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首爾9月22日電 題:(中國這十年·他論)韓國商界人士洪彰杓:中國經濟質的飛躍令人刮目相看

中新社記者 劉旭

自1998年第一次外派到中國工作,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TRA)大中華地區總部總代表洪彰杓多年來輾轉於臺北、北京、上海、香港等地任職,“可以說,我經歷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城市和重要節點,見證了中國經濟從量變發展到質變的飛躍。”日前,洪彰杓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暢談他眼中的中國經濟發展路徑和成果。

“我和中國的緣分可以追溯到1986年上大學的時候,那時我主修漢語言以及中國文化,輔修貿易學,後來來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取得國際貿易專業碩士學位,後又在中國吉林大學取得國際貿易的博士學位,所以我的求學之路和中國密切相關。”洪彰杓告訴記者,“畢業之後,我順利進入KOTRA,在總社負責中國相關業務,後來又多次派駐到中國,在中國工作的時間加起來已經超過了16年,因此我的職業生涯也烙上了中國印記。”

“2002年10月第一次到北京任職的時候,我最先注意到北京大街上的汽車,有中低端檔次的車,也有比較高級的進口車,我感覺那時候的北京是在經濟發展的起步階段。現在我又回到了北京,再回頭去對比,用‘刮目相看’這個成語來形容最爲貼切。”洪彰杓說,“在過去的20年裏,中國取得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超越的快速發展,我爲能見證這段發展歷史而感到榮幸。”

在洪彰杓看來,中國的發展也經歷了不同的階段。“如果說從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發展是量化的增長,那麼到最近十年則開始進入質的飛躍。”洪彰杓具體舉例說,中國的產業結構有了革新性發展,對外開放的規模和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在科學高端技術領域也有了新的投資和投入。

洪彰杓以韓中貿易往來舉例說,在產品種類上,早年間都是以皮製品、服裝或者單價比較低的生活用品爲主營業務的韓國廠商到中國投資建廠加工,現在投資廠商則轉向半導體、鋰電池、顯示屏等高技術產品,並在中國建立了多個研發中心;在合作模式上,過去韓中合資的模式以韓國企業獨立外資投資爲主,但近十年來韓中貿易更多轉向韓國和中國企業共同經營的投資模式。

談及中國十年來經濟發展實現質的飛躍的原因,洪彰杓指出,一方面,中國在經濟的量變增長過程中提升了國家經濟發展形象;同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一系列合作框架也爲中國對外開放提供了很好的機遇和發展方向;此外,中國也順應全球經濟發展大方向,制定了更多適合中國現狀的未來經濟發展策略,比如“雙循環”的發展格局,以及針對氣候變化、人口老齡化、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的具體方案。“所以我感覺不管是內部經濟還是對外經濟,以及產業的各個方面,中國都在走向更高質量的發展。”

洪彰杓認爲,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主要經濟體之間經貿摩擦加劇等因素,給中國經濟帶來一定的影響。“但我也瞭解到中國政府爲了應對當下的經濟問題,提出了很多鼓勵性政策,也加大了很多投資和投入,我相信隨着這些政策的實施,中國經濟很快會恢復良性的循環,韓中之間的經貿往來也會更加密切,並走向更高質量的合作。”

洪彰杓的信心並非憑空而來。在疫情導致全球市場低迷的大背景下,韓國企業對中國的投資依然處在穩步上升的階段,同時中國對韓國的投資也在增加,去年中韓貿易額更是突破3600億美元大關。“我認爲投資並非單向選擇,而是雙向的互利決策。”洪彰杓介紹,爲了給韓中貿易“保駕護航”,KOTRA與中國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順應兩國貿易結構變化和全球經濟趨勢,不斷提升投資服務水平,並借韓中建交三十週年之機,舉辦一系列交流和紀念活動,爲雙方企業提供更多資源。“我相信韓中之間的經濟合作仍有很大發展空間,也相信中國經濟將繼續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我和中國的緣分還將繼續書寫下去。”(完)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