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重慶日報

蝶變:重慶鄉村從“面子”美到“裏子”

5年來累計創建市級美麗宜居鄉村1239個、最美庭院7.8萬戶

8月15日,巫山縣銅鼓鎮水流村,碧綠的稻田,錯落有致的民房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

近年來,巫山縣圍繞鄉村治理、人居環境、移風易俗等重點工作,結合各村實際情況,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村風民風明顯改變、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特約攝影 王忠虎/視覺重慶

鄉村之美,貴在環境。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市各區縣堅持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強力推進,大力開展移風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工作,引導農民羣衆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不斷推動人居環境美起來,推進鄉村文明和美麗鄉村建設,累計創建市級美麗宜居鄉村1239個、最美庭院7.8萬戶,鄉村從“面子”美到了“裏子”。

移風易俗

“積分制”激發鄉村文明新活力

“院壩長期乾淨整潔、無畜禽糞便,獲得5分。”“衣服晾曬在屋側,到手10分。”……近日,榮昌區清江鎮竹林村村委會辦公室熱鬧非凡,村幹部拿出一張張“人居環境積分考評表”,向村民宣傳積分兌換獎勵機制,引得村民爭相上前查看誰家得分多、誰家得分少。

爲激發鄉村文明新活力,榮昌區推廣運用鄉村治理“積分制”,將人居環境、興業致富、愛國愛家、遵紀守法、村規民約、鄉風文明等細化成分數,以村兩委爲實施主體,按月按次評分,羣衆可利用積分到積分超市換取生活用品,同時積分也將作爲榮譽激勵的重要依據。

榮昌區還在“積分制”中創新運用信息技術,比如萬靈鎮搭建“智村”微信小程序,直升鎮上線“小院家”鄉村治理平臺,實現在線積分申報、積分評定、物品兌換。目前,全區137個村中有77個村已實施鄉村治理“積分制”,充分調動了羣衆在鄉村治理事務中的積極性。

在渝北區古路鎮雙魚村,“積分制”同樣發揮着積極作用。在這裏,村民看到衛生“髒亂差”可以隨手拍,一經確認便可獲得獎勵積分,當事者則扣除積分。村民獲得的積分不僅可以換取生活用品,還可以在參評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等榮譽中獲得優勢。

“每一個積分對應的是具體的行動,村民更清晰地知道了什麼是文明事、怎樣做文明人,這比講大道理更容易讓他們接受。”渝北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正在成爲提升農民精氣神、助力鄉村振興的強勁動力,曾經的鄉風陋習、陳舊觀念也在文明行動中被一一破除。

2021年起,巫山縣依託文明實踐所(站)陣地平臺,探索建立文明實踐“德分銀行”。德分管理圍繞鄉村治理、人居環境、移風易俗等重點工作,結合村情實際細化內容、量化指標。在文明實踐“德分”管理制度引導下,羣衆意識明顯改觀、村風民風明顯改變、人居環境明顯改善,逐漸形成人人蔘與、共同奮進的良好氛圍。

榜樣力量

“小衆”帶大衆,架設文明“共建橋”

近日,南川區大觀鎮金龍村一戶農家小院裏,早早開起了院壩會。這天的會議內容是:黨羣雙向互評,評出本季度的優秀黨員和優秀羣衆。

在金龍村,這樣的評比活動並不新鮮,每季度的評比,在該村已連續開展多年。該村第一書記謝瑰玫說,通過互評互比,在黨員、羣衆間形成了相互監督的機制,進一步促進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同時也帶動、促進村民比學趕超的幹勁兒。

黨員趙小紅是金龍村一組的村民小組長,平日裏,他樂於助人,把村民的事情放心上,面對急難險重總是衝鋒在前。他多次在黨羣互評活動中獲得大家的認可,獲評“優秀”。

村民袁忠也是村民公認的“優秀”,他不僅自己家庭經營得好,鄰里關係也很和諧,還是村裏的熱心腸,村裏大事小事他都積極參與。

正是在這些黨員、羣衆的帶領下,金龍村的鄉風文明、鄉村治理得到了提升,成爲遠近聞名的鄉村治理典範和鄉村振興示範村。

爲了在移風易俗中形成文明共建局面,南川區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壩壩加油站、德善工作室,充分利用農閒、週末、飯後等時間,發動新鄉賢、致富能手、留守婦女、壩壩舞隊伍等,組建了巧農夫、“荷仙姑”“夜貓子黨建+”“文明‘一起舞’”等特色志願服務隊,開展“旅遊+”“巾幗巧學堂”、鄉村小喇叭、潔淨家園等志願服務6800餘場次,形成了互幫互助、和諧和美的鄉風民風。

觀念轉變

居民既是美麗鄉村建設受益者,也是參與者

“院壩環境好了,心情也更舒暢!”說到居住環境的改變,巴南區豐盛鎮王家村村民張如霞告訴記者,正是在鄰居們的帶動下,她下定決心美化自己的家園。

以前的王家村,家禽亂竄、院壩雜亂、垃圾亂堆現象很常見。在村裏的黨員幹部、志願者帶動下,村民陸續開始積極改造自己的房前屋後,種上花草、疏通溝渠、圈養家禽,亭臺樓閣、綠植茂盛、花卉盛開……一個個美麗庭院在王家村出現。

據瞭解,巴南區圍繞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與羣衆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中心環節,發揮農村羣衆主人翁意識,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同時,開展區級“宜居人家”、宜居院落評比活動,引導村民養成文明習慣。目前,已評選宜居人家200個、宜居院落20個、美麗庭院2500餘戶,2.5萬名羣衆投資投勞主動參與人居環境整治。

“今天屋裏屋外收拾了嗎?生活垃圾及時清倒了沒有?”近日,在梁平區梁山街道八角社區,村幹部正挨家挨戶進行環境衛生日常檢查。

“放心吧,院裏院外都打掃過了,村道我也順帶掃了。現在環境這麼好,不捨得弄髒一點點。”村民蔣和清說。

蔣和清說,村幹部和黨員志願者時常上門督促大家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衛生定時打掃、畜禽定點飼養”“勤洗、勤掃、勤撿”“陽溝院壩一碼平、柴火糧菜一展齊、鞋子帕子一條線”……經過多次宣傳普及,村民們已對環境整改要求熟記於心。

據瞭解,梁平區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將移風易俗納入“村規民約”的重點內容,將“十抵制十提倡”、鄉村治理各項事務轉化爲量化指標,對村民的日常行爲進行評價並給予鼓勵,同時開展“淳和、淳善、淳風、淳淨、淳樂”五大行動,在全區農村大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