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教育部:加強隱形變異培訓治理,17省份已建立社會監督員隊伍

自去年“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如何加強隱形變異培訓問題治理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話題。

9月23日,教育部官網發佈《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5403號建議的答覆》,答覆了“關於落實雙減政策持續深入開展隱形變異培訓問題治理的建議”。答覆中,教育部提到,教育部指導各地建立校外培訓社會監督員隊伍,浙江、山西、寧夏、江西、四川等17個省份已經建立了社會監督員隊伍。

在答覆中,教育部表示,校外培訓隱形變異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衆多部門職責,必須堅持綜合治理,才能確保治理成效。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已建立“雙減”專門協調機制,教育、市場監管、網信、公安、體育、文化和旅遊及其他相關部門就校外培訓進行單獨或聯合監管。同時,教育部指導各地建立校外培訓社會監督員隊伍,浙江、山西、寧夏、江西、四川等17個省份已經建立了社會監督員隊伍,拓寬社會監督渠道,廣泛發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校外培訓治理,及時發現和解決各地出現的共性困難和問題,推進羣策羣力抓治理。

教育部下一步將會同政法、網信等部門,積極研判校外培訓隱形變異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協調聯動,進一步健全綜合治理機制,提升治理效能。同時,教育部將持續開展校外培訓投訴舉報覈查處置和線上巡查等工作,按照“發現一起、處置一起”的原則,對隱形變異等違法違規行爲依法依規嚴懲重罰,形成警示震懾。

“教育部在執法中,明確提出按照屬地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則,日常執法檢查、一般違法案件查處以縣級爲主,嚴肅查處校外培訓隱形變異等違法行爲;明確要求各地要按照‘誰審批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壓實屬地審批部門和主管部門責任,加大對隱形變異等校外培訓的監管力度;同時要求壓實鄉鎮、街道責任,將校外培訓治理納入村(社區)網格化管理,讓隱形變異校外培訓無處遁形。”教育部還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各地認真落實《關於加強教育行政執法 深入推進校外培訓綜合治理的意見》精神,發揮好網格員作用,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問題發現、任務分辦、協同處理、結果反饋的校外培訓執法網格化工作機制,對網格員發現的隱形變異等校外培訓違法問題,及時流轉有關部門依法查處,確保問題線索查處件件有着落、事事有迴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