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成本上漲!汽車供應鏈格局突變:日系企業承壓 中美零部件企業增長強勁

日前,福特汽車在其發佈第三季度初步業績預告時向投資者表示,由於通貨膨脹和供應鏈問題,該公司預計第三季度將額外產生10億美元成本。此消息一出,福特股價在9月20日暴跌12%,創下十多年來最大的單日跌幅。

因供應鏈問題而承壓的不僅有福特汽車。今年8月初,豐田汽車曾對外表示,受供應鏈問題造成的生產限制和原材料等成本上升影響,截至6月30日,該公司2023財年第一財季(自然年二季度)利潤接近腰斬。

但與汽車供應鏈相關的成本仍在上漲。有汽車零件供應商向外媒表示,由於能源、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供應商不得不全面提高對汽車行業客戶的零件價格。截止目前,有供應商已將零部件價格上調7%~20%。

除了原材料,汽車海運貿易的價格也在上漲。據彭博社報道,全球最大船舶經紀公司克拉克森研究服務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全球運送汽車和工業機械的貨輪日收入已飆升至約8萬美元,這是2000年以來的最高數據。

儘管全球汽車供應鏈依然承壓,但實現了有效成本控制的頭部企業卻發展勢頭強勁。《2022年汽車零部件企業收入百強榜》顯示,全球百強零部件企業的國別佔比變化顯著。其中,美系、中國零部件企業在錄數量增加,日系零部企業則因日元貶值和下游主機廠爲轉嫁經濟壓力及推進供應鏈變革,進一步壓縮採購價格,同步剝離低價值、低盈利、非“新五化”相關業務至相關零部件企業,導致日系零部件企業經營壓力增大、規模縮水。

“受汽車銷售恢復、技術轉型加速、貨幣相對堅挺等因素影響,中國及美國汽車市場整體向好。特別是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顯著提升,催生了新能源零部件的需求,也同步推動了零部件價值的提升。與此同時,有的零部件企業主動把握住了電動化、智能化的需求,積極開展產品線轉型升級,領先佈局智能駕駛硬件系統級別解決方案,提供電氣化創新產品,拉昇了自身的營收空間。”羅蘭貝格全球高級合夥人、大中華區副總裁鄭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百強零部件企業營業收入爲14780億元,同比增長12%;淨利潤爲535億元,同比增長18%。

“雖然在盈利性方面,受產業鏈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中國零部件企業淨利潤在2020年至2021年的18%增速,較2019年至2020年36%的增速有所放緩,但利潤率保持相對平穩。特別是在新能源板塊,2020年至2021年有數據披露的87家零部件企業在該板塊的淨利潤增幅達103億元,利潤率爲11.4%,位列所有業務板塊首位。”鄭贇對記者說,這與中國汽車市場的電動化浪潮持續深化密不可分,2021年我國乘用車新能源滲透率約達16%,今年8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首次超過30%,達到30.1%。

中國在電動汽車供應鏈中強勁表現已經引起外媒注意。英國《金融時報》在9月20日報道稱,隨着中國確立對電動汽車供應鏈的優勢地位,奮力追趕的歐洲汽車產業正面臨歷史上最大的挑戰之一。

據基準礦業情報公司預計,今年中國生產的鋰電池將佔到全球的76%,而歐盟將僅佔7%。

“伴隨着智能電動車的增長,軟件定義汽車的持續滲透,我們預計2025年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將超過34%,而智能座艙市場將以11%的速度增長至逾500億元,新車ADAS滲透率約達到65%。這將使得汽車產業下游對電氣化、輕量化、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智能座艙等高價值需求不斷增加,幫助中國有實力的零部件企業走向全球。”羅蘭貝格全球合夥人袁文博對記者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