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实习生莫予滴 北京报道

9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促进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彭雪海在会上透露,北京实施非首都功能产业负面清单管理,已退出一般制造企业近3000家,通过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减法”,换取经济结构优化的“加法”。

彭雪海指出,几年来,北京统筹疏解非首都功能,与天津、河北共同谋划,紧紧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打通供应链,形成了同心同向同力发展的工作格局。

“北京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发布加快高精尖产业发展的系列指导意见、’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彭雪海指出,北京目前已经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智能装备、医药健康、节能环保、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此外,京津冀也在以更高、更优标准推动一般制造业企业疏解,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智能+”“绿色+”企业、产业,提高产业质量效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2015年的6.7%提升到2021年的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人均创收从2015年的172.7万元提升到2021年的359.1万元。

彭雪海表示,京津冀已经建立了三地工信部门常态化会商机制,将规划共编、园区共建、项目共推、基金共设、产业链共延等列入三方合作协议。依托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世界机器人大会等平台,搭建跨区域高层次产业合作平台。

据了解,京津冀三地正在协同谋划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氢能和燃料电池、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布局,鼓励重点领域龙头企业在京津冀范围提升产业链保供能力,通过制定关键零部件供应替代计划稳链、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补链、发挥各地优势协同布局实现强链。北京市大兴区、天津市滨海新区、河北省唐山市等12个城市(区)已获批成为国家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

“几年来,一批标志性项目开花结果,总投资74亿元的沧州现代四工厂、总投资42亿元的河北京车造车基地、总投资18亿元的新乐三元工业园等项目相继竣工投产,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彭雪海总结道,经过多年的努力,三地产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协同创新发展成效显现,区域协作水平持续提升。

相关文章