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商務部:包括歐盟在內的外國投資者持續看好中國市場,希望繼續深化對華投資

束珏婷表示,中歐互爲重要經貿夥伴,應堅持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基礎上推進務實合作。

9月21日,中國歐盟商會發布了《歐盟企業在華建議書2022/2023》,認爲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下降,但同時也表示歐洲企業仍希望抓牢中國市場。

對此,商務部發言人束珏婷在22日記者會上表示,當前,世界經濟面臨多重挑戰,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全球開放共識有所弱化。中國始終支持經濟全球化,堅定不移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爲各國企業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今年1-8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1384億美元,增長20.2%;其中,歐盟對華投資增長123.7%(含通過自由港投資數據)。這充分表明,包括歐盟在內的外國投資者持續看好中國市場,希望繼續深化對華投資合作。

她表示,我們也注意到,建議書提出,希望歐盟繼續積極主動與中國互動,並反對經濟脫鉤。我們認爲,中歐互爲重要經貿夥伴,應堅持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基礎上推進務實合作。中歐經濟保持密切聯繫和良性互動符合雙方企業和人民的利益。中方願與歐方繼續加強經貿政策溝通,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支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共同爲全球經濟復甦作出積極貢獻。

歐洲大公司持續投資中國市場

束珏婷表示,今年前8個月,歐盟對華投資增長123.7%。

研究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9月14日發佈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市場來自歐盟的外國直接投資(FDI)總額高於2021年和2020年同期,比2019年上半年的數據也略有上升。

該報告指出,過去四年中,歐洲在中國的直接投資總額中,歐洲在中國的前10大投資者的比重佔到近80%,比此前十年49%的數值要更高。來自德國、法國、英國和荷蘭的公司一直位居十大投資者之列,在汽車、化工、製藥、保險和消費品領域都有不小的外國直接投資。其中,瑞典的宜家、英國的帝亞吉歐或法國的安盛等公司持續在中國進行新的、大規模的投資。

該報告對歐洲大公司的持續投資解釋稱,例如德國公司通常位於資本密集型製造和工程行業,這些行業需要大量的固定投資。德國汽車行業表現尤其突出,約佔歐洲對華直接投資的三分之一。“這一比例在2022年上半年甚至更高,因爲德國汽車製造商寶馬將其在中國合資企業的股份從50%增加到75%。其他歐洲汽車製造商也正將資金投入新設施,以建造電動汽車,”該報告寫道。

報告指出,歐洲公司之所以願意深耕中國市場,一是因爲大型歐洲公司在中國創造了可觀的利潤,並相信中國市場在未來仍將有利可圖。二是這些公司還認爲,他們必須繼續投資,以保持與中國日益創新的國內競爭對手的競爭力,例如在電動汽車等領域。最後,大型歐洲公司正試圖通過更大程度的本土化來使其中國業務免受不斷上升的全球風險的影響。

中德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

22日的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及德國經濟部正在制定新的對華貿易政策,束珏婷對此表示,中國和德國互爲重要的貿易和投資夥伴。建交50年來,在中德領導人共同引領下,兩國堅持開放交流,共謀發展,以互利共贏爲原則,不斷深化經貿合作,取得豐碩成果,給兩國企業和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根據商務部網站消息,今年前8個月,從來源地看,德國實際對華投資增長30.3%(含通過自由港投資數據)。

束珏婷表示,當前,中德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今年1-8月中德貿易額達1550億美元,繼續保持增長;截至目前,雙向投資存量超過550億美元。中德之間緊密的經濟聯繫是全球化發展和市場規律作用的結果,這種經濟的優勢互補有利於兩國企業和人民,雙方都從務實合作中獲益良多。

束珏婷稱,中國將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爲與包括德國在內的各國擴大經貿合作創造更好條件。希望德方在對華經貿政策上秉持理性務實立場,更多傾聽業界呼聲,維護好兩國企業合作利益,避免人爲設置障礙和壁壘。中方願與德方一道,共同推動兩國經貿關係互惠互利、行穩致遠,爲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