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期貨日報

作者:呂雙梅

法新社近日報道,今夏持續的旱情令美國棉花主產區得克薩斯州的花生產遭受重創,預計減產約六成。

得州棉花通常在3月至6月種植,8月至12月收穫。全美約四成棉花產自得州,而美國是世界上第三大棉花供應國,僅次於印度和中國。數據顯示,得州今年棉花預計減產58%。全美產量同比下降21%,創2015年以來新低。

得克薩斯農機大學棉花經濟學家約翰·魯賓遜表示,面對高溫乾旱,得州種植的棉花近七成遭棉農放棄,無人照料,比例之高前所未有。這意味着,得州今年棉花產量預計僅有325萬包,相當於此前5年平均水平的53%。

得州理工大學農業經濟學教授達倫則擔心,在該州的西北部,棉花是當地經濟的生命線,水資源稀缺,2022年的收成“可能是30年來最糟糕的一次”。考慮到全球紡織業連鎖效應和經濟受疫情衝擊等因素,達倫估計,此次旱情對當地經濟產生的損失約爲20億美元。

據美國《達拉斯晨報》報道,得州今夏出現破紀錄的單日最高氣溫,有40天的單日最高氣溫超過37.7攝氏度。如此旱情,不僅“烤焦”了許多棉農的生計,也打擊了人們對來年棉花收成的預期。在得州棉花主產地拉伯克,過去12個月降水量僅爲往年正常水平的大約一半,且降水來得特別晚,於事無補。

報道稱,30歲的歐爾曼在達拉斯以西3小時車程的阿比林附近種植了2000英畝的棉花,未灌溉的棉花甚至都沒有發芽,局部有水可澆灌部分,產量也得腰斬。歐爾曼估計,相較正常年份,他們今年產量會暴跌85%。雖然他與很多人一樣有相關的農作物保險,財務狀況還不至於撐不下去,“但身爲農民,幾乎什麼都沒法種的感覺真是糟透了”。

美國非營利組織“環境工作小組”的數據顯示,保險公司因旱澇災害導致的農作物歉收向美國農民賠付的支出,過去25年間增加3倍多。美國國會預算局提供的數據顯示,聯邦政府以納稅人補貼爲來源,支付全美作物生產大約60%的保費,剩餘40%由農民自付。

專家指出,通脹高企對美國棉農而言更是雪上加霜。一方面,種棉成本大幅上漲;另一方面,消費者可自由支配的支出減少,棉紡織品等相關產品的需求和購買量雙雙下降。達倫認爲,不僅棉農遭受大旱衝擊,相關企業、倉庫以及其他棉花經濟關聯部門同樣難以倖免。

國信期貨軟商品研究員侯雅婷表示,本年度美國經歷嚴重乾旱,導致美棉優良率持續維持在35%左右的低位,最終導致美棉的減產。從對市場的影響來看,美國農業部8月供需報告大幅下調美棉產量64萬噸至274萬噸,過於悲觀的預估數據在9月供需報告中進行了調整,對美棉產量上調了27.5萬噸。目前從價位上看,美棉乾旱導致的產量減少已經消化的較爲充分,後續需要關注收穫進度以及收穫期的天氣影響。

格林大華期貨棉花研究員王子健表示,棉花是美國得州當地主要的農作物,得州較爲嚴重的乾旱對當地經濟的影響很大。美棉減產在月度報告中已經有所體現,現在美棉已經進入到收割期,產量基本確定,而且乾旱導致新年度棉花質量下降,下階段美棉關注是下游消費,畢竟中國作爲美棉最大進口國,國內需求對美棉影響較大。國內進口量已經連續三個月在下滑,現階段內外棉價差大約在5000元/噸左右,除了有外貿訂單的紡織企業更傾向於使用美棉或者其他外國棉花作爲原材料,內銷紡織品對美棉的使用量在減少,而且美國服飾也處於高庫存階段,未來美國貿易商對服飾的需求也會下降。此外,印度進口量也逐漸增長,但是印度國內棉花成本過高,價格傳導不暢,印度現階段紡織企業開工率比中國國內還要低,再疊加訂單減少,未來一段時間印度對美棉的需求也會減弱。

弘業期貨棉花分析師王曉蓓表示,本年度以來,美棉主產區的乾旱一直困擾着市場,致使美農報告給出了42.9%棄種率,創近年新高。受此影響,美棉產量同比大幅下降,疊加本年度初的低庫存,導致2022/2023年度期末庫存處於低位,對美棉價格形成堅強支撐。不過,新作棉花生長已進入尾聲,天氣對產量的實質響已顯著下降。

對於棉花後市,侯雅婷認爲,美棉近期走勢受到宏觀影響較多,美聯儲持續加息,歐洲也面臨嚴重通脹問題不斷加息,這對於需求將產生顯著的壓制,棉價上行不易。但是美國以及巴基斯坦供應收緊,印度也面臨持續降雨或影響新年度棉花產量和質量,這導致國際棉價下行空間也較爲有限。

王曉蓓表示,從全球範圍來看,本年度棉花產量同比增加,而消費下降,但由於期初庫存的下降,最終導致期末庫存同比略降。全球棉花供給平衡略松,而美國棉花供給則處於稍緊狀態。受美棉整體供給喫緊影響,價格偏強。不過,亦不可忽視宏觀面對棉價的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