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國家發展改革委9月22日上午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生態文明建設有關工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副司長王心同在發佈會上表示,保障資金投入是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的重要內容和關鍵環節。我國通過多種方式籌措生態保護補償資金,加大對生態保護主體、生態保護重點地區的支持力度,激勵各方更好地履行生態保護責任。

一是中央補助資金額度不斷增加,自然生態系統和重點生態區域的保護力度不斷加強。我國建立了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加大對天然林、公益林的管護,年度安排中央財政資金300多億元。推進實施第三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年度安排中央財政資金160多億元。建立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制度,年度安排中央財政資金800多億元。積極探索開展溼地、沙化土地、輪作休耕等領域的生態保護補償工作。“十三五”期間,中央層面年度安排各類生態保護補償資金的額度近2000億元。

二是地方政府投入力度切實加大,着力破解區域性的生態問題。地方政府結合本地實際,在中央財政補助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對森林、草原等重要生態系統保護的力度。據初步統計,地方政府年度生態保護補償資金規模達近千億元,省級、地市級、縣級多層次共同投入的格局初步建立。

與此同時,地方政府圍繞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區域間合作。福建是第一個從全省層面探索建立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省份。按照水土保持法的要求,下游地區通過提高水費價格等籌集資金,補償上游地區,支持上游開展水資源保護、水土保持等項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國務院有關部門認真吸收借鑑地方的成功經驗。中央財政安排引導和獎勵資金,推動區域間生態保護領域合作共建;地方政府通過簽訂協議等多種方式,積累了很多“成本共擔、合作共治、效益共享”的流域生態保護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經驗。

三是社會主體參與生態保護的積極性不斷提高。一些水電、礦產資源開發主體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健全資源開發資產收益分享機制,通過股份分紅、項目扶持、電價優惠等多種方式,與項目所在地的農民、村集體共享收益,盤活了當地自然資源,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構建了綠水青山轉變爲金山銀山的有效途徑。同時,國務院有關部門積極搭建市場化交易平臺,推動社會主體參與水權交易、碳排放權交易和排污權交易,落實綠色金融等支持保障措施,有效推動資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王心同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地方持續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確保投入力度不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走向新的更高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