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翁榕濤 廣州報道

券商板塊近日持續調整,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2日,非銀金融板塊在申萬一級行業各板塊中跌幅靠前,近5日下跌幅度爲6.71%,年初至今跌幅爲24.82%。

券商板塊爲何股價低迷,有市場分析指出,近期國務院出臺降低市場制度性交易成本的相關文件,鼓勵證券、基金等機構進一步降低服務收費,推動金融基礎設施合理降低交易、託管、登記、清算等費用。市場對國辦“降費”政策的過度擔憂以及股市活躍度持續走弱疊加,造成本週券商板塊大幅下跌。

對於多數上市券商而言,自營、經紀業務構成了收入貢獻的大頭,而經紀業務在上述背景下,其盈利情況可能受到一定影響。此外,根據上市券商披露的2022年中報來看,自營業務的表現亦不如人意,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整個板塊的業績。

據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梳理自營業務規模排名靠前的30家上市券商發現,上半年自營業務投資總收益爲548.08億元,與去年同期782.51億元相比減少了近30%,此外,自營業務平均收益率從去年同期的2.95%降爲1.85%。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爲,“券商股和市場整體的行情息息相關。在市場出現持續調整的背景下,券商股往往會放大調整幅度。”

自營業務整體收益率接近“腰斬”

從基本面上看,券商上半年業績普遍承壓,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即是自營業務收入下降帶來的拖累。

Wind數據顯示,上半年45家A股上市券商中,超70%的券商營收出現同比下滑,而淨利潤同比下滑的券商佔比更是達到了90%。

2022年上半年,上證指數下跌6.63%,深證成指下跌13.2%,創業板指下跌15.41%。從收入構成來看,在券商各大業務板塊中,自營業務與資本市場行情直接相關,成爲上半年券商收入縮水的“重災區”。

按照財務報表中“投資淨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來計算券商自營投資收益情況,可以發現中信證券上半年的自營投資收益爲96.61億元,是當之無愧的龍頭,在規模上遠遠拉開了和其他券商的距離,但也同比減少了8%。

而上半年自營業務收入超過30億元的,有中金公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申萬宏源證券、招商證券、中國銀河以及中信建投,其中僅有中國銀河證券一家錄得同比13.24%的增長。

下滑幅度較大的有華泰證券、國泰君安、中金公司和招商證券,分別同比下降了43.05%、37.44%、30.39%以及30.52%。

就整體收益率來看,超過90%的券商自營業務收益率出現下降,多數券商的收益率在1%-2%之間徘徊,平均收益率也從去年同期的2.95%降爲1.85%。

其中下降最厲害的廣發證券,從去年同期的4.99%收益率降爲0.68%,跑輸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

作爲上半年自營業務收益降幅最大的頭部券商,華泰證券自營非權益類證券及衍生品相對出色,造成自營業務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直投和跟投業務。

財報顯示,華泰證券旗下主要從事股權投資業務的華泰紫金投資公司上半年錄得營收-4.67億元,淨虧損3.93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淨利潤下降12.37億元;旗下主要從事科創板跟投業務的華泰創新投資公司上半年錄得營收-1.53億元,淨虧損-1.6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淨利潤下降5.73億元。

換言之,僅華泰紫金、華泰創新兩家子公司上半年帶來的虧損同比已增加了18億元。

方正證券副總裁崔肖在中期報業績發佈會上,談及券商自營業務在上半年受到的衝擊時指出,“上半年整個權益類板塊大家都知道是什麼表現,確實比較兇險。”

以招商證券爲例,受市場環境影響,其上半年公司自營業務成爲公司業績下滑的主要拖累項,其中,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由去年同期的8.82億元轉虧爲-7.81億元。

中航證券非銀金融分析師薄曉旭指出,“預計招商證券後續將持續調整業務結構,增加非方向性業務投資規模,持續做大衍生品做市、基金做市及場外衍生品等資本中介型交易業務,增強業績穩定性。”

但在自營業務普遍下跌的大背景下,也出現一些行業“黑馬”,比如收益同比增長102%的方正證券,收益突破10億元並衝進行業前十的平安證券,以及得益於去年基數較低,今年收益大幅增長34倍的信達證券。

方正證券上半年自營業務增長,其長期堅持的非方向性投資策略在市場下行週期起到了重要作用。

崔肖指出,方正證券不只是停留在傳統的自營業務上,而是早期便轉向投資與交易更爲多元化的收入格局,並逐漸摸索出屬於自己的戰略打法,即多品種、多策略、多模式的打法。公司致力於大額資產配置、非方向性業務及對沖業務佈局。

市場下行週期,更考驗機構的多元化投資功底。國聯證券管理層指出,上半年公司權益證券投資業務通過提前佈局、及時調整持倉品種,有效應對一季度以來的三輪調整,抵禦了市場的不利衝擊,同時抓住部分行業和個股二季度以來的反彈機會,整體實現扭虧,收益率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 

國泰君安非銀金融分析團隊認爲,市場調整影響下的投資收益率下滑是券商2022年上半年營收大幅下滑的主因;受益於居民增配標準化金融資產帶來的機構資產管理規模提升,機構業務將是下半年券商股阿爾法所在。

二季度券商自營持股變化

年初以來,A股在震盪中持續下跌,上證指數從3600多點一路下滑到2800多點,直到4月末開始反彈,到了7月份上證指數重新回到3400點,也因此第二季度成爲機構扭轉自營業務虧損的重要關鍵節點,持倉變化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場趨勢。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2日,共有530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出現券商的身影,以最新收盤價計算,券商持股市值爲587.49億元,而去年同期僅爲445.36億元,同比增長32%。

從券商自營業務持股數量情況來看,二季度末券商持股數量最多的前10家上市公司分別爲江蘇銀行、中信建投、ST康美、永泰能源、中國石化、上海萊士華夏幸福、龐大集團、恆康醫療、譽衡藥業,持股數量分別爲8.32億股、3.83億股、2.83億股、2.51億股、2.35億股、2.09億股、1.31億股、1.21億股、0.99億股、0.94億股。

上述10家上市公司大都僅有一家券商進入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僅有上海萊士一家,有中信證券和國泰君安證券都成爲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國泰君安持有8166萬股,而中信證券則是二季度新進增持1.26億股。

從增持榜單來看,二季度末券商加倉的前10家上市公司分別爲上海萊士、華夏幸福、東方集團、山東高速、天茂集團、方大特鋼、高德紅外、珍寶島、齊翔騰達、蘭石重裝,分別增持了1.26億股、5442萬股、4319萬股、1584萬股、1325萬股、1325萬股、1278萬股、821萬股、901萬股、778萬股、620萬股。

可以看出,第二季度券商增持的行業主要在醫藥製造業、運輸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金屬冶煉及加工行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等。

從減持榜單來看,二季度末券商減倉的前10家上市公司分別爲江蘇有線、桂東電力、恆康醫療、海康威視、水晶光電、奧瑞金、西部證券、新動力、川能動力、天邦食品,分別減持了7730萬股、6567萬股、6000萬股、4177萬股、2445萬股、2122萬股、1683萬股、1311萬股、1081萬股、1018萬股。

從申萬一級行業分類來看,二季度末券商持股最多的行業分別是非銀金融、銀行、醫藥生物、電子、計算機、電力設備,行業配置比重分別爲21.04%、10.88%、10.75%、7.73%、6.48%、5.05%。

就增持金額來看,券商二季度最看好非銀金融、半導體、白色家電、生物製品,期內分別增持22.35億元、19.39億元、14.6億元、14.33億元;最不看好計算機設備、化學制藥、通信服務、煤炭開採,期內分別減持20.21億元、9.2億元、7.37億元、6.65億元。

券商投資策略未來展望

近兩年A股行情波動明顯,自營業務也成爲券商業績表現的關鍵“勝負手”。也因此,接下來券商投資策略如何備受市場關注。

中信證券中期報告指出,未來公司股票自營業務堅持聚焦上市公司基本面,投資組合精選具備 Alpha 機會的科技成長搭配部分低估值穩增長,兼具成長和價值,同時注重以產業鏈研究爲切入點,加強跨行業比較研究。在量化分析和多元策略的探索和實踐上穩步推進,增強了對市場風格與行業輪動的適應和調整能力。

崔肖指出,方正證券以非方向性策略爲主的基金做市業務爲基石,正在擴展FOF、場外期權、收益互換等業務。還有最近正在佈局固定收益量化策略業務,正在逐步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鑿深護城河。

國聯證券指出,下半年,公司權益投資業務將着眼於中長期機會的佈局,進一步精選成長個股,並輔以定增、可轉債等策略投資模式,同時靈活運用倉位調節、期貨對沖等方式來實現風險與收益的平衡,穩健開展股票投資業務。

中銀證券在財報中表示,公司投資交易業務遵循“穩健進取”的總體戰略,權益投資持續加強投研體系建設,同時積極探索低波動盈利模式,穩步推進向多元化投資管理模式轉變,加強非方向性投資策略開發和運用。

“長期來看券商行業增長空間仍然廣闊,關注證券板塊超跌帶來的買入機會。”中信建投非銀金融分析師趙然指出,預計下半年券商板塊估值環境向好,主要依據是行業監管政策的邊際變化,上半年上市券商淨利自高基數同比下降29%,但各業務條線收入降幅環比收窄,其中投行領域馬太效應持續加強,隨着下半年全面註冊制制度落地加快,有望走出低估值修復行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