷售成本以及高管人員的天價薪酬,正在成爲公司無法避免的硬性成本支出,同時不斷削減着公司的利潤率。

據商湯科技2022年上半年財報,今年上半年,商湯科技營收14.15億元,同比減少14.3%。然而在支出方面,研發投入同比增加14.88%至20.35億元,成爲了主要的支出項。與此同時,商湯科技三名董事徐立、王曉剛和徐冰,薪酬總計達到11.92億元,佔到了公司營收84%。

收入的速度,遠遠趕不上商湯燒錢的速度。事實上,智慧城市業務營收下滑的背後,爲了尋找新的業務增長突破口,商湯科技也在積極地佈局新業務,同時推進新的業務嘗試。

在商湯科技近兩年來經常提及的智能汽車和元宇宙等業務之外,今年8月,商湯科技還面向C端消費者推出了新產品“元蘿蔔SenseRobot”AI下棋機器人。只不過作爲商湯首款面向消費者的產品,這款下棋機器人雖然請到了郭晶晶代言,但引發的市場反響並不強烈。

截至發稿,在天貓和京東平臺的旗艦店預售頁面,這款產品的月銷量也僅在百臺左右。同時還引發了大量無法聯網、功能雞肋、僞需求等負面評價。。。

對於商湯科技裁員一事,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並不意外。中歐資本董事長張俊對新浪科技直言:“這意料之內,情理之中的事”。也有業內人士評價指出,“傳統業務營收下滑,盈利遙遙無期,投資者失去信心,C端新業務又需要時間驗證,商湯科技正面臨着青黃不接的尷尬。”

早些年大部分AI企業過於重視估值以及論文數量,卻耽誤了在商業落地環節發力,在經濟環境好的時候,靠着政府項目和市場紅利,仍能做出一些成績,但在市場環境不好的時候,這一模式開始難以爲繼。

隨着AI技術的普及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不斷湧入AI這一賽道。目前,國內包括阿里、華爲等在內的一系列企業,都已具備了AI自研能力,一些傳統企業也開始基於開開源可得的AI技術能力,結合自身業務與場景打造自己的智能應用。AI領域的競爭,已經從技術比拼演化至場景、生態乃至於專業知識的競爭。

在夯實技術內功的基礎上,還是該形成自己的圈子能力,建立一些行業的護城河,而不是一味地追趕風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