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德國將和日本航空自衛隊首次在日本國內進行共同訓練。2021年11月份,德國海軍護衛艦“巴伐利亞”號曾停靠在日本東京港口。德日兩國軍事互動是否意味着德國將在亞太常態化展示存在?是否會進一步攪亂亞太地區安全局勢?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德國在亞太地區展示軍事存在的舉措和美國不同,對亞太地區的影響力仍然有限。

日本廣播協會(NHK)20日報道,日本航空自衛隊宣佈,德國空軍的3架戰鬥機將於28日飛抵茨城縣百里基地,與日方3架F-2戰鬥機進行共同訓練。這將是日本航空自衛隊和德國空軍首次在日本國內進行共同訓練。

德國擴大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活動在2021年就成爲話題,2021年11月5日,德國海軍護衛艦“巴伐利亞”號停靠在日本東京港口,這是德國艦艇時隔近20年再次停靠日本港口。

日本邀請德國到國內舉行聯合演習的目的很明確,日本2022年版《防衛白皮書》中曾提及:“包括盟國美國在內,以及德國等歐洲國家……都是在印太地區有着地理性和歷史性聯繫的國家。對於這些國家,我國在促使其更加深入地參與印太地區事務的同時,在該地區作爲合作伙伴與其協作,開展防務合作與交流,以便能夠實施比我國單獨行動更有效的合作。”

對此,軍事專家宋忠平2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日本的舉動值得警惕,“其一方面通過與北約國家合作,幫助美國推行其所謂‘印太戰略’;另一方面把中國作爲對手,作爲敵人,因此需要拉攏北約國家來共同對抗中國。”     

在飛抵日本之前的8月中旬,德國派出13架軍機參加在澳大利亞舉行的兩年一度的“漆黑行動”(Pitch Black)多國演習。路透社的報道稱,這是德國空軍在和平時代規模最大的一次部署,凸顯德國正在更加關注印太地區。德國空軍司令英戈·格哈茨稱,通過此次行動,德國空軍將向澳大利亞等合作伙伴發出明確信號:德國空軍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快速部署——即使要同時完成多項任務。格哈茨還說:“我們飛往我們的合作伙伴國家,不會向中國發出任何威脅信號。”

在被問及戰機是否會飛越南海和臺灣海峽時,格哈茨回應稱,戰機將使用民用航線,而且並無計劃經過臺灣海峽。他對記者說:“南海、臺灣——這些顯然是地區的分歧點。我們會在一萬米以上高空飛行,基本上不會觸到南海,我們將在國際航線上的移動。”

2021年12月15日,德國軍艦時隔19年後首次進入南海,“巴伐利亞”號是2002年以來首艘穿越南海的德軍艦艇。對此,德國國防部發言人表示,這艘德國軍艦在前往新加坡途中經過南海,預計整個航程將歷時數日,德國軍艦將“遵循一般貿易航線”通過南海。

談及德國打破常規向亞太地區派出兵力,軍事專家張學峯2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德國和日本在二戰時曾是軸心國成員,同時也是戰敗國,如今再次湊到一起進行訓練,難免讓人發生聯想。這兩國都在大幅增加軍費,都想在世界舞臺上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特別是德國此次成立空軍的分遣隊,先到澳大利亞參加“漆黑行動”多國演習,再到日本,還計劃到韓國,顯然是有意增加在亞太地區的介入力度。張學峯稱:“因此,不排除德國未來將這種聯合訓練常態化的可能。不過,現在德國對亞太的影響力仍然有限。此前德國參加 ‘漆黑行動’演習時,由於飛行時間長,德國的一些戰鬥機飛行員甚至是穿着尿不溼來的。這樣的德國空軍,恐怕只能發出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信號。”

宋忠平認爲,德國到亞太地區展示存在,背後是美國和北約在施壓,被迫釋放“和美國,北約站在一邊”的信號。從德國總理朔爾茨的多次表態可以看出,德國當前在中美之間謀求的是平衡,而不是選邊站:“德國的關注點在歐洲,德國其實並不贊同北約東擴。事實上德國一年派出幾次軍艦和飛機,而不是常態化在亞太部署兵力的舉措和美國常態化在中國周邊展示軍事存在是不同的。亞洲龐大的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是其切身利益。”

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 郭媛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